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题的群文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2020-05-09牛玉玲

校园英语·下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议题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摘要】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本文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一个单元话题为例,提出了以教材为依托,基于主题,整合课内外资源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打开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对多元世界的认识,培养学生审辨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群文阅读;议题;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作者简介】牛玉玲,河南省焦作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基金项目】本文是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群文阅读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促进的研究”(JCJYC180508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以下简称《课标》)提出,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应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整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参与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并从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汲取文化营养,促进多元思维,塑造良好品格,优化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确保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然而现实高中英语教学中,普遍以教材和资料习题中的文本为阅读输入语篇,采取教材文本浅尝即止,频繁刷题讲题的方法,并不真正关注主题意义的探究,不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而群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引入,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语言能力出发,重新思考教学内容,基于主题合理利用现行版本教材,并融合不同版本教材,加工各种来源素材,能够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促进学生在新情景下综合运用语言技能,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而不是把大量时间花在背单词、做题上,有利于防止“为考而教”的问题(梅德明、王蔷,2018)。

二、群文閱读在教学中的实践

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于泽元等,2013)。在教学实践初期,可以基于主题先选文章,打开教师的思维,再确定议题,随着群文阅读开展推进,可以先定议题,围绕议题筛选文章。

1.文章和议题的选择。群文阅读的核心就是文章的选择和议题的设置,而这两者决定了学生课堂上思维的发散程度和活跃度。经过实践,发现文章和议题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文章的选择。文章要符合学情,在来源上尽量多渠道,基于主题可以在不同版本教材、网络资源和教学资源中筛选;在数量和长度上要适中,保证学生课前或课上能完成;在词汇上要保证生词不宜过多,避免阅读障碍和阅读目标转移;在体裁上要根据阅读目标尽量多样化;在内容上要紧紧围绕主题多角度提供信息,开阔学生视野,逐步提高多元思维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辨析现象和本质,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2)议题的选择。议题是开展群文阅读的灵魂,贯穿整个活动过程。所谓议题,就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议论的话题,一组选文中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议题。议题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可议论性和开放性。可议论性就是给予读者思考和赋予意义的空间,让读者可以在这个空间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充分与文本对话,从而形成不同见解。所谓开放性,实际上是指议题多元理解的可能性,是指议题不仅具有选文内的理解可能性,而且可能具有超越选文的可能性(于泽元等,2013)。若议题选择不当,会导致学生无话可说,师生对话单一,限制学生思维,不利于多元思维的培养。

(3)教学案例。

1)主题确定。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五第13单元第4课,课题是First Impressions,一篇讲述了第一印象和交友的记叙文。友谊这个话题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中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交往这个主题群,是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话题,这样的话题随时会出现在考试中。

另外,这节群文阅读课开展于高一新生刚入校时,作为新生,他们渴求新的友情,希望交到新的朋友,快速顺利地开启新的校园生活。但是,每个人交友的方式和对待朋友的方式大相径庭,而且朋友的类型也不尽相同,所以他们可能在生活中面临着交友的问题。

2)议题确定。议题选定要贴近学生生活和经历,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结合这节课的主题和话题,让学生打破陈规,用多个维度衡量友情,确定三个议题: What is a friend? What is a real friend? Does a friend always have to be a person?第一个议题让学生从生活的逻辑和经历出发,思考什么是朋友;第二个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真正的友谊,区分朋友和真正朋友;第三个议题让学生思考朋友除了是“人”,会不会还有其他的。

3)文本选定。本节群文阅读课的五篇文本依托现行教材,分别取材于北师大版教材、人教版教材、高考试卷和外刊杂志。北师大版教材上的文本讲的是两个女孩不打不相识,由误会而发展成亲密朋友的故事,告诉学生有时第一印象也不准确;而人教版教材文本选的是模块一;第一单元的阅读文本Annes Best Friend,讲的是二战时期犹太女孩Anne为了躲避纳粹迫害藏身于小阁楼中,把日记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的故事;外刊杂志上的两篇文章讲的是中小学校园里的友情与友谊,其中一篇讲的是遇到学业困难时朋友不顾自己的学业帮助了自己,让自己领悟了友谊的真谛,另一篇讲的是和朋友重新取得联系的故事;高考试卷采用的是2014年高考英语全国卷的完形填空,讲述了两个好朋友在登山返程中一人发生困难,另一人冒着生命危险鼎力相助,但是危急关头又不得不放弃朋友,暂时一人回到帐篷,虽然觉得朋友凶多吉少但仍不抛弃不放弃,没有立即离开,三天之后终于奇迹发生,等到死里逃生的朋友的故事。这些文本讲述了作者本人交友的故事或是讲述别人的珍贵的友情,文章情节引人入胜,让人在紧张中又带着丝丝感动,彰显了积极,坚持,互助,不抛弃不放弃的价值观。

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不谙世事,又待在单纯的校园之内,多数会正向思考友谊,而友情又都是学习上的互帮互助,所以外刊上的两篇文章符合学生正常思维认定的友谊,北师大教材的文本First Impressions是陌生人间在冲突中建立友谊,人教版教材的文本Annes Best Friend告诉学生不仅人与人之间是朋友,和日记等其他对象之间也可以是朋友,而高考试题中的朋友间遇到危险的做法有别于传统认知,打破常规的文本拓宽学生思维,为多元思维提供可能。

4)教学设计。课前让学生自主阅读了First Impressions和外刊杂志上的两篇文章,课上先给出第一个议题What is a friend让学生自由讨论,谈谈他们对朋友的看法。学生们都认为朋友是重要的,是自己有困难时能帮助自己的人,是自己心里话想倾诉的人等等,不管是举例还是总结,反映出学生的思維依然局限在常规认知中。

接着让学生阅读了高考试卷上的文章,让学生思考第二个议题What is a real friend这时,有很多同学不理解为什么那个身体健康的朋友会割断绳子,让受伤的朋友掉下悬崖。随后让小组讨论这是否是真正的友谊。通过讨论,让学生思考生与死,抉择与担当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关于友情的多面性,让学生自己悟出来伟大的友谊并非简单的对与错,而是权衡利弊之后的成全与坚守。

之后给出第三个议题Does a friend always have to be a person,学生对这个议题很困惑,有学生说:“Why not a person? A person can help me when in need.”教师没有急于解惑,让学生阅读文本Annes Best Friend。在议题讨论中,明显感觉到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把博客、宠物、玩具等都纳入了朋友的范畴。

最后,把三个议题同时给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朋友和友谊的看法。这次,学生谈论的内容有了深度,话题更丰富。有学生以林丹和李宗伟举例,说对手也是朋友,对手间的友谊也是友谊;有学生说朋友不仅仅是同龄人之间,应该是超越了年龄、种族和身份;有的学生说有时候朋友不帮你也是另一种帮助……

三、反思

经过实践,学生对主题的认识更为深刻,从最初的简单认识到深刻认识,有了质的飞跃。韩军老师认为,语言(言语)的学习规律,并非“举一反三”,恰恰是“举三反一”,“举多”而“胜少”。群文阅读在选文数量上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能“举多”,议题的选择让学生思辨能力得到提高。群文阅读的课堂上强调学生阅读真实、独立的体验,教师尽量少干扰阅读过程,从而保证了学生阅读中的思考和感悟。但依然存在教师对文本多元解读不到位、选材视角受限、议题选定不够精准、阅读课时不能保证等问题,还需要在后期实践中探索和解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议题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让政治议题“活”起来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