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汾市多尺度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2020-05-08樊瑞瑞李倩倩马睿卿孙悦张斌

科技与创新 2020年8期
关键词:日数临汾市强降水

樊瑞瑞,李倩倩,马睿卿,孙悦,张斌

临汾市多尺度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樊瑞瑞1,李倩倩2,马睿卿3,孙悦1,张斌1

(1.临汾市气象局,山西 临汾 041000;2.临汾市防雷减灾中心,山西 临汾 041000;3.襄汾县气象局,山西 临汾 041500)

采用临汾市17个气象观测站近10年小时雨量数据,对临汾市不同时间尺度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临汾市近10年短时强降水日数自东北到西南呈现多—少—多的带状分布特征;临汾市1 h、3 h强降水日数呈上升趋势,12 h强降水日数随时间呈下降趋势;短时强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7、8月,傍晚前后和半夜出现的概率比较高;临汾市1 h降水极值随时间呈减小趋势,而3 h、12 h降水极值随时间呈增大趋势。

短时强降水;时空变化;线性趋势;山洪

短时强降水由于其降水时间短、突发性强,易造成城市内涝、山洪、泥石流等灾害,严重时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因此受到广泛关注。一些学者对中国不同区域的短时强降水的变化趋势特征进行了研究[1-4],而关于临汾市短时强降水气候分布特征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研究了临汾市不同时间尺度的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有利于提高对短时强降水的预报预测能力,可为预防城市内涝、山洪、泥石流等灾害提供科学分析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采取了临汾市17个国家站2007—2016年每年4—10月逐小时降水数据,数据可靠。本文中短时强降水是指12 h以内的降水。中央气象台定义短时强降水为1 h降水量1≥20 mm的降水,本文在此基础上定义1 h降水量1≥ 20 mm、连续3 h降水量3≥30 mm、连续12 h降水量12≥40 mm的降水事件为短时强降水事件。1 d中如果有1个或1个以上的观测站出现强降水,则记为1个强降水日,如果1 d有多个观测站出现强降水或者同一个观测站1 d出现多次强降水,都按照1个强降水日进行计数。

2 短时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2007—2016年临汾市1 h强降水日数的空间分布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近10年临汾市1 h强降水总日数分布自东北到西南呈现多—少—多的带状分布特征,东北部和西南部强降水日数多,中间强降水日数少,强降水日数分布的梯度较大。3 h、12 h强降水总日数分布与1 h强降水类似(图略),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1 h强降水总日数各站平均出现11.9 d,最大值出现在古县(17 d),最小出现在隰县、曲沃(9 d)。3 h强降水总日数各站平均出现了10.6 d,最大值出现在乡宁(16 d),最小值出现在蒲县(6 d)。12 h强降水总日数各站平均出现了13.1 d,最大值出现在襄汾(18 d),最小值出现在隰县(8 d)。

图1 2007—2016年临汾市1 h强降水日数的空间分布

3 短时强降水的变化特征

3.1 短时强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

2007—2016年临汾市短时强降水日数的时间序列如图2所示。

图2 2007—2016年临汾市短时强降水日数的时间序列

近10年临汾市1 h强降水出现的年平均日数为11 d,3 h的强降水出现的年平均日数为9.4 d,12 h的短时强降水出现的年平均日数为7.8 d。从图2中可以看出,三类短时强降水日数在2009年和2015年左右为波谷,2010—2013年为波峰。1 h短时强降水日数随时间呈三升三降,整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1 h短时强降水日数最多,为17 d;2009年1 h短时强降水日数最少,为4 d。3 h短时强降水日数随时间也呈上升趋势,2013年3 h的短时强降水日数最多,为17 d;2008年、2009年、2015年3 h短时强降水日数最少,为4 d。12 h短时强降水日数的变化与1 h、3 h短时强降水的不同,随时间呈下降趋势。2010年、2012年、2013年 12 h的短时强降水日数最多,为11 d;2015年12 h短时强降水日数最少,为2 d。总而言之,持续时间短的强降水增多,持续时间长的强降水减少。

