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内外联动,让德育彰显生活魅力

2020-05-03程露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4期
关键词:蔬菜德育同学

程露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性,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前提:其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其二,良好道德品质、法治素养的培育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其三,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注重引领小学生过更好、更有意义、更有尊严、更有价值的生活。生活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建构与实施最强有力的基础。而课外拓展活动能创设“致知笃行”的平台,推动课内生活走进儿童现实生活,将生活中所学、所得、所感、所悟,真正转变为课后所用、所做、所行、所为。将学生在课内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延伸到课外,激励学生继续探究生活,养成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品质。

孙彩平教授从实践哲学的视角指出,实践智慧应该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实践智慧的核心 要素,包括善、感、知、情、意、志、辨、决、策、技、行等,都是与个体生活情境整合而非孤立存在的要素,具有鲜明的文化与道德意义。实践智慧不是书本讲讲、课堂体验就能形成,必须在学生的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对现实生活与情境整体的经验,在领会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慢慢积累。同时,也只有在现实的情境中,在处理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才得以展现。实践智慧,必须向生活学习,在经验中提取。课外拓展活动要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无缝对接,发挥其生活性、活动性的特点,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在多元矛盾与冲突中,进行明智的判断与抉择,从而习得实践智慧。

我们的德育课程必须源于学生的生活,才能真正有效地指导学生更好地生活。而假期这一相对自由的时间段就成了德育课程最佳的拓展时机。孩子们喜欢假期,是因为它可以任由支配。在假期中,孩子们可以做什么?是被安排、被规划着,还是主动寻找生活中好玩的、有趣的、值得学习的呢?

一、德育课堂课外活动拓展的议题呈现

社会是大课堂。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活动都可以成为筑牢学生理想信念的第二课堂。如何让孩子从社会实践体验中寻找值得收获的、值得分享的实践智慧呢?

2018年4月,一年级(8)班的孩子受邀参加了履坦镇后桑园第四届干塘节活动,并参与表演“蔬菜秀”——穿着自己制作的蔬菜衣服走秀。这正与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主题不谋而合。《我和大自然》这一主题主要包括对自己身边常见动植物的观察与接触,以及自己与动植物共在、共处时要注意的问题;帮助孩子们树立与大自然亲近、共生共存的观念,让他们在大自然中玩耍时实现与大自然的交流,从大自然中获得快乐。“蔬菜秀”正好成为此单元拓展的一个非常好的活动,我们可以尝试通过这样的体验实践活动,看到孩子们在课堂学习之后的内化外显。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确实呈现了一系列的议题。

(一)在浪费与多元利用中强化环保意识

4月初,在接受黑马的邀约后,我将活动告知了孩子们,小何同学马上提出异议:“这多浪费呀!蔬菜穿在身上以后,还能吃吗?不吃,丢了多可惜。”这确实是我早就想到的,然而我更期待孩子能发现。既然小何抛出了问题,我便让全班孩子们思考一下:这问题是否能解决?于是,孩子们给出许多设想:准备蔬菜时,就可以用一些不容易坏的,比如辣椒;装扮完之后,洗干净了煮着吃,没问题;在使用时更环保些,用菜叶串联,不要用绳子,这样不影响食用……总之,他们觉得最好不浪费。

其实这样的过程,更考验孩子能否多元利用自然资源。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这样的自然资源,而我们总是约定俗成地认为它们就只能是这样的——蔬菜就是吃的,植物就是观赏的。其实不然,只要换个角度思考,就会发现蔬菜还可以有很多用途,而这些用途还是得在保证不浪费的情况下合理利用。

(二)在服从与自主策划中彰显创新精神

一项活动的推进,参与者一般会分成两类:一类是服从安排,也就是自己没有主动意识;一类是主动策划,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并有思想、有针对性地完成活动,甚至形成自己的活动模式。参与“蔬菜秀”活动的29位孩子中,仅6位参与了设计及购买的过程,其他的21位皆是听从家长的安排,他们只负责上台走了秀。这样的差距在哪里呢?记得一次与李家成教授闲聊时,他说:“我们做的任何活动都必须要有教育意义。我们作为老师必须自己有一个准确的教育定位。”反观这“蔬菜秀”,以往的我一定觉得这活动有意思,孩子体验过就好了。而现在的我,一定会想让活动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如果每次活动都有孩子的自主策划、主动参与,并且能在活动后充分反思,那么孩子必然会在下一次活动时,有更客观的思考与更有效的参与策划,这势必能让孩子快速且有效地成长。

