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烯利对澳洲坚果落果和落叶的影响

2020-05-08陈丽兰孔广红倪书邦

热带农业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落果乙烯树体

马 静,陈丽兰,柳 觐,孔广红,倪书邦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云南景洪666100)

澳洲坚果(Macadamia spp.)又名夏威夷果、澳洲胡桃、昆士兰坚果等,为山龙眼科(Proteaceae)澳洲坚果属(Macadamia)常绿乔木果树[1],原产于澳大利亚昆士兰东南部和新南威尔士东北部沿岸的亚热带雨林地区(南纬25°~32°)[2-3]。澳洲坚果果仁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长期食用有助于降低血液总胆固醇,降低心脏病、心肌梗塞及其他心血管病的发生率[4,6],且果仁外型美观、香味独特、质地细腻、味美可口,被誉为“坚果之王”,在国际市场上极受青睐。我国澳洲坚果的引种和试种始于20 世纪70 年代,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和贵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世界上澳洲坚果发展最快、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7]。但由于澳洲坚果果实成熟期长、果实不易从树上自然脱落,我国澳洲坚果种植又多位于山区,由此发展起来的山地种植模式不便开展机械化作业,传统的人工敲打采收方式成本高,采收难,安全性低,而且会损伤枝条和花芽,影响树体生长和翌年产量,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乙烯利(Ethephon,ETH),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它是作为乙稀的替代品出现的一种低毒植物生长调节剂,通用名为2-氯乙基膦酸(C2H6ClO3P),生产应用中的常用剂型为40%乙烯利水剂[8-9]。乙烯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中有着重要作用,如改变生长习性、催熟、促进果实脱落,提高产量以及优化品质、增加花蕊数量、促进种子萌发等[10,13],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为解决澳洲坚果采收难和采收成本高的关键问题,国内外关于使用乙烯利促使澳洲坚果果实脱落已 有 相 关 研 究。 澳 洲 坚 果‘HAES344’和‘HAES788’均为国内种植面积较大的推广品种,产量高、果仁品质好,丰产期达40~60 年,深受种植者的喜爱,但乙烯利应用于‘HAES344’和‘HAES788’则未见报道。本研究以澳洲坚果‘HAES344’和‘HAES788’为材料,于成熟期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旨在研究采收后的落果和落叶情况,为澳洲坚果的高效采收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

本试验于2013-2016 年在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澳洲坚果丰产栽培试验基地开展。试验基地位于东经100°46'42.24",北纬22°00'50.40",年均温18~22℃,最冷月均温8.8~15.6℃,年日照时数1 800~2 100 h,年均降雨量1 200~1 700 mm,属于北热带和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1.2 试验材料

选择结实情况较好、无病虫害、树龄大体一致的澳洲坚果‘HAES344’和‘HAES788’结果树为试验材料。试验树株行距5 m×7 m,株高6~7 m,冠幅4.5~5 m,平均单株产量8~10 kg,开花期12月至翌年1 月,成熟期8 月下旬至9 月下旬。按常规方式进行果园管理。

1.3 试验设计

设置1.4、1.8、2.2 g/L 共3 个浓度梯度的乙烯利溶液,用碳酸氢钠调节pH 至7.0,并加入0.1%的Silwet L-77 有机硅助剂作为展着剂,乙烯利溶液现配现用;采用规格为20 L 的电动喷雾器将上述乙烯利溶液均匀喷施至试验树体叶面,以所有叶片均被喷湿但尚不滴水为止,每个处理3 次重复,每个重复1 株,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喷施需在晴朗天气的9:00-13:00 进行,若喷施后4 h 有降雨则重新喷施。

喷施乙烯利溶液后立即清理树下杂物和杂草,同时在树冠滴水线以外1 m 至树干范围内铺设遮阴网,7 d 收集落果1 次,称重并计算落果率;14 d 收集落叶1 次,称重并计算落叶量,共调查6 周。

1.4 数据统计

试验数据采用SPSS 20.0 方差分析,并采用Excel 软件制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喷施乙烯利对澳洲坚果果实脱落的影响

不同品种澳洲坚果经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喷施处理后,其果实脱落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图1)。‘HAES344’喷施浓度为1.4、1.8、2.2 g/L 的乙烯利溶液后,落果率均显著高于CK,说明喷施乙烯利可促进‘HAES344’果实脱落。试验结果还可看出,1-3 周,喷施乙烯利浓度为1.8 g/L 和2.2 g/L 的落果率显著高于喷施浓度为1.4 g/L 的植株,4-6 周,喷施乙烯利的植株仅有少量落果,同一时段落果率随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加,但差异不显著,CK 的落果率在4-6 周仍在持续增加,与3 种浓度间存在明显差异。‘HAES788’与‘HAES344’情况较为相似,喷施乙烯利对果实脱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喷施乙烯利的前3 周,‘HAES788’落果量已达到高峰,而CK 的落果量第6 周最高。总的来说,1-6 周,‘HAES788’喷施乙烯利的落果率显著高于未喷施激素的植株,同一时期落果率随乙烯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喷施乙烯利1-3 周,浓度为2.2 g/L 的落果率显著高于喷施浓度为1.6 g/L 和1.4 g/L 的植株,4-6 周,3 种浓度间的落果率差异不显著,CK 的落果率在4-6 周仍在持续增加,但显著低于喷施乙烯利的植株。

