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德育教育渗透职业素质教育路径研究

2020-05-11樊亚蓉

青年与社会 2020年8期
关键词:就业为导向渗透

摘 要:文章就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形成的缘起,探讨了德育教育在培养职业人才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德育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的关系。针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德育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路径做了一定的探讨。希望探究出一条怎样把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德育教育和就业教育完美融合的路径,以期望对高职院校怎样培养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高度融合的合格技能型人才做出一些思路参照。

关键词:就业为导向;高职德育教育;渗透;职业素质教育;路径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面向社会的出路,德育教育是培养职业素质人才的途径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德育教育,是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引导的产物。目前,高职院校的招生指标的审批与本校的就业率挂钩,每个专业方向招生人数的多寡与本专业当届就业率关。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就业率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学生规模,同时业影响着此校一个专业的繁荣。而这些现象背后显示出社会对特定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技能,素质综合因素的评判。本校学生就业率高,用人单位愿意形成长期委托培养(订单培养),这就是对学校培养人才质量的肯定和褒奖,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原动力。进一步讲,特定专业就业率也是社会对专业需求的风向标。社会需要一直在动态变化中,高职院校能够捕捉的直观信息就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即就业结果。所以,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所需培养人才,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选拔标准即职业综合素养来培育塑造人才,是高职院人才培养方案达成的共识。

怎样把学生就业所需的素养融入到在校期间的教学活动中呢?专业课培养计划必不可少,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学生这是高职人才的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即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的短期技能培训机构,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社会使命就是育人,培养学生做人。学校应通过设计体系化的德育教育教学环节,培养既具备专业技能,又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职业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明确了高职学习者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及就业能力三者的重要性。李克强总理也强调:“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这些理论的提出,反映了党和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的全面定位,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受教育者职业精神的培育、职业能力的养成高度重视。

这里讲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育教育,就是不以简单追求就业率结果为终极目标,而是强调培育具有较强职业素质人才的过程。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用德育教育的过程,滋养学生,使学生成为社会高素质职业人的追求,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德育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的关系

(一)高等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把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作为追求和目的

高职教育的主要使命是为社会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专业技能人才。这类人才要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较好的专业素质。近年来随着高职的数量增多,学校招生人数的扩大,有些学校人才培养方式仿效大学的教育模式, 这使高职学校培养的人才与本科院校差别不大,就业中不能突显“职业技能人才”特征,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出现就业优势不明显。因此,高职院校不得不面对的一项重大问题: 如何提升自身培养人才水平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笔者认为,在探索 “高职教育培养职业人”理念下,在学生职业素养养成中,德育教育应成为培育职业道德的主要途径。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有关重要讲话精神,要以思想政治课为主渠道,多渠道育人,全方位育人。 而职业素质教育则在大思政环境下育人与职业能力之间起到了衔接作用。因此,在德育教育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与岗位相适应的思想道德素养,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德育的主要包含职业素质培养和就业引导,这些是职业教育的必要内容。职业岗位需要的人才,不仅需要专业技能,还要符合职业生活的品德和素養。所以高职院校要把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理念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全过程,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也作为衡量德育效果的标尺。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德育教育,成为职业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在一个关于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力需求的调查中可以看到,用人企业在所有求职者的素质中,最看重求职者道德素质,其次是求职者的能力,最后才看求职者的知识。在综合素质的考量中,企业也是最看重求职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敬业精神。因此,在职业素质培养中德育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把以就业为导向职业素质教育融合进德育教育中,有针对的根据社会需要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色转变德育理念,实现德育教育手段方式的转变、内容的创新;探索出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育教育和职业文化教育的融合方法途径;是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总思路,还是养成职业素质的必经之路。这也是决定高职院校以就业导向的教育理念贯彻,为社会提供服务性合格人才功能能否实现,能否适合社会,市场及企业对职业人需求的支配性因素。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德育教育渗透职业素质教育的路径

(一)以就业指导为手段,进行德育教育,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高职院校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对学生开设职业道德的宣讲,训练,最后实现养成。而这一结果可以通过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日常生活规范的遵守等教育过程,实现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目的。高职院校可以把德育教育融入就业教育,指导学生加强职业意识、树立职业理想、培育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品德,增长他们面对未来职业领域挑战的本领。学校可以通过设置一些课程把就业指导,德育教育融进课程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就业方面,职业道德方面,职业素质方面全面提升。通过系统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前景,会不断根据现实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目标,训练能力,实现顺利就业。高职校园的个性特征和本质要求是培养职业素质,这也是引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的风向标。

