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空装备安全工程本科新专业教材体系建设探索

2020-05-07阚丽娟徐吉辉宋晓博

大学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安全工程

阚丽娟 徐吉辉 宋晓博

[摘要]航空装备安全工程专业是空军工程大学在全军装备安全管理领域率先设置的本科新专业,其教材体系建设对于培养高素质军队装备安全人才有着重要作用。文章根据航空装备安全工程专业多年来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在构建具有空军航空装备安全特色的多元立体教材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航空装备;安全工程;教材体系;多元立体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5-0016-04

空军航空装备空中使用的特点,决定了安全工作在空军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安全工程”是我校在航空装备安全管理领域率先设置招生的本科新专业,主要为空军航空装备系统培养安全管理和安全监察专业人才。为解决新专业对配套教材的迫切需求,学校构建了具有空军航空装备安全特色的“三纵四横”教材体系,采用了“以案例为牵引、原理与技术融合”的思路,编写了以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航空装备安全学》为代表的系列教材,形成了“纸质教材+网络教材+信息资源库”多元立体的教材资源体系。2012年以来,学校在全军率先建设完成了航空装备安全工程专业教材体系,填补了国内航空装备安全工程专业教材体系的空白,为空军航空装备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教学组织实施和部队人员上岗培训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为提高空军航空装备安全保障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对我们的主要探索与实践经验作总结论述。

一、教材体系建设的需求与基础

(一)航空装备发展和作战训练对教材体系建设提出了迫切需求

安全问题始终是空军各级首长关注的重中之重,尤其在航空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随着空军实战化、对抗化训练要求的提高,安全工作承受的压力更大,面临的风险更多,急需培养专业的安全人才。2007年以来,空军向我校下达了“航空装备安全学”等10余项重大理论研究课题,要求深入开展安全理论、风险评估和预测预防研究,为解决空军航空装备安全突出问题、加强学科创新发展和安全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我校以构建航空装备安全理论体系为先导,积极开展相关理论和学术研究,为教材体系建设储备了人才,积累了素材,奠定了基础。

(二)安全学科的创建与发展为教材体系建设奠定了专业基础

2007年,我校着眼空军航空装备安全人才培养需求,开始筹备设置“航空装备安全科学与工程”新型学科;2008年,在“管理科學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航空装备安全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承担“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及部队在职干部的培养任务。经过多年实践,建成了军事特色鲜明的航空装备安全学科体系,在解决军事训练安全重大问题、服务部队和支持机关决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以来,我校参与了总部组织的多项型号安全性要求论证,完成总部和空军下达的20余项安全相关重点课题,参与完成多部安全法规编写。这些研究成果为专业教材的编写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案例支撑。

(三)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教材体系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2年,我校开始招收第一届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这在全军尚属首次,没有现成的专业教材可供使用。为解决教学急需,我校在前期论证的基础上启动“安全工程本科新专业教材体系建设”任务。按照“厚基础、精专业、重能力、懂岗位”的人才培养思路,从安全学科基础、安全专业基础、安全岗位任职等方面,遵循模块化、组合化建设理念,分批、分类制订建设规划,形成系列教材的顶层设计方案。2012年,装备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组建完成后,学院领导批示成立教材体系编写委员会、专家组,在全院范围遴选领域专家,形成了强有力的编写队伍。学院机关为了规范教材编写,先后20余次组织纲目研讨、初稿评审、完善修改、送审上报,为教材体系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条件保障。

二、教材体系建设的做法与探索

(一)瞄准学科创新发展,论证规划教材建设顶层设计

我校按照“把握前沿、贴近需求、系统思考、加强领导”的思路,着眼空军航空装备安全建设的长远发展,开展教材体系建设顶层设计论证。

一是向同行优秀标杆取经。组织专家教授20余人,分5批到国防科技大学、海军工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等院校交流学习,系统梳理了国内现有的安全专业课程,列好了教材目录和内容清单。

二是向部队用户了解需求。与空军装备机关、科研院所、作战部队座谈研讨22次,充分了解了空军航空装备安全岗位需求,构建了安全专业课程知识体系。

三是坚持系统思维的指导思想。教材体系和建设内容规划,坚持以安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为基础,突出装备全系统全寿命安全管理与工程应用,充分吸收国内外创新理论成果。

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学院成立了教材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院级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和编审委员会,组织成立了5个编写小组,制订了15本教材和配套素材案例的编写计划。

