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意蕴

2020-05-06毛琳

青年时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人类命运共同体

毛琳

摘 要:当今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的是人类社会的新理念,是寻求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是关乎促进持续发展的全球化治理的世界问题。在这一问题的讨论中,《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蕴含着“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前者是对社会发展趋向的时代展望,后者是美好社会的终极追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追求,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必经阶段,更为解决世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二者有一定的逻辑关联,目标性质具有一致性。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秉持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石,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自由人联合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产党宣言》;逻辑关联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形成了共同利益,同时也会出现各种矛盾与动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旨在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治理现代化,秉持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促使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更加公正合理。其科学内涵十分全面,即考虑到本国利益又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寻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关乎中国的未来发展,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战略前景。深入研读《宣言》,发现马克思恩、恩格斯主张无产阶级首先取得政治统治权,争得民主,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联合体。尤其详读《宣言》末尾处,作者再次强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来![1]”这一论断,折射出浓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大意。

二、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人类命运共同体”根植于马克思的联合体思想,并继承其理论之精华,创新时代之进步,将其落地生根。《宣言》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精髓之作,透彻而又鲜明地阐述了共产主义的价值导向与理想境界,既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战略和革命力量,也为实现中国人的愿景,即“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源泉[2]。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强调:“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3]。”他们承认基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历史上有一定的革命作用,即较之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更大的市场,但由于分工、异化劳动构成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现象,资本家为了追逐更多的利润,促使个人为了维持基本生活保障放弃独立与自由,屈从于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就是借助于现代大工业发展,运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掌握先进生产力优势,在全世界寻找产品销路,并按照资本主义面貌建立世界市场。资产阶级为了追逐自身利益,无情地剥削和压榨工人的劳动力。由此,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没有正确的行动纲领,于是为无产阶级设计了革命纲领,指明革命道路与方向,从而消灭私有制,变私有财产为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为当时时代背景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找到了解决方案,即消灭私有制与政治上夺取统治地位。综上可见,马克思不仅明确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利益分配程度,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实现的首要物质性基础,而且阐明了生产关系的契合程度。在理想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将摆脱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压迫与剥削,获得两个自由,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从而获得无限的自由空间和全面发展的联合体的理想社会。

三、《宣言》中“自由人的联合体”与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

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理论衡量与现实经验中形成的重大的理论成果。无产阶级代表的是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与资产阶级打着维护共同利益的口号,毫无底线地追求个人利益截然相反。马克思开始对个人与共同体关系进行系统性思考,并逐渐形成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4],它消灭了残酷的阶级压迫,国家消亡,阶级随即消失。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21世纪这个充满新元素的时空领域,面对全球治理问题,对人类未来发展趋向做出的哲学思考和理想目标,涉及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价值范畴,内容广且丰富,是破除“修昔底德陷阱”说,倡导“新型大国关系”的大局方略。

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层级,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了实现终极目标的过渡型共同体,是实现“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有效手段[1]。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人类命运之反问[5]。在这个国际社会问题的十字路口阶段,为了争取更好的发展环境,中国共产党在处理与矛盾日益突出的西方大国关系时,强调在顺应世界大势中相互依存、同舟共济。中国共产党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命题,经历了一个由外交政策思路,到外交战略理念,再到国际战略理念的过程,由“利益共同体”扩展到全方位的“命运共同体”。

总而言之,二者存在着联系,也有根本性区别。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维护国际社会之间的公平正义,反对一味的利己主义,反对干涉他国内政。这明示着对资本主义公开的、露骨的剥削即若肉强食价值观的颠覆,是对资本主义对世界扩张和掠夺所造成的不公平不合理的世界关系的纠正。

四、《宣言》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宣言》中的唯物史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相关理论,结合中国各个时代背景,制定适合中国发展道路的行动纲领性文件。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其指导人民前进的历史,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确立、发展的历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进步的坚实的理论根基,同时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各个时代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缩影。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注人类解放和发展的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忠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揭露“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且强调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用暴力的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权。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为人类实现最终解放指明了方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基本价值导向。当今的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单打独斗不切合实际,必须与各国、各政党进行深入有效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世界格局。由此,中国共产党不背离人民的意愿,坚决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为中国的自身利益为立身之本,也为世界谋利益。

其次,马克思注重人民群众的合力即全世界无产阶级,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在带领人民群众发展中国核心利益的同时也考虑到人类共同利益的大局意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紧迫任务。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努力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所以,在新时代,中国应激活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强大生命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国际战略,即不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携手国际社会,共创一个更加美好的幸福世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4-06-29.

[3]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7-01-20(2).

[4]申国华.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J].领导科学,2018(24).

[5]邓纯东.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