(三)在“盲目”与“针对”中升华育人价值

看多了校园里的“盲目”活动,以为活动了就有了成效。在活动结束的第二天,我曾经问孩子们:“你们能用几个词语来形容昨天的蔬菜秀吗?”孩子们给出的答案是:“有趣!好玩!有意思!特別!……”看似这样的活动给了孩子开心的情感体验,如果仅仅是这样是不够的。于是,我接着问:“孩子们,你看这蔬菜不仅能吃,还能秀,那你们觉得这蔬菜还能给我们提供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呢?”一听这话,活动主动策划参与的小陈同学马上说:“老师,我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了,我觉得可以和我们班的财经素养结合一下,来买卖蔬菜,也挺有意思的。”一个孩子有了好主意,接着,许多孩子们都提出了建议:种蔬菜,买蔬菜,卖蔬菜,蔬菜节,蔬菜拼图……一系列生发的活动就这样产生了。

我们需要有目的性的教育体验活动,更需要让孩子自己去思考生发更多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唯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德育拓展活动的效果最大化。

二、拓展活动实践后的问题分析

“蔬菜秀”结束后,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们眼中的“蔬菜”,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全班42位同学,回收了38份问卷,回收率90%,我针对问题一一整理分析。

(一)对大自然事物的了解有限

关于蔬菜的生长周期,38位孩子中表示没有了解的有28位,占73.7%。可以说孩子们对蔬菜所知寥寥,在家中父母也极少谈及,在这方面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不甚了解。显然,即使生活在乡村,每天都能接触到蔬菜,但是孩子们依然了解有限。因此,我们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体验生活,并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

关于蔬菜的作用,有15位同学知道蔬菜里富含维生素,占39%。38个孩子中除了4人直接表示不知道外,有7人能说出蔬菜除了食用以外的用途,可以治病、可以美容、供人观赏,还能给人带来乐趣。设计这个问题,旨在了解孩子对于蔬菜这一事物,是否会有更有创意的使用。看得出孩子们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并且也有了一些探索意识。

(二)对身边的动植物的选择局限

假设如果需要种植蔬菜,孩子会选择什么呢?有16人选择了青菜,6人选择了大白菜,接下来就是土豆、萝卜、黄瓜、西红杮、玉米、茭白等。看得出孩子们的选择,都是从最常见的、自己比较爱吃的或者看上去比较容易种的蔬菜入手,反而缺乏理性的、个性的思考与选择。

(三)对拓展活动建议丰富且多元

或许是刚参加完“蔬菜秀”,有5位同学直接选择写了“蔬菜秀”,有7位同学想到结合我们的财经素养研究,建议买卖蔬菜,还有提出蔬菜小制作、蔬菜拼贴画的,制作美食分享给家人。孩子們对于活动的建议是丰富的,但是让他们针对自己提出的建议写份活动策划却犯难了。显然他们只想到了活动,并没有对活动开展的预估与策划进行足够的设想。

总体来看,40个孩子里有31个孩子参与了“蔬菜秀”,占78%。40个孩子一共能说出489种蔬菜。有28个孩子表示对蔬菜的生长周期没有任何了解,其余有了解的孩子也无法说清楚或者只能说出一种蔬菜的生长周期。对于蔬菜的作用,孩子们还是了解得很多。选择种植蔬菜的原因更多是常见,所以孩子们觉得好种,还有3位孩子说是因为自己爱吃才种。最后关于蔬菜方面的活动建议,小冉同学提出可以举办一个“蔬菜节”,呈现更多的蔬菜作品和蔬菜美食等。孩子的反馈越来越有思考,从他们的反馈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创意与有准备的表达,还有更多的对活动参与的热情。

三、问卷后生发的“我与自然”的教育体验

基于问卷调查,在“五一”假期里,结合孩子们的建议和《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我分别布置了两项任务:

在假期中,每个孩子都认真地与自己的研究对象“亲密接触”着。假期结束后,全班42位孩子上交了35件美篇作品,上交率为83%,另外溜六溜小队的6名队员为集体研究。

四、课外拓展的体验实践思考

在实践体验后,研究者设计了一份开放式的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孩子在假期实践后,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思考。

蔬菜对孩子们而言,就是桌上的菜,然而当孩子们真的去体验它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时,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成长体验呢?从问卷的结果来看,孩子们的表达丰富了,也更有依据了,同时也给了研究者非常多的思考与有价值的研究信息。

