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庆油田“工厂到现场”直达物资质量监管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2020-05-11王志东包小平安喜梅陈奋华宋恩鹏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0年2期
关键词:监造长庆油田物资

王志东,邹 克,包小平,安喜梅,陈奋华,万 磊,宋恩鹏

(1.长庆油田分公司物资供应处(物资管理部) 陕西 西安 710016;2.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77)

0 引 言

2017年9月,集团公司在长庆油田召开的物资、装备与招标管理工作现场会中,集团公司有关领导对长庆油田物资供应“代储代销”方式给予肯定,为降低物流、仓储等管理成本,物资供应从原来“蓄水池”模式改为“工厂到现场”的直达模式,物资供应跨越了二级库直达现场,这种模式将成为长庆油田物资供应新常态。2018年9月集团公司在西南油田召开了物资、装备与招标管理工作现场会,就此将“工厂到现场”的直达模式推向一个更高更快的发展趋势。

长庆油田目前是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及陆上天然气管网枢纽中心和致密性油气田技术创新基地,年消耗各类物资吞吐量达300万吨以上。2018年是长庆油田“质量管理年”,2019年是“质量提升年”,长庆油田确立了“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高质量发展理念。物资系统在全面实施“工厂到现场”物资直达的模式下[1-2],狠抓油气田采购物资质量管理[3],分析物资质量成因,以物资质量监造、检验、抽检、问题处理为基础,使各个要素统一、协调、分工合作,形成了质量监管新模式。

1 质量监管现状

长庆油田物资供应处面对油田快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紧紧围绕“三步走”的发展规划,大力优化仓储环节,积极推进大宗物资直达“工厂到现场”的管理理念。对采购物资严格按照重要物资监造目录和采购物资必检目录实施驻厂监造与驻厂检验,将质量管控环节前移,对采购物资实施源头把控,过程监管。目前己经对02大类石油专用管材与03大类流体用无缝钢管全面实施驻厂监造与驻厂检验工作,确认合格的物资直达使用现场,减少倒运环节,大大提高物资采购的检验时效。近期通过对2019年供货量靠前的阀门生产厂家实施的现场考察,逐步将阀门及配套法兰也列入驻厂检验的范畴。通过建立质量管控中心,对直达现场的压裂支撑剂及化学助剂也实施了质量监管,统一取样规范及产品包装,有效地提升了采购物资的总体质量。在目前的质量监管状态下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具体如下:

1.1 质量监管中监造检验问题

长庆油田直达物资经监造的管件类产品发现有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标准过期、坡口角度不合格、砂眼渗漏等问题;经监造的柔性复合管等产品存在规格尺寸、水压失效问题;在物资监造过程中出现制造厂无视监理师指令,将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半成品发往现场,将焊接、探伤、热处理等重要工序推到安装现场进行的情况,给产品质量带来很大的隐患;由检验单位出具合格检验报告的产品在集团公司抽检中存在运用检验标准错误、运用的检验标准过期的情况;在化学支撑剂的检验过程中不同检验单位同一样品检验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屡有发生。

1.2 监造检验合格产品在使用中出现质量问题

长庆油田经监造检验的合格石油专用管,在钻井试压和压裂作业中,井下压力不能保持一个恒定值;经监造检验合格的流体无缝管现场使用发现有外表面划伤、摔坑、机械碰伤、重皮、裂纹及管体分层现象。

2 质量监管模式应用

2.1 质量监管模式

为了突破瓶颈,匹配物资直达速度,在“工厂到现场”的运行模式下,建立生产方自检、物资抽检、驻厂检验的“三位一体”质量检控体系[4]和“数量、批次、合格证、监造检验报告”四对口的物资出厂发运、物资现场验收机制,突出对“工厂到现场”直达模式关键环节、重点工序的监造检验。围绕质量关口前移、产品源头把控、加强监造检验、全过程质量监管,对质量各环节梳理形成了直达物资质量预监管、过程监管、结果监管、流通监管等四部分十一个重要环节的质量监管模式,可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的合格稳定,质量监管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质量监管模式流程图

2.2 质量预监管

2.2.1 制度、规范质量监管准备

当前长庆油田围绕产品质量已完善了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及规范,共梳理了物资采购、供应各质量控制关键环节的53个流程,制定质量制度30余项,具体包括《长庆油田分公司物资质量管理办法》、《长庆油田分公司物资供应商管理细则》、《长庆油田分公司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长庆油田分公司质量管理办法》、《“工厂到现场”直达物资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和《长庆油田分公司大宗物资系列规范》等,为质量监管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支持,有效确保了物资采供全过程质量监管不留制度盲区和死角。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2.2.2 标准、技术协议质量监管准备