在学校的学科设置和开设专业时,设计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育系列课。而且将品德意识考查融入到这类课程的教学,课程考核中,促使学生形成職业意识和行为习惯。引发学习者对自身未来职业规划和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培养在提高自身品德时用就业意识做参照,用自身高尚人品为就业增砖添瓦。

(二)把择业观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高职德育的主要内容

以就业为导向,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上的综合反映就是择业观。择业者正确的择业观应该是与自己所处的时代相适应,符合时代要求与社会发展同向同行,同时具有广泛性和可调适性。高职德育应当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国家精神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结合起来,使学生具备更加切合实际和具有鲜明时代性的择业意识,符合当下社会对人才多元化,深层次要求。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 :“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培育也需以《纲要》为依据,以形成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要道德观。使其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的素养,以期在将来的职业生活中,按照职业道德规范履职尽责,不停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职业道德、人格和品质。

(三)构建立体化的教育平台,强化学习者职业风尚的养成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书本能够解决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学校能解决的问题。它是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的不断影响。 因此德育教育就是要调动一切可能影响学生的品德形成的人员,创造全员育人,大思政育人氛围和环境,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等育人环境。在以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指导下,高职德育教育依据学生就业领域开展富有行业特色要求和专业需要的教学内容,同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形成从家庭到学校衍生到社会的一体化的德育链条。

强化构建职业道德文化平台,与团委学生处工作相结合,创建品牌论坛、文化沙龙、优秀校友课堂,请企业人进校园。 让学生进企业顶岗实践,通过具体的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制度的熏陶,使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深入学生内心,为他们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构建校内外职业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在实际中提升职业素质

课堂的道德思想要成为内心的一种行为习惯,必须在实践中去养成。最终才能实现知和行统一。因此,通过组织校园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德育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构建兴趣小组,各类协会、志愿者服务。在活动中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强化学生德育意识的提升。 把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巧妙地融入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当中和社团活动当中,以活动育人。制定明确而详实的社团学生规则守则,奖励激励制度,责任与权力明晰。坚持将激励机制与规范约束并重,奖励与惩罚并重。 让学生在学校就树立起社会运行的规则意识,奖惩制度,从而敬畏规则,遵守良好的公序良习,为形成好的职业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校外的实践活动,可以结合假期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真正把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的第一线。也正是这些实践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对自身的认识,明确自己所欠缺的知识及素养,及时培养自己的能力,塑造自己的品质。 勤工俭学及社会兼职等各项实践活动,也能够使学生在具体的社会事务中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学习到学校学不能交给的知识,从而锻炼职业适应力。学校,家庭,社会通过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职业引导,让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中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以及职业能力。

四、结语

高职院校不是一般的社会技术培训机构,从宏观上讲高职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但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就业。 从微观上讲,学生就业的前提是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就业只是结果,而培养是过程。如果只单纯地强调以结果为导向往往会造成盲目追求就业结果,而忽略了培养过程。所以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德育教育融入职业素质教育,既要求对结果的重视,又要求对培养过程和正确方向的把握好。 从就业结果看,企业不仅需要高技能而且更需要高职业素养的员工,这样才能真正为企业发挥作用,才能真正与企业无缝对接。如果把专业艺比作是一个人的硬件,那么职业素养就好比于一个人的软件,软件和硬件总括起来决定一个人的市场竞争力和就业优势。

参考文献

[1] 郭丽丽.就业导向视角下的高职德育教育改革探索[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4).

[2] 王汇.职业素质培养视域下的高职德育模式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

[3] 王琳霞.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与德育工作的融合研究[J].科教导刊,2016(8).

[4] 吴巧燕.高职院校德育课程开发研究[D].南昌大学,2012.

[5] 李云梅.论高职院校德育与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有效推动良性就业[D].2014.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度全国职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德育教育渗透职业素质教育路径研究”(编号:2019QZJ020)。

作者简介:樊亚蓉(1978- ),女,甘肃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

猜你喜欢

就业为导向渗透
浅谈高级技工学校计算机教学课程的设置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健康人格养成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