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诚信问题与对策

2020-05-04姚素月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现状

姚素月

摘  要:诚信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理应成为大学生的精神信仰。以泉州市部分高职院校为例,对泉州数家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对诚信的基本认知”“生活方面的诚信”“学业方面的诚信”“经济方面的诚信”等方面调研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诚信现状,表明高职院校学生总体对诚信有较恰当的认知,在经济上总体注重诚信,但学业中的“诚信”有待提高,应有针对性地推动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0)01-071-05

一、大学生诚信概述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人无信不立”,诚信既影响每个人成长成才,也影响社会、民族、国家的发展变化。作为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诚信的基本内涵是指诚实无欺,烙守信用。大学生诚信是指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对待诚信的内部尺度和主观看法,能够引导大学生个人的行为,并评价大学生自己及他人的行为[1]。简单来说,大学生诚信是大学生内心对于诚信的精神信仰,是大学生表现出来的诚实意识以及诚实行为。对于大学生诚信,包括的内容如图1所示。

总的来说,诚信要求要诚实,要遵守诺言,要实事求是。对于个体来说,诚信要求一个人在意识层面有诚信的认知,在行为层面有诚信的行为。

二、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现状调查

对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教育不能“纸上谈兵”,不能只凭借过去的经验,更不能只靠感觉,而应深入了解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现状,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调查对象包含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泉州幼儿高等专科师范学校、黎明职业大学、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泉州理工职业学院、泉州海洋职业学院等6个高职院校的学生。于2019年4月-5月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69份。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大一学生,占比达到84.76%,大二、大三的分别占比11.15%、4.09%;在性别方面,男女生比例差别不大,女生过半,达到59.48%,男生稍低,但也达到40.52%。

(二)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情况

1.对诚信的基本认知

主要通过表1中的几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对于诚信的理解,64.68%的学生认为诚信是“凡事言必行,行必果”,18.22%的学生觉得诚信是“别人如何无所谓,但自己要讲信用”,10.41%的学生认为诚信是“允许在特殊情况下有失信行为”,6.32%的学生认为诚信是“遵守法纪,完全负责”,0.37%的学生表示不清楚诚信是什么。对于诚信在当今社会重要不重要问题,97.77%的被访者认为“重要”,1.12%的被访者表示“不重要”,1.12%的被访者表示“不确定重不重要”。对于大学生诚信的状况问题,14.87%的被调查者认为“很好,没必要担忧”,73.23%的学生认为“一般,不诚信只是个别行为较差”,11.15%的学生觉得“存在很多不诚信问题”,0.74%的学生认为“很差,诚信问题很让人担忧”。对于诚信对自己的重要性问题,78.81%的学生认为“很重要”,20.45%的学生认为“重要”,0.74%的学生认为“一般”。

给自己的诚信状况打一个分数的话,56.13%的学生打分在“90~100分”,42.01%学生打分在“75~90分”,1.86%的学生打分在“60~75分”。

2.生活方面的诚信

主要通过表2中的几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对于“和他人交往你是否看重对方的诚信”,59.11%的被试者认为“十分看重,是相互交往的前提保障”,40.52%选择“比较重视,但不是决定条件”,0.37%认为“无所谓,大家开心就好”。对于“当你说谎或者爽约后,你的内心感受会怎么样”,56.13%被试者表示“内疚”,0.74%表示“无所谓”,4.09%表示“开始很内疚,渐渐地就习惯了”,38.29%表示“会想办法弥补事情”,0.74%表示“已经发生,没必要想太多”。对于“别人的不诚信行为你的态度”,16.73%被访者选择“事不关己,不会在乎”,23.79%选择“事不关己,也会生气”,21.19%选择“与自己有关才会生气”,4.83%选择“会当面指责对方的不诚信行为”,33.46%选择“不会当面指责而会私下和对方交流”。对于“您觉得您身边的人做到诚信了吗”,11.9%学生选择“大部分没有”,83.27%选择“大部分有”,1.86%选择“都没有”,2.97%选择“都有”。

3.学业方面的诚信

主要通过表3中的几个问题进行调查了解,结果如下:

对于“对考场作弊、论文抄袭等不正当的行为的态度”,18.96%学生认为“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48.33%认为“希望有人指出这种不良现象”,17.84%觉得“没什么,见怪不怪了”,14.87%表示“指出这种错误行为”。对于“您考试有过作弊吗”,5.95%被访者表示“经常作弊”,25.65%表示“偶尔作弊”,37.92%表示“心动但未行动”,30.48%表示“从来没有这么想过”。对于“大学期间会要求写论文,你写论文时会怎么完成”,30.86%学生表示“自己写”,64.68%表示“大部分自己写,少量引用资料中的语段”,4.09%选擇“用别人的文章拼凑”,0.37%选择“完全照搬”。对于“你经常看到的不诚信现象是什么”,88.1%学生选择“作业抄袭”,74.72%选择“考试舞弊”,50.19%“伪造证件”,46.1%“简历注水”,55.76%“拖欠贷款”,47.96%“工作违约”。

4.经济方面的诚信

主要通过表4中的几个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对于“如果您要申请学校的助学金或困难补助,您会怎么描述您的家境情况”,49.81%被试选择“完全如是说”,1.86%选择“大肆渲染”,48.33%选择“基本照实说”。对于“怎么看待不少学生贷款后并不能按期归还款项,使国家蒙受损失这一现象”,89.59%学生认为“这是个人信用问题,有借必有还,应加强学生的诚信意识”,7.06%认为“不太清楚”,1.12%认为“是国家发放的补助,不还可以理解”,2.23%认为“还款程序过于复杂导致该现象”。对于“假如你拾到2000元现金你会怎么处理”,10.04%被访者选择“占为己有”,11.9%选择“站在原处等待失主”,78.07%选择“上交有关部门”。对于“你在路上捡到了一张校园卡会怎么处理”,3.35%学生选择“捡起来自己使用”,3.35%选择“视而不见”,53.16%选择“放在公告栏上”,40.15%选择“试着去找失主”。

三、主要结论

(一)高职院校学生总体对诚信有较恰当的认知

82.9%的学生认为诚信是“凡事言必行,行必果”“自己要讲信用”,说明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对诚信有比较恰当的认识,知道“诚信是什么”;97.77%的学生认为在当今社会诚信“重要”,99.26学生认为诚信对自己“重要”,会自觉做一个懂诚信、讲诚信、守诚信的人;88.1%的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不错”,“不诚信只是个别行为较差”,98.1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诚信良好(75分以上),其中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诚信状况不错(90分以上)。说明高职院校学生对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对自己的诚信状况也比较有信心,认为讲诚信是主流。总体而言,当代高职院校学生总体对诚信有较恰当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引领他们的所想、所言、所做、所为、所思,知道诚信是什么,知道什么是诚信,引领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

(二)高职院校学生总体注重诚信

99.63%的学生在人际关系互动中“重视对方诚信”,94.42学生说谎或者爽约后会“内疚”,其中38.29%的学生“会想办法弥补事情”,说明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在与人相处中既重视对方是否讲究诚信,同时对自己是否诚信也有一定要求,只有这样双向良性互动才能铸就诚信的良好风气。86.24%的学生认为身边的人“大部分时候做到了诚信”,83.27%学生对于别人不诚信的行为还是很在意的,表示会生气,会直接或间接指出对方不诚信的行为,说明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对诚信还是很注重的,也有诚信的需求和要求。总之,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生活中总体注重诚信,有诚信的意识,有诚信的需求,有诚信的要求,希望以诚信的人际关系互动,期待处于诚信的氛围中,诚信说话、诚信做事、诚信做人。