澳洲坚果不同品种在CK 及相同浓度的乙烯利喷施处理下,落果率有显著差异(图2)。在CK处理中,2 个品种均未喷施乙烯利,自然落果率为‘HAES344’>‘HAES788’,3 周时‘HAES344’的落果率比‘HAES788’高出约12%,差异较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第6周两个品种的落果率差异不大。在1.4 g/L乙烯利浓度处理下,两个品种的落果率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显著优于CK 处 理,且‘HAES788’ 在喷施1 周后落果率就提升了38% , 反 超‘HAES344’ 。在1.8 g/L 处理下,两个品种的落果率差异不明显,与喷施浓度为1.4 g/L 处理相比,‘HAES344’落果率有明显升高,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升高,落果率呈增长趋势,1-3 周增量较大,4-6 周增量较小,而‘HAES788’的落果率则无明显变化。在2.2 g/L 处理下,两个品种的落果率均有增加,‘HAES788’落果率稍大于‘HAES344’,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由上述可得出,品种‘HAES344’对乙烯利的敏感性不如‘HAES788’。

2.2 喷施乙烯利对澳洲坚果落叶的影响

由表1 可以看出,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HAES344’和‘HAES788’的落叶量变化幅度略有不同。无论是CK 或是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的植株,落叶量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同一调查时期,喷施乙烯利的处理落叶量极显著高于CK,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升高,‘HAES344’和‘HAES788’的落叶量均呈上升趋势,这与落果一致。

表1 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对澳洲坚果落叶的影响

对不同处理落叶量统计分析发现,两个品种在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后第2 周均出现了落叶高峰,第2 周后的落叶则相对减少,落叶总量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大而增加,‘HAES344’喷施浓度为2.2 g/L 的乙烯利总落叶量为9.33 kg,与CK 相比增长了约1.9 倍,‘HAES788’喷施浓度为2.2 g/L 的乙烯利总落叶量为9.37 kg,与CK 相比增长了约2.2 倍。通过对落叶观测发现,开始变黄的老叶在喷施乙烯利后迅速脱落,而生长旺盛的叶片及嫩叶均不受乙烯利的影响,无脱落;对喷施乙烯利溶液后的树体进行后续观测发现,高浓度乙烯利溶液不影响来年树体的生长发育及开花结果。

3 讨论

不同品种的澳洲坚果对乙烯利的敏感性不同,这可能与其品种特性有关,因此,针对不同品种的澳洲坚果采收应选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溶液。本研究发现,‘HAES344’对乙烯利溶液的敏感性不如‘HAES788’,建议在生产中‘HAES344’和‘HAES788’分别采用2.2 g/L 和1.8~2.2 g/L 的乙烯利溶液进行促落果采收。

Kadman 和Gallagher 的研究发现,喷施乙烯利可以促进澳洲坚果果实脱落[14-15];柳觐等的研究发现,在澳洲坚果采收期喷施乙烯利可取得较明显的促落果效果且果实无残留,喷施乙烯利后导致的部分落叶未引起树体稀疏,反而在节约树体养分、减少病虫害扩散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16];孔广红等研究发现,利用乙烯利进行辅助采收可以显著提高澳洲坚果的落果率,且不影响翌年开花、结果和产量[17-18]。本研究认为,喷施乙烯利溶液可以有效提高澳洲坚果的落果率,同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落叶,但不影响来年树体的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喷施乙烯利进行澳洲坚果辅助采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柳觐等研究发现,采用喷施乙烯利进行澳洲坚果辅助采收的方式,每株成本可减少5.14 元,与常规的人工采收方式相比降低了25.07%[19]。基于我国独特的山地种植环境,在现今劳动力短缺、劳动成本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应用乙烯利促落果可以有效地降低澳洲坚果采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落果乙烯树体
无花果落果是怎么回事
柑橘落果创出新产业
不同乙烯产品外送方案对乙烯装置能耗和经济性的影响
猕猴桃落果咋应对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120万吨级乙烯压缩机打破国外垄断
蓝莓栽培过程中的简易修剪方法
苹果发生冻害怎样补救
秸秆覆盖对苹果园土壤性状、树体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防止柿树落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