依据制度、规范等规定,直达物资采购合同必须明确物资采购执行的质量标准或技术协议、供应商对产品质量的承诺、质量保证条件和期限,约定质量验收方法和质量责任的承担。实施采购前,根据实际需要可组织对供应商进行现场考察、直达物资产品质量抽查,或进行质量管控体系审核,对供应商提供产品和服务质量保证能力进行核查或验证。

2.2.3 监造检验质量监管准备

详细了解《长庆油田分公司重要物资监造目录》和《长庆油田分公司必检物资目录》,根据目录内的物资类别结合采购合同的执行情况和标准及协议做好监造检验的准备工作。物资供应处(物资管理部)委托具有资质的物资监造检验服务商开展驻厂监造驻厂检验工作[5],驻厂监造检验人员依据物资监造检验合同、采购合同标准和技术协议等相关规定要求,制订监造检验方案并经审批通过后严格执行。

2.3 质量过程监管

2.3.1 生产制造过程的驻厂监造监管

严格执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产品驻厂监理管理规定》及《长庆油田分公司物资质量管理办法》的规定,一是对列入物资监造目录的重要物资,必须实施驻厂监造,否则不予验收入库和结算;二是继续开展监造现场的评估督查工作,不断改进和提高物资监造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三是对监造工作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要及时进行剖析和整改;四是对监造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按照监造服务合同相关条款严肃处理。另一方面建立起物资监造工作的奖惩机制,通过考核评分等方式,对所有监造单位进行名次排序,以此为依据进行工作量分配,以调动监造单位提升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的积极性;同时对经监造合格的产品,在产品抽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严格对照服务合同约定条款,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追究责任并承担所产生的全部经济损失、接受有关规定的相应处罚。

2.3.2 生产制造过程的驻厂检验监管

2.3.3 驻厂检验的实施

驻厂检验由检验机构对工厂的工艺技术装备条件、质量管控体系、检验人员资质、原材料入库检验、产品出厂检验、计量器具运行状况等方面评价,报批审核批准后再进行驻厂检验的实施。推广油套管、流体管、油化剂、压裂支撑剂、阀门法兰等物资的“驻厂检验”,将专业的监造检验人员派驻到现场,对产品质量监督控制检验;同时探索创新检验方式。对首次驻厂检验的生产制造厂,根据其生产质量管控能力评估结果和检测设备符合性审查比对结果,划分为A、B、C三类厂家,对C类厂家重点开展物资质量检验监管。有针对性的制定“成品复核、成品检验、成品+环节控制”三种检验方式,确保驻厂检验质量和时效性。探究“智能检验、数据共享”等检验新技术,对石油专用管实行数字化检测与质量管理系统平台、ERP、MES等系统的有效对接融合,降低检测记录、报告编写工作强度,不断提高检测质量水平及数据综合分析应用能力;积极推广研制的管材测厚数据自动记录导出模块,实现了石油专用管、普通钢材等物资测厚数据自动导出,大幅提高了物资检验质量和效率。

2.3.4 非监造物资的生产环节现场监管

推进“监管+检验”一体化管理方式,派遣质量考评组,前往物资直达供应生产制造厂,根据其生产质量管控能力评估结果和检测设备符合性审查比对结果,并跟踪验证。积极开展支撑剂、化工产品的生产现场监管工作,对陶粒支撑剂生产厂、化工产品生产厂进行实地考察,形成初步监管实施方案及作业指导书,有效确保了现场检验质量。

2.4 质量结果监管

2.4.1 直达物资成品的质量检验

产品检验中检验人员依据《长庆油田分公司物资采购质量管理办法》有关检验要求的规定开展工作,检验前必须核对产品品种、批次、炉号、生产日期等产品信息,确保检验样品的代表性及产品检测数据准确可靠;检验完毕后,在产品出具合格证或材质书后及时出具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内应包含生产批号(炉批号)等信息,检验样品应有区别于未检产品的明显标识(对陶粒支撑剂、化工助剂等物资可采取铅封、二维码标识等措施),确保产品检验质量情况的可追溯性。如压裂支撑剂检测过程:由取样单位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负责各自区域内支撑剂现场取样、混样编号和盲样样品传递,送检测单位检测,监管部门督办检测结果时效性和信息还原报告;同时监管人员工厂见证生产商对原材料及制成品进行检测、督促生产厂家开展实验室检测能力验证,确保实验室检测能力真实有效[6]。

2.4.2 直达物资的现场抽查检验

物资供应处(物资管理部)制定直达物资现场抽查检验计划,每月不定期对直达物资进行抽查检验[7]。物资质量抽检一般没有固定方式,从所有直达物资中选取一部分进行检查,选取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随机选样,可以系统选样,选取的样本应该能够代表整体的特征。通过对选取的样本进行分析,认真剖析不合格产品的质量问题比例,如制造、流通、仓储、使用过程进行原因分析,为物资质量管理制定改善措施提供参考。实施直达物资质量抽检时要依据国家和政府的有关规定组织抽检和检查,如行业标准、技术协议、抽检文件等,保证监督和抽检工作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2.5 直达物资流通环节质量监管

