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今学生心理成长与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2020-05-06程宗枚

锦绣·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挫折家庭心理

程宗枚

一、学生自杀的原因分析

“学生自杀”条目在百度有480万多的搜索结果,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曾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更让人心头一颤——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中学生自杀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学生自杀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表面上看,学生自杀是由于学习失败、环境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障碍等原因所促成。而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上述负性生活事件是“压死不堪负重的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更多深层次的原因则涉及到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等多方面,有复杂的社会背景,也有深刻的个人因素。学生自杀的部分原因如下图所示。

(一)社会原因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時期,它在带来了经济飞速变化的同时,也对传统的习俗惯例、规则律令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旧的规范要完全瓦解,新的规范要建立与完善,又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而造成了社会环境失范状况的出现。另外,当前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必定会出现价值观迷失的状况。在这种充满危机与压力的生存环境下,人们欲望增长与欲望满足滞后之间的矛盾导致自杀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这种社会环境的异常必然对涉世不深的学生产生深刻影响,使他们的人生观变得混乱、功利、消极,缺乏对理想信念的追求而注重眼前利益的得失,社会责任感淡漠,这是学生发生自杀行为的社会思想基础。

(二)家庭原因

家庭的教育和环境对人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家庭的不良环境和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是逐渐的,潜移默化中成为导致学生自杀的重要因素。在人遭受挫折和打击时,家庭往往是人最后的避风港,因为良好的家庭关系和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在最困难的时候会因为有所依靠而重新获得勇气和力量。而家庭关系不和谐或亲子关系缺失则使人失去社会支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节,成为一部分学生自杀的共同原因。家庭经济压力导致学生自杀的另一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正处与转型时期,贫富差距有所扩大,一些来自农村、城市贫困家庭的学生承担了比富裕家庭学生更多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一些贫困学生往往因为生活上的拮据而产生心理上的失衡,严重的自卑和畏难心理最终令他们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以逃避现实生活的窘境。

(三)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祖国和社会的接班人。而目前大部分学校在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追求高分数和高升学率的时候,在教育过程中常常忽视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身心不能全面发展。诸如“死记硬背”、“高分低能”、“偏科废学”、“重知轻能”等等,都是这种应试教育的严重后果的突出表现。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往往高分低能知识面狭窄,思维方式单一,容易激发心理隐患。

二、挫折教育对策

(一)正视挫折境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树立正确挫折观是进行学生挫折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学生抗挫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人生是漫长且复杂多变的,无论是在校园里还是步入社会,在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方面都可能会身处逆境。因此,应当认识到在追求个人目标时,遭遇挫折是很普遍的现象。

其次,要让学生从辩证唯物主义观出发,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一方面挫折会给个体带来消极的情绪体验,打击个体成长;另一方面,挫折又具有磨砺机制,可以使个体的身心得到磨炼,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勇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及力量,增长经验和才干,提高其在逆境中的适应和生存能力,从而不断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二)增强实践训练,构建学生心理防御及修复机制

丰富有效的实践是构建个人挫折防御及修复机制的重要途径。心理防御机制是“挫折发生后人在内部心理活动中所具备的有意或无意的摆脱挫折造成的心理压力、减少精神痛苦、维护正常情绪、平衡心理的种种自我保护方式。”学校是实施抗挫折教育的主体,学校通过组织任课教师或其他教育者,如辅导员等,通过合理创设挫折情境,对学生进行适当磨炼,有助于其心理防御机制的建立。挫折情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多组,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最后采取小组对抗的形式汇报研究结果,促使他们主动克服学习困难,完成科研题目。同时教师应要求他们就同一问题反复深入研究,不断接近理想目标,以此磨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增强其在学术研究上的抗挫折能力。在成功构建心理防御机制后,构建个体在挫折后的自我修复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挫折过去后,一些经历了挫折的个体往往心灵上产生阴影,设置一些心理学课程,让个体学会运用心理学中的自我安慰法、心理调适法、意象疗法等,可以摆脱挫折带来的负情绪困扰,恢复正常生活和学习状态。

(三)综合多方因素,创造和谐轻松的生活环境

抗挫折教育的顺利实施和构建,除了学生自身相关能力的提高外,还要协调好外部因素,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的努力,创造和谐轻松的环境,以便提高其抗挫折教育的效能。

从家庭方面讲,家长应该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细微的情感变化,并找到适当的沟通方式,让他们把积压的负情绪体验及时发泄出去,而不是一味地向他们施加压力。通过温暖他们的内心,调节他们的情绪,使得他们重新获得战胜挫折的勇气。从学校方面讲,在严格要求学生学业的同时,更要加强学生的抗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让同学之间创造互帮互助的友爱氛围,当周围同学遭遇挫折时,能够通过同学和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尽快走出困境,重建阳光心态。

总之,学校、家庭、社会及个人等多方面因素,需要协调统一、步调一致、形成合力,从而共同打造出健康、阳光、坚强的新时代学生。

结语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激烈、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价值观念的不断更新变化,人们的心理压力大大增加。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受到这些价值观强烈的影响。同时,学生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未完全成熟,无法正确地处理外界挫折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出现思想问题,学生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挫折,这些挫折主要来源于学习压力、人际关系、还有来自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压力。因此,在学校人才培养中,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项需要长期重视的工作。

猜你喜欢

挫折家庭心理
Holism in Education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家庭“煮”夫
挫折
恋练有词
终身不遇
心理小测试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