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光华:请战!我们是湘雅人

2020-05-11梁伟

中华儿女 2020年3期
关键词:湘雅湘雅医院光华

梁伟

“从医第一节课,我们学的是希波克拉底誓词‘彼有急需我接济之!”全国青联常委、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雷光华对着医疗队的队员说,“当国家有号召,人民有需要的时候,我们湘雅人责无旁贷要冲到最前线,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你们带着党和政府的嘱托、带着湘雅的使命奔赴武汉,你们不是个人在战斗,湘雅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等着你们平平安安回家,等着你们载誉凯旋归来!”

114年的风风雨雨、114年的光辉荣耀,从建院之初只有14张病床的雅礼医院,到如今3500张病床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从当年步履艰难的小医院,到如今享有“南湘雅、北协和”、“半部中国西医发展史由湘雅书写”这样的盛誉。“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湘雅精神支撑着着湘雅人走到了今天。大师总有离开之日,但他们塑造和诠释的湘雅精神却从未磨灭,流淌在一代代湘雅人的血液当中。他们在行医路上没有贫富贵贱之分,只是秉承“救死扶伤”的理念。

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湘雅人没有退缩,他们不仅“守湘尽责”,还挺身而出,打起背包,驰援湖北。他们向着战场“逆行”,在最危险的地方坚守!

湘雅的“三批半”医疗救援队

每个湘雅人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一张火车票,牵动朋友心,衷心感谢各位朋友和朋友的朋友的关心、鼓励、嘱托、希望与祝福。不辱使命,众志成城,救死扶伤,保护医护人员,保护病人是我们的天职,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1月21日,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吴安华,在对当地病情尚不明确的情况下,毅然前往武汉支援,成为湖南首位前往武汉支援的专家。抵达武汉之后,他与其他专家一起讨论制定医疗机构内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奔赴武汉各地,到当地医院隔离重症监护病房、隔离病房和发热门诊指导感染防控工作和医生个人防护工作。“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为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建起一道安全的防护墙。”

一生所学,报效国家。直到今天,他依然坚守在武汉,这就是湘雅人。

1月26日,湘雅医院在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支援湖北的任务后,迅速向重症医学科发出征集通知,20分钟之内,就有21名医护人员志愿请命。仅仅3个小时,医院迅速组建由5位具有丰富连续血滤经验的重症护理专家组成的国家医疗队赶往湖北,承担疫区重症危急患者的救治任务。这5名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专家中,有4人还不是共产党员。临行前,这四位专家郑重写下《入党申请书》:“我们跟着共产党员上抗疫前线,要像共产党员一样去战斗!”

第二天,5名队员就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开始了战斗,这里是武汉收治疫情患者最严重的医院之一。五个人全部申请去ICU,ICU里是病情危重的确诊患者,患者病情极不稳定,随时都可能需要抢救,一个人负责3到6个床位,工作时间8到10个小时,劳累程度不言而喻。

敬畏所有生命,珍爱所有生命,愿意为守护生命奉献一切。这就是湘雅人。

2月7日16时30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第三批驰援武汉国家医疗队从长沙火车南站出发,这支医疗队由30名医生、100名护士组成,是湘雅医院有史以来外派执行医疗援助使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支医疗队。

雷光华说:“昨天晚上九点半接到通知,一个半小时内完成了队伍的组建,而且主动报名的人数远远超出所需人数!这次派出的医护人员以感染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为主,其他相关学科为辅。目前湖南的治愈率较高,湘雅专家去武汉以后,一定会把我们成功救治危重症病例的经验带到武汉。”

出征之前,不少男队员都剃了光头,女队员剪了短发,为的就是节省个人护理时间、方便个人防护,可见这是一支有经验,能打硬仗的队伍。这支队伍里,多人参加过援塞抗疫等大型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到达武汉之后,他们就接管了收治着当地最危重患者的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病房。

越是重要关头,越能映照初心;越在关键时刻,越显担当精神。这就是湘雅人。

湘雅醫院除了这三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外,按照国家卫健委指令,院长雷光华带领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2名ICU护士长组成的专家管理团队一直在24小时待命,随时驰援疫情防控第一线。

雷光华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们因为还没有接到最终的出发命令,此刻只能算半支队伍。武汉,道虽不远却任重。我们必将发扬湘雅精神,发挥平生所学,全力投入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病例的抢救中。”

对话雷光华——“此刻是我从医以来,压力最大的时候”

《中华儿女》:您对医疗队队员表示“湘雅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这个坚强的后盾体现在哪些方面?

雷光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阶段,医用防护物资对于各家医院来说,都很紧张,我们医院甚至可以说已经到了非常紧缺的地步,湘雅医院虽然不是定点收治确诊患者的医院,但我们发热门诊接诊人次和留观、疑似病例都是省内最多的,院内对于防护物资的需求量也很大。但我们会优先保证外派医疗队的需要,同时也要保证生活物资不能少。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对医疗队提供技术支持,并且在精神上为他们加油鼓劲。

《中华儿女》:医院已经有三批队员在武汉了,他们现在的境况如何?

