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医温针对疲劳模型大鼠海马及下丘脑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2020-05-06陈英松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温针下丘脑海马

斯 琴 水 玲 陈英松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是现代新近认识的一种疾病,是亚健康状态的最典型的表现。以长期严重的疲劳感为突出的临床表现,并伴有失眠、记忆力下降、骨骼肌疼痛及多种精神神经症状,但无其他器质性及精神性疾病为特征的一组复杂的功能紊乱症候群[1-2]。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快速的生活节奏及日益激烈的生存竞争可导致人们压力越来越大、生活不规律、情绪不稳定等,这使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以至于此病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健康的隐形杀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许多专家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系统问题、神经系统问题、精神疾病等多重因素有关联。西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确切定论,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仅限于对症及支持治疗[3]。

慢性疲劳综合征在蒙医学中无特定病名。根据其主要临床症状和特征归属于“巴达干、赫依性”疾病范畴。认为人体三根(赫依、希拉、巴达干)中的巴达干偏盛与赫依相搏,致使三根失调而引起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疲劳为核心症状的一系列症候[4]。蒙医温针疗法是针刺与温灸相结合的一种外治疗法。它具有针刺与温灸的双重作用,并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调理体素、增强抵抗力以防治疾病的作用。

多年来本课题研究小组从蒙医学角度积极的探究,得出了蒙医温针疗法可以较好的改善CFS患者的临床症状[5]。鉴此,本实验通过采用强制性运动建立反复力竭运动模型,并观察运动疲劳后海马、下丘脑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揭示海马、下丘脑的免疫炎症反应及进一步证实蒙医温针的治疗机制的可能性。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器材 MLY-1型蒙医温针疗术温针仪(内蒙古元阳中蒙医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旷场仪:型号为UGO Basile S.R.L。悬尾箱子:高60 cm,宽40 cm,深50 cm,按照相关文献制定[6]。Morris水迷宫:北京众实迪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水桶:深80 cm,直径50 cm。秒表,电子秤,温度计等。

1.2 实验动物及分组 清洁级SD雄性大鼠,体重160~180 g,32只。由维通利华动物实验有限公司提供。将SD大鼠在相同条件下,分笼饲养于温度22~26℃,湿度60%~80%,定时通风换气的动物实验室中,适应性喂养3 d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温针组、模型组及模型+温针组,每组8只制备。

1.3 造模方法 适应性平行饲养3 d后,将模型组及模型+温针组大鼠放入预备好的温度为30±2℃的水桶中,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桶单次放入2只大鼠,适应性游泳3 d。3 d适应性游泳后开始正式负重游泳实验,负重量为体重的5%(目的是为了尽快达到力竭效果)[7],并每天记录游泳时间,每隔1 d记录体重。如游泳期间大鼠漂浮在水面不动,木棍驱赶其保持运动状态。力竭标准为:游泳动作明显失调,头部沉入水底10 s不能回到水面即视为力竭,当即捞出,毛巾擦干后,放置笼中。正常组及温针组不参与力竭游泳。

1.4 治疗方法 正常组及模型组不参与治疗。温针组取“顶会”“心穴”[8],用特制银针(直径0.5 mm,长度3 cm),从上而下的方向斜刺后,接MLY-1型蒙医温针疗术温针仪,电流强度100 mA,温度40℃,每次刺激15 min,每隔1日两穴位交替治疗,共治疗11次。模型+温针组大鼠制备造模后与温针组大鼠同时进行温针治疗。

1.5 取材 末次力竭游泳24 h后,用电子天平称量大鼠体重后快速断头处死,在实验室作台上完整的从脑组织取出海马及下丘脑,在专用电子天平上称重后加入0.9%的氯化钠溶液后用组织匀浆器低温下制成匀浆,4℃3500 r/min离心20 min,然后取上清液,置于-20℃保存待测。