(一)从品尝到劳动体验的历程,提升实践能力

将蔬菜变成劳动的对象,那么孩子必须学会选择,从选择的条件就能看出孩子研究的出发点。有42.1%的孩子选择的理由是“好种、简单”,选择“有趣、活得久、长得快、好处多、容易找、长得好、好观察”的都各占了5%。孩子虽然觉得种植蔬菜很有趣,但还是对这样的实践体验不敢过多地尝试,大多选择了比较容易种的种类完成研究任务。研究对象虽然单一,但观察形式多样:对比观察、测量观察、资料辅助观察、竞赛观察、团队分工观察。孩子们能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观察中,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开研究——浸泡、浇水、光照等,每天观察,最后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自己的研究记录,突破了自己空白的思考领域,其间的生态体验教育有极强的针对性。

(二)从不知到感知成长的转变,感悟生命关怀

活动前几乎对蔬菜的生长周期一无所知的孩子们,在实践之后,又有什么样的认知发展呢?小何同学说:“绿豆和红豆千万不能把它淹在水里,只要周围保持湿润就可以发芽。”小赖同学说:“在相同的条件下,萝卜长得特别慢,青菜、菊花菜长得较快。”小邱同学说:“发芽长出来时像只小蝴蝶。”小京同学说:“小青菜每一次长出来的叶子形状是不同的。”小蕾同学发现:“大蒜跟葱原来完全不同的,看起来很相似。”几乎每个孩子都能说一两点对自己研究蔬菜的了解,而且非常清晰明了。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之前那28位直接回答“不知道”的孩子,都发现了原本不知道的、自己从来没有在意过的自然现象。孩子渐渐地从观察中发现,如此小的植物都能呈现出那么有意思的生命状态,再不敢轻视这些弱小的生命了。

(三)从想象到真实研究的转变,培养科学素养

任何的自然资源,都有着它们自己的生长或者存在的自然规律。我们以为那么习以为常的事物没有什么可研究,真正走进它们,反而能得到许多意外的收获。实践之前,几乎所有班里的孩子都认为蔬菜的生长一定是离不开土壤的,因为这是平时天天看见的。然而观察研究后,研究者询问孩子们“绿豆发芽需要土壤吗?”54.5%的孩子直接表示不需要,还有27.2%的孩子认为可有可无、不一定。没有参与研究的小黄同学认为:是要用土壤的,因为没有了土壤就不会生长。而事实是什么?参与研究的孩子用实践证明,绿豆发芽确实可以不需要土壤。研究者再次问起“绿豆的生长周期是多久?”回答从原来78%的孩子“不知道”,变成了都“知道”。小祝同学认为从发芽到成熟大致1—2个月。小何同学说:“我要等它长好以后才能回答这个问题。”孩子们的回答再也不是在想象答案,他们有了自己的评判依据,他们有了自己的思考维度。

(四)从实践到情感融入的转化,渗透家国情怀

在“我和大自然交朋友”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提高了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的延伸即总结、反思,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激发了同学们爱党、爱国、爱家乡的家国情怀。孩子们都说:“这么一根小小的绿豆种起来都那么费事儿,何况是那一大块田地呢?每一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啊!”

确实如此,“我和大自然交朋友”实践活动后,我们总能看到学生们能更合理地就餐了,光盘行动也更到位了。另外,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的调查探究、组织创新、交流合作、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由此可见,作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又一辅助手段,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培养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五、德育课堂内外联动的新思考

我们的德育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在提升个人核心素养的同时,学会如何主动、健康地成长以及规范地生活。那么从此项研究来看,参与的每个孩子都能在研究观察各种蔬菜后,选择多元利用,如:做成美食,变成美丽的小盆栽,将自己种植的纯天然蔬菜分享给身边的人以获取其他种子……不仅有效地利用了自然资源,还为以后的研究做足成本储备。“溜六溜”小队作为唯一的团队研究者,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五个研究内容:1.菜地怎么选?2.这个季节种什么好?3.怎么种才合理?4.怎么养?5.怎么卖?在他们的实践中,土地的选择考虑了地理位置,便于观察,距离适中;挑选种子进行了各种查询与求教,综合各种自然因素开展研究。在活动后的开放式问卷中,孩子们除了发现蔬菜的生长规律各不相同之外,还一致反馈:在团队合作的活动中,如何有效分工是非常关键的。

这些呈现的种种议题,正是德育课程中所涵盖的——让学生成为集体中的一员,让学生与大自然交朋友,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成长。叶澜教授指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以此来看,同样的假期对于在不同的实践过程中的孩子而言是不同的。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躬行”和“亲历”,在获得感知和领悟的同时实现知行合一,才能不断养成和强化自身的德性。课外拓展活动行动,使学生将课内与课外融通,学以致用,使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得到真正践行,从而构建良好的德性。

程 露   浙江省武义县实验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蔬菜德育同学
蔬菜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蔬菜也“疯狂”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蔬菜的哀诉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