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瑶传——封闭传统文化与追逐现代文明的博弈

2020-05-06放柴

中国周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瑶山粤北瑶族

放柴

摄影家梁厚祥深深地扎进粤北地区连南瑶族自治县的大山里,与那片土地上生活的瑶族同胞结下不解之缘。十多年间,他利用业余时间上百次往返于自己居住的中山市与连南各个瑶寨之间,拍摄了十余万张关乎这一地区生活习俗和发展变化的照片。

和很多摄影爱好者一样,梁厚祥也是从拍摄沙龙作品参赛开始的,拿过不少摄影奖项。但他是个思考型的拍摄者。从拍摄粤北瑶寨的实践中,不断感悟、不断提炼、不断完善。很快确定了自己从事社会纪实摄影的方向,并从社会学、民族学等方面入手,探索粵北瑶山的摄影语言表达。

2010年至2013年,他的摄影创作逐渐成熟。不管是摄影思想还是摄影语言,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同时完成了8万多字的粤北瑶山摄影采风记录。

梁厚祥的影像扎实,信息量大,作品朴实无华,真实感人。他的作品没有刻意的雕琢,没有一味追求形式上的东西,不是浮光掠影的撷取,而是以影像为媒介进行着的社会调查。他拍摄的每张照片都有时间、地点甚至画面中主人公姓名等基本描述。这些准确的信息记载,让他的摄影继承了庄学本、孙明经等老一辈摄影家的影像调查的传统,成就了一项对连南瑶山21世纪以来发展变化的长期关注行动,其作品更体现出独特的文献价值。他的寻访拍摄,是在逐渐摸索和学习中不断完善的,带有影像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地缘考现等特色。

梁厚祥关于瑶山的摄影,就像一棵以连南为根基的大树,开枝散叶出多个有关不同村庄、不同主题甚至是不同主人公现实与未来的小专题,也形成了拍摄手法多元、视觉呈现各异的不同影像样本,汇起来是关于连南瑶族生活十多年的影像志,拆开来则是以个人观感切入的独立篇章,配以他对民族传统风俗与当代生活方式冲突的书写,让其对主题发掘的深度不仅与持续的时间相关,更与思考的深度相关。

梁厚祥的拍摄尽管采取了散文笔法和札记样式,但字里行间和画面中累积起来的信息含量,其作品的前后对照感和注重戏剧感、冲突性的特色,让他的照片和文字并没有停留在对民族风情的客观描摹,而是通过个人化的视角,折射出发自内心的忧患意识,抒发出与瑶胞心心相印的感情,既有直抵人心的力度,又有动人心弦的感动。

与常见的“扫街式”纪实作品不问人姓名、不注明时间和地点的做法不同的是,梁先生的这个专题作品每一幅都有村庄的名字、被摄人的姓名、拍摄的时间,这是其影像有确证存在的文献价值的关键。影像,离开时间和地点的标注,就不具有证明作用。而有了时间与地点,就有了时空方位,就有了坐标。

他的整个专题分成若干系列,有自然景观、社会风貌、春秋稼穑、婚丧节庆,各个年龄群的群像和全村人的全家福都相对独立,加上各个聚集地的分与合,纵横交错又浑然一体,从各个侧面呈现了以连南为代表的粤北瑶族曾经的现实生存状态,也反映了连南瑶寨在新时代发生的令人欣喜的变化,其中不少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场性和浓厚的艺术感染力。

猜你喜欢

瑶山粤北瑶族
抗战时期粤北红色电台历史考察
瑶山党支部
传承
云南瑶族银饰探析与开发利用
良渚考古学文化瑶山遗址出土玉器的统计学分析
瑶族民歌进校园初探
探析贵州省荔波县瑶山陀螺的发展
粤北扶贫路上的青年
论粤北红军标语的特点与意义
粤北采茶戏起源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