2.5.1 直达物资标识溯源的监管

规定直达物资产品外包装标识,统一包装印制信息内容,设计制定一次性二维码标识,在检测合格的成品外包装醒目位置进行粘贴,粘贴后无法剥离。扫描二维码标识,能够得到产品批次号、同批次总量、检验日期、检验结论、使用单位等相关内容,直达物资到达现场后,方便使用单位、站库核对信息和产品追溯溯源。如:袋装压裂支撑剂检验合格后,站库监管人员在现场组织粘贴专用的一次性二维码标识,实行一袋一标,粘贴后无法剥离;扫描二维码,能够得到生产厂家、检验日期、检验结论、施工队伍、井号、数量等相关内容。

2.5.2 直达物资过程监管

明确供应商、站库、使用单位和管理部门在物资直达各环节的职责界面,对供应商的设库最低标准和设施基本配置、站库监管流程、监管方法、监管内容、记录资料进行规定,使各主体责任部门能有效开展直达物资各自监管工作。建立可视化监控系统,视频监管直达物资供应商库房物资验收、抽样、发放、贴标等工作的开展情况;视频监管直达物资在正常的出入库以外是否存在异常出入库;视频监控直达物资第三方取样人员和现场监管人员是否到岗。

2.5.3 库房、储备点及现场监管

直达物资供应商现场设库应优先租赁油田站库库房,质量监管以库房验收存货管理为核心,以油田站库现场合规抽样及信息保密为重点,以合格物资存货发放管控为抓手,充分发挥油田站库的专业优势[6]。区域站库加强库存物资的不定期盘库,核对存货和出库物资数量,库房安装远程视频监控,站库监控非正常出库和入库,保证存货质量安全。

2.6 直达物资质量问题的处理分析

直达物资出现质量问题,需从直达物资采购、验收、配发、检验、储存等环节全面开展问题排查和现场检查工作。管理部门接到直达物资质量问题(事故)反馈后,需快速响应、积极处置,派驻人员深入现场获取第一手原始资料,组织专家对发生的问题认真研究,严格按照物资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追究供应商责任。各单位分析质量薄弱各个环节,通过召开质量问题圆桌会议“大家一起来找茬分析”等活动,群策群力“查问题、补短板”。管理部门严格直达物资供应商管理,加快质量问题处理速度,根据检验单位物资检验反馈情况,按照《长庆油田分公司采购物资质量管理办法》管理规定,采取退换货、质量告诫谈话、暂停供应资格的形式,从严、从重、从快处置,促使供应商形成“不能出、不敢出、不想出”质量问题的日常态势,倒逼供应商规范其产品质量行为;同时依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办法》规定,暂停在集团公司、油田公司监督抽查不合格供应商的供应资格,责令供应商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复检并针对不合格原因进行整改。

2.7 直达物资质量监管体系的运行

通过对直达物资质量预监管、过程监管、结果监管、流通监管等四部分十个重要环节质量监管模式简述[8],明确了各环节的质量监管重点和监管措施,使各环节有机结合、相互配合,使质量监管体系有效运行。直达物资质量预监管是整个监管的基础和依据,过程监管、结果监管、流通监管等是监管的具体实施过程,质量问题的处理是对监管存在问题的分析和补救,起到了完善四个监管部分所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当前,长庆油田商检所建立的质量管理数据库平台有效整合了上述各监管部分和重要环节作用。石油管数字化检测系统和质量管理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石油管数字化检测系统和质量管理系统

通过“质量管理数据库平台”与物质系统各管理平台对接,将直达物资采购[9]、监造检验、验收、配发、储存、质量问题处理等环节全面整合,形成大数据质量监管运行体系,实现所有质量管理业务在系统中运行,所有信息在系统中共享,做到业务合规、过程受控、信息在案、质量永久可溯的监管大数据运行系统,保证直达物资质量合格。

3 结束语

目前,长庆油田物资“工厂到现场”直达模式已在长庆21个油区推行,长庆油田物资系统通过对物资直达的质量管控创新,提升了油田物资质量的整体水平,建立完善了质量管理监控系统,通过科学化保障措施的构建,提升了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满足了油田物资采购质量管理的要求。

猜你喜欢

监造长庆油田物资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海阳核电厂设备监造管理实践
电力设备监造管理的分析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长庆油田设备再制造又创三个国内第一
对电力设备监造管理的认识与思考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陶瓷工程中冷等静压机设备的监造工作
救援物资
我国产量最高的油气田长庆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