1.6 检测指标 采用酶联免疫法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下丘脑IL-1β,IL-6及TNF-a的含量,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实验前后正常组及温针组除体重明显增加外,无其他明显变化。模型组大鼠较实验前明显表现出精神状态欠佳、食量减退、毛发无光泽、嗜睡、易怒、反应迟钝、体重较正常组、温针组及模型+温针组明显下降等一系列疲劳特征。与模型组相比,模型+温针组表现为基本正常。

2.2 行为学变化 从表1可以看出在末次实验时测量的体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有高度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型+温针组大鼠体重有统计学差异(P<0.05)。

2.3 海马、下丘脑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 从表2可以看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IL-1β、IL-6、TNF-a含量明显升高,有高度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型+温针组大鼠海马IL-β、IL-6、TNF-a含量明显减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

从表3可以看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下丘脑IL-1β、IL-6、TNF-a含量明显升高,有高度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型+温针组大鼠下丘脑IL-1β、TNF-a含量明显减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型+温针组大鼠下丘脑IL-6含量明显减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4组大鼠体重

注:与正常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表2 4组大鼠海马细胞因子含量

注:与正常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表3 4组大鼠下丘脑细胞因子含量

注:与正常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3 讨论

蒙医温针通过针刺刺激、温热刺激及穴位的相互作用,对机体产生一些生物学效应,以调节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况,从而达到治疗及预防疾病的目的[9]。蒙医温针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原则为:调体素,改善巴达干、赫依功能为总则。根据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和特征结合蒙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有效穴位筛选出顶会穴和心穴。“顶会穴”(位于顶骨正中),主治“赫依”性音哑症、神志不清、癫狂、视力减退、头晕、头痛等症。“心穴”(位于第7胸椎下凹陷正中),主治心悸、心抖、癫狂、“巴达干、赫依”性疾病、失眠、瞻忘、纳呆、神志昏迷等症[10]。

近年来研究表明,慢性疲劳综合征可能与慢性免疫激活、炎症和细胞因子的改变及其他特异性抗体的出现相关。海马是人体认知和情绪调节的重要中枢,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的高级整合中枢。海马在学习记忆的中枢调节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11],根据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表现出的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障碍,可以推测海马中细胞因子的改变可能与慢性疲劳的发生有关。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防御、稳定及监视功能。这些功能一旦受到外界的刺激平衡失调,就会产生各种免疫性疾病。细胞因子不仅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中也有着重要作用[12]。高表达的促炎症因子可使身体出现疲劳、肌肉疼痛、咽喉疼痛、淋巴结肿大等表现[13]。IL-1β、IL-6、TNF-a均是参与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本研究中模型组大鼠海马、下丘脑IL-1β、IL-6、TNF-a的含量明显升高,提示大鼠体内有炎症反应。而模型+温针组大鼠在给与蒙医温针治疗后IL-1β、IL-6、TNF-a含量明显比模型组大鼠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这一结果证明蒙医温针有利于减少炎症反应。与正常组比较,温针组体重、IL-1β、IL-6、TNF-a的含量无明显差异,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提示蒙医温针治疗不仅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继而可以减少疲劳大鼠海马和下丘脑区炎症细胞,从而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疲劳症状、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

综上所述,蒙医温针从改善微循环,调节新陈代谢,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提高机体机能状态,改善或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等途径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起到治疗作用,还能积极预防疾病的发展,易操作、安全性高、无副作用、疗效佳、经济适用等优点易被患者所接受。而且该疗法也适用于其他常见病的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温针下丘脑海马
海马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海马
温针疗法浅考※
科学家发现控制衰老开关
OntheapplicationofAntConcinpre—translationofmachine
兴奋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对结节乳头体核c-Fos表达的影响及其受体途径
三种针法治疗颈椎病颈部疼痛的疗效观察
How to Avoid Weight Gain
肾阳虚证骨关节炎温针疗效的差异基因表达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