(三)高职院校学生学业中的诚信有待提高

36.8%学生对“考场作弊、论文抄袭等不正当的行为”觉得“见怪不怪”或者“事不关己”,近四成的学生对于这种现象感觉不陌生,比较正常;69.52%的学生有过作弊的念头甚至行动,其中31.6%学生有过作弊的行为,说明对于考试作弊行为近七成的学生选择默认赞成,超过三成的学生出现过作弊行为,52.04%学生表示“绝不作弊”。可见,学生对于作弊行为总体自我要求比较低,比较放任态度,省时又省力的作弊行为在学生中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对于写论文,只有30.86%学生表示会“自己写”,69.14%学生要么“少量引用资料中的语段”,要么“用别人的文章拼凑”,甚至还有一小部分选择“完全照搬”,说明学生对于“抄袭”并没有正确的认知,认为“没什么”;让学生选择经常看到的不诚信现象,选择“作业抄袭”达到88.1%,选择“考试舞弊”达到74.72%,这是一个“习以为常”的不合理现象。整体而言,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业中比较不注重“诚信”,自我要求不严,对自己学业中存在的不诚信行为比较能接受,对于他人学业中存在的不诚信行为持“认可”的态度,错误地认为这种失信行为有助于自身利益的实现。这与学生对自身的要求有关系,与学校的教育氛围有关系,与社会风气也有关系。

(四)高职院校学生经济中总体讲究诚信

如果需要申请学校的助学金或困难补助,98.14%学生选择“照实说”家境情况,说明学生还是存有诚信意识;对于学生贷款后不能按期归还国家款项,超过89.59%学生认为“这是个人信用问题,有借必有还”,说明经济方面大部分学生还是有是非观念和诚信意识,“有借有还”是基本要求,不能非法谋取经济利益;93.31%学生对于捡到校园卡有比较合理的处理方式,“放在公告栏上”或者“试着去找失主”,只有极个别的选择“占为己有”;假如拾到2000元现金,89.96%学生都有比较恰当的处理方式,比如“等待失主”或者“上交有关部门”。总的来说,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经济中总体讲究诚信,对经济利益、非法所得、钱等还是有比较恰当的认知,有一定的敬畏之心,不敢“占为己有”或者随意骗取经济利益。

总体而言,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对诚信有较恰当的认知,这为他们的诚信意识、行为奠定了一定基础;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生活中总体注重诚信,经济中总体讲究诚信,有诚信的需求和要求,尤其在经济利益方面有比较恰当的认知,这是比较可贵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但在学业方面,学生比较不注重“诚信”,学生、家庭、学校、社会都有一定的责任,学生要自律,家庭要重视,学校要加强引导,社会要树立良好风气,尤其高职院校学生还处于成长成才阶段,学校作为立德树人的高地,应该主动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让学生在思想上有启发、情感上有熏陶、行为上有监督。

四、思考与建议

“诚信是做人之本,立民之基,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2]。综合来说,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熏陶、习得、养成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的综合产物。首先,家庭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诚信价值观培育的基础:每一个高职院校大学生都来自于某个家庭,家庭是每一个高职院校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成长环境,是每一个高职院校学生接触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文化、理念、风格对每一个大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培育始于家庭教育基础。其次,学校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诚信价值观培育的助力器:当孩子适龄进入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后,其接触的就不仅仅只有家庭,学校教育的作用日益凸顯,学校的教育理念、校风、学风、规章制度等直接作用于每一个个体,尤其高职院校学生还处于成长成才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学校更应该主动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努力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诚信价值观,助力助推高职院校学生成长成才。第三,社会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诚信价值观培育的润滑剂:当孩子开始慢慢长大,其就不可能只待在温室里受家庭、学校的保护,慢慢地就要自己去接触社会、感受社会,高职院校大学生正处于开始频繁接触社会的阶段,属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前一站”,只有良好的社会风气、风貌,倡导诚信价值观,才能给每一个成长个体好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促进每一个个体向优化方向发展。最后,自我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诚信价值观培育的根本:高职院校大学生处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人生重要发展阶段,有了一定知识的沉淀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处于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阶段,需要有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自我引领的能力,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综合引领、影响上,最终要落实到个体自我教育,高职院校大学生理应注重自我教育,也应该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最终培育诚信价值观。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培育关乎学生个人,关乎家庭,关乎社会,关乎国家,提升大学生诚心价值观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学生自我教育一起努力、协调配合,一起助力高职院校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黄蓉生.当代大学生诚信制度建设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103.

[2]卜永强,刘琼阳,魏薇.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调查与思考[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127-129.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现状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教育方式分析及阐释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探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韩国语能力等级考试新动态及应对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