雷光华:医院已经安排了专人和前线医疗队进行对接,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困难,他们也会通过写日志、传资料,让我们更多地掌握前线的情况。吴安华教授从春节前到现在一直驻扎在武汉指导医院感染控制和疫情防控,对抗击疫情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新冠肺炎的危重症患者可能会导致多器官功能损伤,危及生命。此时,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有效帮助危重患者度过难关,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和机会。而这项重要治疗手段对专业技术要求特别强,我们驻守在金银潭医院的五位护理专家在以往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具备现在疫区紧缺的连续性血液净化专业能力,他们的工作主要就是做肾脏透析和血液净化。

第三批队员在抵达武汉后第二天投入到了戰斗之中,开始收治诊疗危重患者。

《中华儿女》:截止到2月9日,湖南的新冠肺炎确诊838人,在这么危机的关头还要抽出那么多的精兵强将去支援武汉,这两边是如何兼顾的?

雷光华:首先我们看到武汉的形势确实比我们严峻得多,当国家有号召的时候,我们必须服从命令,克服困难,迎难而上,这是责任。

另外,我们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必须把湖南的患者救治好,湘雅医院是一所综合医院,疫情防控战刚一打响,我们就当机立断把红楼作为单独的新冠肺炎隔离诊疗区域。虽然湘雅医院不是新冠肺炎收治定点医院,但我们需要排查疑似病例和留观病例,1月19日以来,发热门诊接诊病例1820人,留观和疑似患者463例,确诊的人28例,工作量想当大,我们第一梯队投入900多名医护人员在一线战斗。

《中华儿女》:这些年,从防控SARS到抗击埃博拉,从援非援疆援藏到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湘雅人都会挺身而出。很多人说是湘雅精神,那么在新时代,湘雅精神到底是什么?

雷光华:其实这一次疫情刚刚开始,湘雅人都纷纷主动请战,大家都认为,这种关键时候如果不挺身而出,将会是一种缺憾,此次疫情防控战,既是考验也是锻炼,经历之后,不仅会在在精神上得到升华,传染病防护的水平也会得到提高。

“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必专”,这16字的院训就是湘雅精神,既承载了前辈的努力与期望,也包含了对后人的希冀与嘱托。作为国家队医院,我们的职责就是为国为民做好健康守护者,我们院训的第一个字就是“公”。1911年,东北三省鼠疫流行期间,当时政府派我们的首任医学院院长颜福庆在京汉铁路沿线进行防治工作。我们的前辈做出了表率,湘雅精神一代代传承了下来。此次防疫,不仅要有精神,也要考验水平。我们不会随便放走任何一个病人,有一个病人核酸检测连续四次都是阴性,一般检测两次阴性就可以排除,但我们的专家从临床表现认为这个病人高度疑似,最终在第五次检测中,确诊为阳性,这正是我们院训中的“求真求却,必邃必专”的体现。

《中华儿女》:您认为这次医疗救援和以往的救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雷光华:首先这次疫情的形势更严峻,疫情波及全国的范围很广,时间战线的长度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空前的,医护团队和医院管理者的压力都很大。其次,我们投入的兵力之多较之以往也是空前的。由于工作量大,又正好处于春节长假,医疗防护物资的缺乏也是前所未有的。作为院长,我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是我从医近30年来,压力最大的一次。我们要救死扶伤,但是一线医务人员如果没有足够的防护用品,就像上战场的战士没有盔甲,所以我每天都要重点关注防护物资是否落实到位。我从春节前到现在都没有休息,晚上两点睡觉是常事,部署工作、一线了解情况、筹集物资占用了大量时间,尤其是晚上经常要和境外的校友等联系筹集物资事宜。我们医院很多干部职工春节都没有休息。

《中华儿女》:您有信心打好这场疫情防控战吗?您对这几批医疗队员的要求是什么?

雷光华:非常有信心!

党和政府对这次疫情防控的重视程度是有目共睹,全国人民都在积极参与和配合,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的凝聚力是从来惊人的,总是能爆发出非凡的力量。这一次,我相信依旧能赢,而且我们的医疗水平和条件相比以前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我对队员的要求是第一打胜仗,第二平平安安归来!国家培养医护人员是非常不容易的,医护人员是这场疫情的生命线!我一直在呼吁,不要等到重大灾害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才发现医务人员为救死扶伤而奋不顾身,其实我们的日常工作已足以让人为之动容。逢年过节、酷暑严寒,无论三更半夜,无论何时何地,广大医务人员都一丝不苟、坚守岗位,每家医院都有值得感动的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希望胜利之后,社会依然记得医务人员的坚守。

猜你喜欢

湘雅湘雅医院光华
中国想象力:以自我成就众我
“湘雅轩辕”张孝骞
“战”疫”一线:“协和”里的“湘雅”
书法:人是铁饭是钢
点亮生命的光华
湖南湘雅建立移动医疗平台
珠翠光华
地质学家丁文江逝世
民国时期张孝骞的大学教育思想及其治校实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