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0-05-09龙梅

求知导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课堂阅读问题对策

龙梅

摘 要:小學阶段的教育对学生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关系到之后更高的阶段的教育。在这个打基础的时期,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教学对小学生是十分重要的,而小学阶段的课堂阅读又是重中之重。教师需要借助合理的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后能通过课外的阅读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理解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阅读;问题;对策

近些年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关于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也备受关注。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阅读要领,如何把阅读变为习惯就显得尤其重要。对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要加强理解性练习以及适当的情感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综合素养。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探究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小学高年级和语文阅读教学的界定

1.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定义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小学的义务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由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年龄特点以及不同的认知程度,所以教师需要指定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以此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优势。小学高年级就是指在小学义务教育的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小学的五、六年级。

2.语文阅读教学的含义及作用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阅读教学就是指通过课堂上教学的一系列指导的培养,学生经过大量的、反复的阅读,对阅读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上培养理解语言和文字的能力,使学生能通过课堂的阅读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阅读教学现状

1.没有明确课堂阅读的教学方向和阅读目标

同一套的教学方案并不适用于每个课堂,如果语文的教学课堂没有强调阅读的实际作用和意义,没有循序渐进,就将导致语文的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无法提高。所以,在课堂阅读的教学中,一定要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因为在进行课堂阅读时,需要阅读文章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会使学生在阅读时没有方向感,渐渐对阅读失去兴趣,同样也会把教学过程变得毫无意义,最终导致课堂的教学效率下降。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往往关注学生对文章内容、结构和写作特点的讨论,文章背后写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写作经历几乎是一语带过,完全减弱了学生对文章的感觉和理解程度。因此,在语文的课堂阅读教学中,对于整体阅读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还需改进。

2.课堂阅读教学出现格式化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除了面对期末考试带来的压力外,还有就是小学升初中带来的压力。小学的教师也很明确这一点,所以在阅读教学上的内容较针对考试,太过于传统,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理解太过于表面,忽略了小学高年级也是在为之后的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当前还是应该把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放在首位,多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阅读技巧的积累。

3.学生无法自主地选择阅读内容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一直都是扮演着教学中心的角色,学生只是课堂中的听讲者。近些年许多的教学方式涌现出来,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也慢慢浮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的语文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做出调整,导致设计出的教学计划学生无法适应。在多种教学模式的作用下,学生无法真正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情感表达,无法发挥自己对文章的想象。

很多教师也会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评分度很高的作品,也会要求学生去订阅或者是购买一些与新课标相关的书籍,但是,这些书本和文章的被利用率都不高。大部分学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当然也喜欢自己喜爱的书籍。比如看一些科幻类、卡通类、运动类、军事类等文章,而教师却往往也不会向学生推荐此类书籍,导致学生无法自主选择阅读的内容,进而阻碍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4.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学生在阅读文章时碰到了好句子,把它记录在笔记本上,以此养成在阅读中读书练笔的习惯。但是,这些习惯有多少学生能够按要求完成?没有几个。往往是很多学生在阅读时都不会在文章中进行勾画,不能用心体会文章的内涵。由于阅读材料的限制,学生无法主动地进行探究,弱化了学生在阅读时的主体性,进而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改进对策

1.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技能

教育是立国之本,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师也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断磨炼和提高综合素养,以此适应时代的需求,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和知识,再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特征,不断地更新阅读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使学生能够提升阅读能力。

2.通过课外阅读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

对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学任务的侧重点都放在考试技巧上,平常的教学内容大多数也是以考试内容为中心进行设计的。

例如,在学习《观潮》时,教师的分析手法会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三个时间顺序去带学生理解,也是考试时阅读文章需要分析的顺序。但是往往是这样,综合能力的培养才容易被教师忽视。综合能力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才是最重要的,时间一长,这会导致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还会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对日后学生的学习来说都是不利的。课外阅读就是对学校教学内容的一个补充,在一些方面可以不必局限于传统的观念,帮助学生去理解和学习一些基础性的知识,突破自身的能力,为之后更深层次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保证语文阅读能力能够稳定地提升。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普遍都会存在许多的问题,最大的原因就是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教师一味地灌输着课本枯燥无味的内容,当然教师也是会有一定的压力的,所以才导致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一味地追求课程的进度,使得学生并没有真正地掌握知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如小学生马上就面临的升学考试,或者是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跟其他班级的学生差距过大,但是问题也就严重在这里。因为不是所有学生都具有很好的基础,或者是制订了非常科学的学习计划。教师一味地追赶教学进度,会导致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在复习的时候就跟不上教师的进度。课外阅读的应用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课上学生没有跟上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就能进行校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所以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添加课外阅读,对于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3.在阅读教学中融合因材施教的观念

关于阅读的领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学生在每堂阅读课中掌握的知识也是不同的。学生是多样化的,这就意味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性制订教学计划。

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时,一些阅读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能不能够有效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就可以安排他们侧重于学习文章中的词语和生字,尽可能对文章有一定的了解;而对于有阅读基础,并且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而言,教师应该引导他们去主动理解文章内容,探索文章的写作结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也应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孙召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魏秋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6).

[3]賀梦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4]黄小霖.小学高年级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

[5]张维春,张 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5).

[6]刘冰雪.对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7(5).

[7]孟显智.论阅读教学中材料、学生与教师三者思路的统一[J].涪陵师专学报,2000(4).

[8]于志强.对构建阅读教学新模式的有益探索——曹永鸣《丰碑》第二课时教学纪实与评析[J].黑龙江教育,2000(6).

[9]张云志.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导、读、讲、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8).

[10]马树青.阅读教学要转变几个观念[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10).

[11]柳耀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感情氛围及其营造艺术[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

[12]郑香云.阅读教学中的悟性培养[J].前沿,2000(1).

[13]朱 琦.农村中学阅读教学新探[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2000(2).

[14]李云娥.抓住重点词句进行阅读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10).

[15]陆俊龙.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11).

[16]吕艺君.语文阅读教学原则新探[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1).

作者简介:龙 梅(1980—),女,广西昭平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课堂阅读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英语课堂阅读策略的运用和探索
英语阅读教学之探究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与教学、生活实践的搭配探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探索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