3.2 短时强降水的月变化特征

在4—9月,任何时间尺度的短时强降水都有可能出现,但都主要集中出现在7—8月,10月未出现短时强降水。近10年中1 h、3 h、12 h强降水出现在7月的日数分别为46 d、46 d、36 d,出现在8月的日数分别为40 d、34 d、25 d。7—8月出现1 h、3 h、12 h短时强降水的概率分别为78.2%、85.1%、78.3%,因此,短时强降水主要出现在7—8月。

3.3 短时强降水的日变化特征

临汾市短时强降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为了更好地得出临汾地区短时强降水出现的时段,对比分析1 h强降水的日变化特征。短时强降水主要出现在下午到前半夜,24 h降水分布呈双峰型,17:00出现的强降水日数最多,共出现16 d,占总日数的8.7%,次峰值出现在23:00,共出现12 d,占总日数的6.6%,傍晚强降水发生频次高是午后多对流造成的[5]。综上所述,临汾市短时强降水多出现在傍晚前后和半夜前后。

4 短时强降水极值的变化特征

短时强降水由于其强度大,致灾性强,因此研究其降水强度的极端性是十分必要的。不同时间尺度的降水极值随时间呈多波动状,2008年为波谷,2009年左右为波峰,2009—2014年呈波动下降,2014年为波谷,2015年为波峰。从线性趋势上发现,1 h降水极值随时间呈减少趋势,而3 h、12 h降水极值随时间呈增大趋势,12 h降水极值增大的最为明显,相关系数均未通过0.05显著性检验。

最大1 h降水极值为72 mm,出现在2010-08-01;最大3 h降水极值为96.1 mm,出现在2010-08-01;最大12 h降水极值为148 mm,出现在2015-08-02。另外,从近10年的降水极值出现的月份看,有5年的1 h降水极值出现在7月,4年出现在8月,1年出现在6月。有7年的3 h降水极值出现在7月,3年出现在8月。有6年的12 h降水极值出现在7月,4年出现在8月。说明短时强降水的强度在7—8月最强。

5 讨论与结论

临汾市近10年短时强降水日数自东北到西南呈现多—少—多的带状分布特征,东北部和西南部强降水日数多,中间强降水日数少,强降水日数分布的梯度较大。

临汾市1 h、3 h、12 h强降水出现的年平均日数为11 d、9.4 d、7.8 d。1 h、3 h强降水日数年变化呈上升趋势,12 h强降水日数随时间呈下降趋势。短时强降水集中出现在7—8月,24 h降水分布呈双峰型,主要出现在傍晚前后和半夜前后。

短时强降水的强度在7—8月最强。1 h降水极值随时间呈减小趋势,而3 h、12 h降水极值随时间呈增大趋势。

[1]郭凌曜,章新平,廖玉芳,等.湖南短时强降水事件气候特征[J].灾害学,2013,28(2):76-80.

[2]王婧羽,李哲,汪小康,等.河南省雨季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J].暴雨灾害,2019,38(2):152-160.

[3]唐传师,许爱华,马锋敏,等.1961—2015年江西省短历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J].暴雨灾害,2018,37(5):421-427.

[4]尹承美.济南市短历时强降水特征及致灾大暴雨分析与预报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6.

[5]公衍铎.中国中东部暖季降水与极端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北京: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8.

P426.6

A

10.15913/j.cnki.kjycx.2020.08.018

2095-6835(2020)08-0048-02

山西省气象局青年基金项目(编号:SXKQNQH20185150)

樊瑞瑞(1992—),女,山西临汾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天气预报方面的研究。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日数临汾市强降水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南梁镇北坡村 “一抹黄”带动“全民富”
基于MCI的1961—2016年中国北方不同等级干旱趋势研究*
汉江上游汉中区域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2020年8月中旬成都强降水过程的天气学分析
临汾市2022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2020年主汛期长江流域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南方多地9月热到破纪录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四川盆地极端短时强降水中尺度对流系统组织类型
蓟州区半山地形下汛期短历时强降水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