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易后难,逐步推敲
——文言文断句技巧例析

2020-05-08天台中学

中学生天地(C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朝拜不法句首

文 天台中学 陈 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0题。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9+1联盟”高二年级语文期中测试第20题

封建论

[唐]柳宗元

或者曰:“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适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守宰者,苟其心,思迁其秩而已,何能理乎?”余又非之。

周之事迹,断可见矣: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勒兵而夷之耳。大逆未彰,奸利浚财,怙势作威,大刻于民者,无如之何。何以言之?且汉知孟舒于田叔,得魏尚于冯唐,闻黄霸之明审,睹汲黯之简靖,拜之可也,复其位可也,卧而委之以辑一方可也。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设使汉室尽城邑而侯王之纵令其乱人戚之而已。汉事然也。

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善制兵,谨择守,则理平矣。

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尤非所谓知理者也。魏之承汉也,封爵犹建;晋之承魏也,因循不革;而二姓陵替,不闻延祚。今矫而变之,垂二百祀,大业弥固,何系于诸侯哉?

或者又曰:“殷、周,圣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当复议也。”是大不然。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盖以诸侯归殷者三千焉,资以黜夏,汤不得而废;归周者八百焉,资以胜殷,武王不得而易。徇之以为安,仍之以为俗,汤、武之所不得已也。夫不得已,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于己也,私其卫于子孙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

(有删节)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设使汉室尽城邑而侯王之纵令其乱人戚之而已

参考答案

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设使汉室尽城邑而侯王之/纵令其乱人/戚之而已

(参考译文:在早上任命的官吏,如果发现他不行正道,在当天晚上就可以撤了他;在晚上接受任命的官吏,如果发现他违法乱纪,第二天早上就可以罢免他。假使汉王朝把城邑全部都分割给侯王,即使他们危害人民,中央也只能对它干发愁罢了)

断句是文言文阅读中一个比较固定的考点,考查的是同学们在文言文阅读方面的综合能力。古代汉语有自己的语法规则和音韵特点,要正确地断句,不仅要有一定的文言功底,还要懂得一些断句的方法和技巧。

这篇选文对高二年级的同学来说有些难,再加上文章有删节,导致理解起来难上加难。此外,这道断句题还设置了一些小障碍,因此得满分的人屈指可数。

解答时,我们要在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利用一些断句技巧帮助点断。

《封建论》是在永贞革新失败以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所写的一篇政论性散文。封建,是指在殷、周时期实行的贵族领土制度,亦称“分封制”。在这段节选的文字中,柳宗元对周、秦、汉三代的社会制度分别做了总结,提出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观点,并在后文对他人观点予以反驳,抨击了封建藩镇的割据局面,以及“世食禄邑”和“不肖居上,贤者居下”的不合理现象。

先易后难,抓准虚词判首尾

有同学是这样作答的:

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设使汉室尽城邑而侯王之纵/令其乱人/戚之而已

这位同学不知道“纵”或“纵令”都是放在句首的虚词,而按照自己的想法读到哪儿断到哪儿,这样的做法肯定要丢分。

其实,根据虚词这类标志来断句,属于断句技巧中较容易掌握的。古代汉语中有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是相对比较固定的,一般出现在句首或句末,看到它们,我们就知道要在这些词的前面或后面断开。

常出现在句首的虚词有以下几种,断句时要在这些词的前面断开。

句首语气词(发语词):盖、夫、唯、盍、凡、惟、斯、兹等。

如课文《季氏将伐颛臾》中的“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和“夫如是,故无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句首关联词:苟、纵、纵使、向使、设使、于是、无论、至若、至于、是以、是故、故夫、然而、然则、虽、虽然、或、且夫、若夫、乃夫等。

如课文《六国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以及课文《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句首时间词:昔者、向者、曩者、顷之、有顷、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

如课文《报任安书》:“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句首谦敬词:窃、猥、辱、伏、幸、敢、请、敬等。

如课文《陈情表》:“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常出现在句末的虚词有:也、矣、哉、耶、邪、焉、乎、与(欤)、兮、耳、而已等,断句时要在这些词的后面断开。

如课文《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以及课文《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还有《赤壁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关注对称,借助语法辅助判断

有同学这样断句:

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设使汉室尽城邑而侯王之/纵令其乱人/戚之而已

这位同学有抓对称句的意识,但语法知识比较薄弱,导致断句错误。

古人写文章比较注重句子的整齐对称,往往会选用一些语义相近或相对的词语。把握这个规律,断句就会轻松很多。

“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这个句子里的两个“矣”作为句末语气词出现在相似的地方,“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和“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句式完全对称,这是第一层对称。再看“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这个句子内部的对称,“朝拜”和“夕斥”的意义是相对的,故“夕斥”前要断开。同样道理,“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中的“朝斥”前也要断开。

“朝”和“夕”作为时间名词,在文言文中经常活用作状语修饰动词,如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朝济而夕设版焉”。这位同学不懂得这个语法规律,将“夕”“朝”当成了动词“道”和“法”的宾语,但“不道”“不法”指的是“不按章程、法律办事”,后面再加一个“早上”“晚上”这样的时间状语,在语意上是讲不通的。

值得注意的是,句子中的对称关系一旦弄错,很可能造成两处错误,所以答题的时候一定要非常仔细地辨别。

推敲名词(代词),联系语境定主宾

还有同学是这样断句的:

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设使汉室尽城邑而侯王之纵/令其乱/人戚之而已

这位同学是误将在前一句作宾语的名词“人”当作了后一句的主语,将活用作动词的“侯王”,即“分割给侯王”看作名词,当成了后一句的主语。

名词或代词往往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宾语,现代汉语中一般句子的构成是“主(名/代)+谓+宾(名/代)”,所以断句时如果名(代)词充当主语,就在它前面断开,如果名(代)词充当宾语,就在它后面断开。

“设使汉室尽城邑而侯王之”这个“之”是代词,而不是用作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此处除了用虚词位置判断“纵”前面要断开,我们还可以根据对称原则判断“尽城邑”和“侯王之”应该都属于动宾结构,都是“设使”总领的假设的内容。这里因为原文有删节,所以对同学们来说有点难理解。原文省略部分提到汉朝的封建制度是“郡国居半”,即诸侯国和郡县各占一半疆域,如果了解这个背景,解题时可能会更容易些。

判断最后一句中的“人”是作主语还是作前一句的宾语,必须联系上下文,看看后面“戚之”的主语是不是“人”。联系本段开头的“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不可除也”(参考翻译:诸侯尽管胡作非为,天子也不能撤换他们;诸侯国的百姓尽管深受祸害,朝廷却无法解除他们的痛苦)可知,作乱的是“侯王”,受害的是“百姓”。因此“纵令其乱人戚之而已”中的“人”指的是百姓,“戚”(忧愁)的主语应该是“汉室”,即汉王朝,而不是“人”,因此应该在“人”后面断开。

《这些,你一定知道》上期答案

1.A

戊:wù,本义是斧、钺等兵器,后被用于天干地支纪年法中,位列天干的第五位,由此引申出“序数第五”的意思。又因其处于十天干的中间位置,也用以指代中央方位。

戍:shù,本义是防守边疆,作为名词时,也有“守边的部队,士兵”的意思。

戌:xū,本义是斧类宽刃兵器,后用于表示十二地支的第十一位。

戎:róng,本义是兵器的总称,引申指兵器的使用者——士兵、军人,又引申指与军事有关的事情。“戎”在上古时期也用于指代中国西部的少数民族。

2.D

《饮水词》:作者纳兰性德,清朝著名词人。

《花外集》:又称《碧山乐府》,作者王沂孙,宋末词人。

《梦窗词》:作者吴文英,南宋布衣词人。

《断肠词》:北宋朱淑真作。

3.A

拱手礼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见面问候礼仪,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行拱手礼时应该左手在外。因为古人认为杀人时都是用右手拿刀,右手在前杀气太重。

行拱手礼的正确做法是: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后,两手合抱于胸前,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

4.B

五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五绝,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每首仅20个字,由小见大,以少总多,是其最大特色。代表作有王维的《鸟鸣涧》、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八阵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5.窗含西岭千秋雪

鬓云欲度香腮雪

花自飘零水自流

猜你喜欢

朝拜不法句首
图说
正当防卫不捕不诉典型案例
英语倒装句用法归纳
踏上没有归途的“文具朝拜之路”
赏景,影节宫受“朝拜”
赏景,影节宫受“朝拜”
徙木立信(上)
超龄劳动关系之“不法”及其法律规制
吐峪沟麻扎朝拜中的演变
浅谈倒装句高考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