(二)聚焦人才培养需求,科学构建教材体系结构框架

系统分析空军航空装备安全岗位需求,按照“厚基础、精专业、重能力、懂岗位”的人才培养思路,开展教材体系结构框架设计。

一是紧盯人才的培养需求。结合我校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考虑空军航空装备安全人才的成长路径,搭建了“三纵四横”的教材体系架构(如图l所示)。

二是遵从知识的递进原理。对照人才培养方案的层次结构,将教材体系梳理为“安全学科基础+安全专业基础+安全岗位任职”三个层级,确保教材知识体系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相互衔接。

三是采取模块化专题化设计。将教材体系的研究内容细化为“安全基础理论、安全管理体系、安全风险评估、事故预测预防”4类模块,形成专业方向明确、界面清晰、模块搭接合理的专业架构。

四是制订分类、分批建设计划。在学科基础层级上规划了2部教材,在专业基础层级上规划了8部教材,在任职拓展层级上规划了5部教材。同时,按照“先基础、后专业”的建设步骤,最终形成了10部专著、5部教材的编写和出版计划。

(三)把握安全的特点与规律,优化组合教材体系的编写内容

以装备全寿命安全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装备设计、制造、使用、维修等全过程安全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坚持“以案例为牵引、原理与技术融合”的理念,优化组合教材内容(如图2所示),做到“三个融合”。

一是理论与实践融合。注重学科基础和前沿发展,理论部分系统阐述安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实践部分注重结合部队一线工作精选典型案例充实完善实践环节。

二是一般与特殊融合。既系统阐述航空装备安全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又紧密结合空军航空装备的特点,对航空领域中安全的特殊规律进行深入剖析。

三是继承与创新融合。面对装备安全理论体系这一全新的研究领域,在航空装备安全的基础理论方面,坚持继承的原则,充分借鉴和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针对空军航空装备安全理论研究的空白,坚持创新的原则,系统总结和提炼空军航空装备安全的实践经验与成熟做法,将其理论化系统化后上升为理论,从而丰富和发展教材的内容。

(四)突出部队作战急需,充实完善与教材配套的素材案例

按照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向作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指示要求,既着眼满足校内本科教学需求,又兼顾学员毕业后到部队的发展和岗位实际,在完成纸质教材编写的同时,将现代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最新成果用于教材建设,形成“纸质教材+网络教材+信息资源库”多元立体的教材资源体系(如图3所示),坚持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院校与部队结合。教材编写组成员既有院校的资深专家教授,同时特聘部队一线的管理领导和专业骨干,确保教材内容满足部队作战训练急需。

二是校内与校外结合。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校内集中形成初稿,校外送审征求意见,通过多轮修改完善,确保教材质量。

三是主干教材与配套辅助教材结合。坚持同步建设主干教材和配套辅助教材,主干教材注重解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辅助教材注重解决实践环节、专业技能,满足学员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需求。

(五)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教材编写质量标准与规范

教材质量是教材建设的核心与关键。为确保教材编写质量,我校构建了全过程的教材建设质量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主编竞聘制度。遴选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基础扎实的校内专家教授,通过评审竞聘上岗担任教材主编,同时积极吸纳部队、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成立联合编写组。

二是推行项目管理模式。组建教材建设项目团队,领导小组负责教材任务的协调组织及整体推进,编审组和评审组具体负责教材的编写把关。

三是严格把好多环节评审质量关。坚持“三环节评审”与“五阶段把关”相结合,落实教材纲目、教材初稿和印刷出版3个环节评审,坚持主编互审、院编审组把关、征求部队意见、空军专业评审、空军专业复审5个阶段把好质量关。

三、教材体系建设的创新与特色

(一)提出了“三纵四横”的教材体系设计理念,填补了国内装备安全专业教材体系的空白

“三纵四横”的教材体系设计理念,实现了知识的模块化组合、能力的分层分段递进,符合学员的学习认知规律,很好地指导了系列教材的建设实践。2007年以来,编写完成了以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航空装备安全学》为代表的15部教材,填补了国内装备安全专业教材体系的空白。

(二)提炼了“以案例为牵引、原理与技术融合”的编写思路,教材内容满足了学员建构式学习的内在需求

按照建构式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提炼了“以案例为牵引、原理与技术融合”的教材编写思路,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优化组合,提高了教材的针对性、实用性,满足了学员的建构式学习需求。

