APP下载

砚山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的问题与策略

2020-05-11吴换霞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

吴换霞

摘 要 砚山县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已有6年,为砚山县农业的发展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的基础上会经营、善管理、能创新、全方位的新型职业农民。但是在培训的过程中发现,还是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本文阐述了砚山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了解决的策略,提高培训质量,让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有清醒的商业意识与头脑,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的迫切问题,又能为农业发展中出现的后续问题提供基础性保障,对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策略

1 分析砚山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

1.1 砚山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情况

砚山县自2014年被确定为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试点县以来,2014年-2017年共开展30个培训班,培训共计1470名学员,其中建档立卡户13人,并且1470名学员全部获得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砚山县围绕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增加收入、建设现代农业。截至目前,全县发展家庭农场31个、专业大户(种养殖大户)9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7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6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470人,积极带动全县农民“入市”。

1.2 砚山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的方式

砚山县根据培训专业和对象的不同,采取理论教学、生产实训和观摩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分班、分类、分期开展培训,生产经营型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专业技能型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技术服务三位一体措施,使受训农民掌握主导产业所需的1-2门农业生产实用技术,不断提高生产技能,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和农村致富的带头人。砚山县在组织具体培训的过程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农技培训和科技服务。每班理论学习结束后,带领农民到县内、州外等多个种养殖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实地体验式的学习。学习中针对学员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技术员都作了认真的解答,手把手对受训农民进行了技术指导,真正教会农民学会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到了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种养技术、市场营销策略,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2 砚山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培训实践中发现,由于理念较为落后,没有引进最新的培训理念,整体水平有待提升。由于砚山县培训水平的限制,很多培训内容无法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此外,在有了好的培训体系后,如何有效对群众进行辅导,将知识推广出去,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而言也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和培训老师深入探索,寻求有效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路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培训不断融合发展。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砚山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探索有效的建设策略。

2.1 组织学员参加培训难度大

由于砚山县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农业相较效益低,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大,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大部分劳动力平均年龄超过50岁,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兼业化、老龄化、低文化”的现象十分普遍。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筛选存在很多困难,一是由于我县农村劳动力输出人员多,项目实施5年后可入选培育对象的范围减缩;二是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吸引力不够,农民主动参与意识不高。所以重复培训现象相当普遍,有时候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滥竽充数现象也十分严重。

2.2 砚山县现有的硬件设施有限。

砚山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硬件设施不能满足培训需求,增加工作实施难度。一是培训教室难安排,生产经营型班级集中开班需要大教室,在砚山县内能满足此条件的教室很少;二是根据支出标准和县接待费、会议费管理办法规定,拥有40个以上标间的酒店较少。

2.3 培训质量不高,培训效果不明显

在培训实践中,很多新型职业农民工作水平亟待提升。在工作过程中,很多农民虽然态度认真,具有较为负责的工作精神,但是由于自身文化水平偏低,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有困难,很难做到比較系统地掌握某项专业知识与技能,多数人只能停留在零零碎碎地掌握某些操作技能的程度上。另外,很多学员对职业农民培训不感兴趣,要坐在教室上5天的理论知识培训,大部分人坐不住。因为学习动力不足,心不在焉,学习效率低下。最后是由于受到农时的限制,培训时间往往安排得比较仓促,很多知识、技能的教学不够深入,且条件有限,课后指导与跟踪服务很难全面铺开。

2.4 学员文化素质水平低,培训精准性不高。

虽然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了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砚山县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现在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员文化素质水平不高。另外,具有一定知识的年轻人大多都外出务工,农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大,青年农村实用人才数量较少,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年纪普遍较大,有进一步老化现象。据统计,2014- 2017年砚山县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470人,其中大专文化以上只有24人,高中文化108人,初中和小学文化占到91%,由此可以看出人力资本积累不充分的问题。

3 提升砚山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水平的有效策略

3.1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提升培训质量。

砚山县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已有多年,可以让参加过培训的学员进行宣传,积极发动身边的新学员来参与,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另外培训部门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师资水平,科学设置教学培训课程,加强班级管理,搭建学员学习和交流平台,采取农民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多到乡镇村里宣传,鼓励大家就近就地就业,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充分利用砚山拥有的现有资源,联合农业、财政、职业技术学校等部门,加强合作,让领导阶层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有充分的认知和重视,不断优化培训硬件设施。

3.2 充分发动群众,提升农民参加培训参与度与积极性

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中,要想提升工作总体效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作为培训教师,要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来,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对于培训知识的诉求,通过多种方式征求百姓的意见,让有相关经验的百姓参与到其中,提升培训综合水平。砚山县需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主要有粮食、蔬菜(辣椒)、三七、畜牧等产业,依据农民培训需求,着力推动支柱产业提质升。在开展培训过程中,要从百姓中选出优秀的代表,让代表参与到整个培训工作中来,提升活动的组织性,保障培训辅导工作顺利开展,实现工作目标。要运用多种方式,不断丰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让群众真正融入到农业知识体系当中,让培训内容更具有生命力,更加“接地气”。

3.3 改革培训模式,调动参培积极性

培训将通过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推进砚山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教育培训要把满足农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确定教育培训内容,选择适合农民学习特点的时间和地点,做到长期与短期、本地与异地、集中与分散、考证与学历、集中与分散、基础与实用相结合并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培训,还要采取开放、业余、远程、网络教育等学习方式方便于农民比较灵活的安排学习时间。通过一些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农民培训针对性、实效性,从而全面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3.4 根据农民需求,培训内容要体现科学性

一切以农民为中心,坚持“农民需要为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能力过程中,要体现出科学性。培训内容要切合当前实际,组织召集职业农民,通过问卷调查或现场互动方式,调查了解农民的培训需求,点餐式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工作实践中,可以针对实际问题,集思广益,提高培训内容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满足砚山县农业发展需求,提升总体工作水平。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要坚持科学性原则,优化工作模式与方案,满足当代培训要求。

3.5 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后续跟踪服务力度。

对于培训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给予认证,颁发合格证书,使其享受相应的农民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县委、政府和省、州、县业务主管部門的领导支持,全面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极争取上级领导重视,加紧出台砚山县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提高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含金量和培育培训吸引力,加快我县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度管理、责任到人,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发扬奉献精神,加大宣传发动、招生、跟踪服务和学员回访工作力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砚山县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提升培训质量。改革培训模式,建立激励机制,提升农民参加培训参与度与积极性。让群众知道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次系统学习、相互交流提高的机会,通过培训切实做到学有收获,学有所成,增强素质、提升科学生产能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的迫切问题,又能为农业发展中出现的后续问题提供基础性保障,对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猜你喜欢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