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活链接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020-05-06陶月娟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数学生活

陶月娟

【摘要】“生活即教育”。关注学生生活,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从“昨天”生长新知;挖掘教材的生活元素,生活和数学勾连,以“今天”的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学生主动学习,以数学知识提升生活品质,向“明天” 生长价值。

【关键词】生活 数学 生活教育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生活即教育”。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起点,是“昨天”;学生当下的学习过程,学生学习的课堂是“今天”;学生未来的学习延伸,是知识的应用,是知识的拓展,是“明天”。以生活教育链接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学习的效果会更加凸显,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会更加顺畅。

一、发现“昨天” ,从生活经验生长新知

在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边”为切入口,初步认识一些常见的多边形。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其中正方形和长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学生“昨天”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能够让学生比较顺利地抓住观察和比较的最佳视角。例题1呈现了我国古代建筑上常见的窗格图案,这些图案是由若干个边数不同的多边形组成的,其中就有学生已经认识的三角形,还有即将要认识的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教材用提示语“你能从中找出边数相同的图形吗?在图中描一描。”教师提示:你想描出几条边的图形?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且引导学生根据要求描出边数相同的图形,学生依据原有知识经验描出图形之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组织讲评,让知识自然生长,及时把找到的图形抽象出来。

很多学生能根据已经认识的图形找到图形都是3条边的三角形;有的找出的图形都是4条边,有的找出的图形都是5条边……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出示窗格图案中抽象出的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让学生再次数一数图形的边数,抽象出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你还能想到几边形?我们以前认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几边形呢?

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以生活经验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以“昨天”的经验生长新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新知,有“昨天”的积淀,探索的过程更有底气,更能产生探究的兴趣,让知识自然而然地生长。

二、把握“今天”, 以生活知识提升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在新课标背景下,倡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学会学习,树立“活”的教学观,这也是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活”的教育。低年级教材中的主题图很多的素材都源自现实生活,是对生活问题的简化,教师应深入挖掘主题图中所蕴含的“活”的生活因素。

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东、南、西、北”时,学生已经认识了前、后、左、右等方位,这一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能之一。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以“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认识。引导学生面向太阳站立,根据“前面是东”,来研究“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把对新知识的理解和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勾连,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四个方向。再通过“试一试”,让学生在教室里面向东站立,右手侧平举,说出右面的方向。再分别面向南、西、北,说说右面各是什么方向。通过找准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知识的生长点,初步体会到东、南、西、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关于方向的一種约定,是不会因为我们站立的角度、观察的角度或者面对的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的。引导学生参与不同的操作与活动,面对不同的方向认识方向,站在不同的地点认识方向,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方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认识方向的过程,梳理认识方向的方法和经验,让学习效果更明显。

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找准新知识生长点的同时,关注新旧知识的衔接以及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的冲突,把握生活知识这一纽带,以“今天”的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

三、展望“明天” ,向生活现实生长价值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教育的特点是生活的,生活的变化便是教育的变化,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与没有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摩擦起来,便产生生活的火花,即教育的火花,发生生活的变化,即教育的变化。

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书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课堂知识的亲近感。知识与生活相联结,学生参与其中主动学习,数学课堂更提升生活品质。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方向”这一单元有一个“测定方向”的实践活动,目标是使学生经历运用所学的知识测定方向的活动过程,会利用指南针或者方向板辨认校园里的八个方向,积累描述方向的经验。校园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校园里的物体或者场所是学生熟悉的、喜欢的,这一环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对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有很大的益处。指南针可以帮助学生辨认方向,方向板的制作和使用又能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有用。教材提供了一个正方形,标注了“北”,在“北”的对面预留“南”的位置,用“动手做”这样的一种形式,教给学生制作方向板的方法,再用简单的提示语教给学生方向板的操作方法。

在利用方向板测定方向的过程中,学生利用简单的校园平面图,以学校的标志性建筑物为观测点,辨认图中相关建筑物的方向,初步了解用方向板测定方向的步骤和方法;教师组织学生在校园测定方向,理清景物与观测点之间的关系,找出八个不同的方向的景物。组织交流利用方向板测定方向的过程十分重要,学生有操作的体验,也要反思测定方向的方法与过程,在交流和梳理思维的过程中,获得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体验,这才是活动的意义所在。数学有用、有趣、有方法可循,能给生活带来便利,数学实践服务学生生活水到渠成。

学生探究新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联系生活自然生长,以新知识的角度深入生活,架构联系,感受数学服务于生活的价值,在“明天”的生活中奏响数学课堂生长的新篇章。

四、放眼未来,巩固生活教育的成果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教育的核心是“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我们的教育非但要教,并且要学要做,教而不学、学而不做,叫做“忘三”。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中,其中一个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增强时间观念。学生们会在很多场合看到24时计时法:手机显示屏,商场的开放时间,车票上的时刻,电视屏幕上的显示……利用生活情境认识24时计时法,对学生来讲是比较容易的,家里各种计时器的互相对照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同时学生也能够体会到这一计时方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师的引导着实重要:哪些地方会使用24时计时法?哪些场合只需要用普通计时法?你还知道哪些计时方法?……在交通、科研等领域对时间要求表达比较严格的地方都会使用24时计时法,人们日常交流一般使用普通计时法。在周朝,漏壶计时法问世;古典小说中还用“一炷香的工夫”来计量时间的长短;文学作品中还出现“一袋烟的工夫”“一杯茶的工夫”……汉代的日晷,隋朝的漏车、鼓车、钟车,唐代的水运浑天仪都是可以用来计时的。我国古代还用十二时辰来表示一昼夜的变化,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十二时辰还有专门的名字。24时计时法,是在古埃及人的发现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后沿用至今的。时间看不见也摸不着,从古至今人们探索出很多记录时间的方法,关于时间和计时法,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的话题。只有用心发现,深入钻研,基于生活的学习活动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起学生创造的欲望,才能真正巩固生活教育的成果,直击学生未来的学习。

生活是学习的起点,是“昨天”;生活是学习的素材,是“今天”;知识的拓展,是“明天”,以生活教育链接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放眼学生的未来,数学学习的效果会更加凸显,未来的学习生活将会无限张扬!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边守正. 陶行知选(三卷本)[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吴正宪,张秋爽,李惠玲.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数学生活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生活感悟
传递真爱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无厘头生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