“以案例为牵引”是指精选空军航空装备安全的典型案例,牵引出亟待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从而规划教材的选题和研究对象,牵引教材体系的整体建设。“原理与技术融合”是指教材内容的选取和构成,既要包括原理的阐述,还要注重技术的讲解。原理部分突出基础性,系统论述装备安全的发展沿革、概念内涵、特点规律、基本原理、相关模型。技术部分突出实用性,结合装备安全工作实践阐述相关技术方法的具体应用。以《航空装备安全学》专著为例,2010年,空军装备部给予评价:“该书系统论述了保证航空装备安全的理论方法、技术途径和应用实践,是航空装备安全理论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三)搭建了“纸质教材+网络教材+信息资源库”的多元立体教材资源体系,学員的学习效果得到了保证和提升

着眼学员“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运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搭建了“纸质教材+网络教材+信息资源库”的综合平台,形成了多元立体的教材资源体系,多种载体功能互补、形式多样、组合多元。

纸质教材主要面向在校本科生课程学习使用,包括《航空装备安全学》《航空事故预测预警预防理论方法》等10部专著、5部教材。网络教材主要面向部队在职干部远程学习使用,《航空装备安全学》《质量安全管理》《航空装备故障诊断学》等优秀网络教材被空军军事职业大学选用。信息资源库主要为学员提供集成便捷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查询、实验资料阅读、课外拓展学习,主要包括教学案例70余个、多媒体教材5部、实验指导书8部、活页教材6部、电子化教学辅导资料5部,形成了每门课程配套1部主干教材、2部以上参考教材、若干配套素材的课程包。

四、教材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教材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高等学校3大基本建设内容之一,而且是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及其成果的具体体现,已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安全工程本科新专业教材体系建设解决了我校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教材急需问题。实践表明,该教材体系架构科学、内容丰富、理论性好、实践性强,能够很好地满足院校教育和部队培训的实际需求。

(一)丰富专业教学资源,解决了教学组织实施难题

教材体系建设丰富了安全基础理论、安全管理体系、安全风险评估、事故预测预防等教学内容,保证了学员系统学习、拓展知识视野、创新思维方式、提高岗位能力等教学要求,解决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教学组织实施难题。在2012-2016级安全工程本科专业、2014-2015级军机适航国防生教学中共有145人使用了教材,教学效果显著。在机关、部队、科研院所推广使用,受到高度赞赏。《航空装备安全学》入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并获得空军军事理论优秀成果一等奖,被评为第二届空军军事理论创新优秀专著。《航空事故预测预警预防理论方法》《军用软件质量管理学》获得空军军事理论优秀成果二等奖,《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军事应用》获得空军军事理论优秀成果三等奖,《航空装备故障诊断学》获得第五届空军院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二)紧贴部队工作急需,提升了装备安全工作质量

教材案例丰富、应用性强,显著改善了部队缺少专业教材的现状,为有效提升航空装备安全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以来,在空军装备系统安全专业人员上岗培训、专业训练和补差培训中得到广泛使用,培训人数达3000余人,促进了空军部队安全人员岗位任职能力的提升。《航空装备安全学》《航空事故预测预警预防理论方法》等专著,配发到航空兵师和飞行学院等20多个单位,作为航空安全理论与技术培训的核心教材,得到机关和部队的充分肯定。

(三)突出核心能力建设,促进了教学水平持续提升

教材体系建设过程中,实施了“教员教学核心能力建设工程”,促进了教员核心能力成长,形成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素养”的装备安全领域教学团队。目前,团队拥有教授6名,博导3名,副教授5名,博士8名,空军级专家1名,空军高层次人才10名,8人次获得军队院校育才金(银)奖。5名主编成为安全领域专家,12人成为安全专业教学梯队成员,2人被空军评为“航空机务质量安全突出贡献专家”。教学梯队在2012-2018年共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基于结构本质安全的复杂系统组元作用机理研究”)、青年项目2项(“不确定条件下航空事故预警及预防对策生成机制研究”“不确定环境下考虑时变因素航空安全多维预测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研究”),在本校教学能力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四)强化本科教学质量,满足了部队人才培养需求

教材体系建设为学员的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专业训练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有效的平台支撑。通过积极开展部隊教学实践和综合演练,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组织学员参加国内外各类竞赛,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员的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6年来,学员成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7项,全国大学生数学、英语、数学建模等竞赛的获奖等级与数量上升。

五、结语

通过对本科生培养、生长干部任职培训、任职干部专业训练等多层次多班次的验证结果表明,依托具有空军航空装备安全特色的“三纵四横”教材体系,能够满足不同培训层次、不同培训学时的部队岗位任职培训需求,提升航空装备安全工程本科新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填补国内装备安全工程专业教材体系的空白,为提高空军航空装备安全保障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安全工程
探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与维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安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研究
安全工程专业化工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材建设及改革对策研究
工程认证背景下的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方法改进探讨
安全工程专业《环境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