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菲律宾华人华侨的文化属性与身份认同

2020-05-03赵惠霞樊静静

今传媒 2020年4期
关键词:华人华侨认同菲律宾

赵惠霞 樊静静

摘要:华人华侨置身于异国异文化中,文化冲突与角色定位的模糊性使其处于困境,不同时期的华人华侨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不同,而新时期的华人华侨的文化属性与身份认同则成为研究重点。本文在文化属性的基础上探究了菲律宾华人华侨的历史与发展,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政治指向、文化认同所发生的变化,即新时期的菲律宾华人华侨虽认同于中华民族,但未来发展趋势则是融入菲律宾主流社会文化。

关键词:菲律宾;华人华侨;文化属性;认同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4-0014-05

一、文化属性内涵

“文化属性”一词来源于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其中男主人公对文化属性的描述为: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是规律,也可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以前,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身份或属性决定于“从何而来”,而不是“身在何处”。1976年,美国出版了黑人作家亚力克斯·哈利所写的一部家史小说《根》,该书叙述了美国黑人寻根的故事:一个从非洲西海岸被白人奴贩子拐卖到北美当奴隶的黑人,在非洲的自由人生活,和他的子孙在美国奴隶制下遭受的苦难以及家族获得自由后的经历。主人翁康达在哀悼老园丁约瑟芬时感叹到:“约瑟芬的真正身份并不是那个当园丁的约瑟芬,而是非洲的某一个连名字都已经忘记了的一个家族成员”。小说强调“除非我们知道祖先是谁,否则我们无法知道我们是谁”。在这种传统属性论的观念中,血缘、祖籍、乡籍是决定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因此“是族群创造了我们,而不是我们自己”[2]。

二、文化属性下的菲律宾华人华侨

(一)菲律宾的华人社会团体

社团,是海外华人华侨社会普遍存在的非盈利性组织,华侨社团是维系早期华侨社会的主要支柱,华文学校大多数为社团创办,华文报刊也有社团背景,时至今日,“华社三宝”(社团、华校、华报)仍然承担着保留中华民族特征及海外中华文化传承的重任。“华社三宝”的发展将直接影响菲律宾华人华侨(以下简称“菲华”)社会的发展。菲律宾华人社团数千,且类型多样,在菲律宾的华人几乎人人隶属于社团,有的甚至隶属于多种社团。“在菲律宾的华人社团数目冠称全世界,有名气德高望重的硕彦巨商担任几十个社团的顾问、咨询或理事是极普通的事”[3] 。最具影响力的社团为兼具综合性和业缘性的菲华商联总会(商总),具有血缘地缘性的菲律宾晋江同乡会(晋总),具有政治性且与大陆有传统友谊的菲华各界联合会等。商总、晋总、体总、校联、菲华联谊会、菲华各界联合会等社团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融合与分化两种现象。目前,菲华社会仍有许多社团相继诞生,但因为缺乏有力的领导团体,菲华社团的融合与分化现象仍在持续。

生活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不同。从中国大陆、台湾及香港地区移民而来的与在菲律宾土生土长的华人华侨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与感知截然不同,这与他们各自生活的时代、地域等因素有关。早期的菲律宾华人华侨保存着20世纪初中国贫穷的印象,但对祖籍国仍有很深的民族情感,而新時期的华人华侨传统文化意识不足,甚至已完全淡薄。菲律宾《商报》已故主编于长庚曾说:“华侨华裔必须进一步把优秀的中华文化美德融合于菲律宾,成为具有与西方文化融洽的独特文化,丰富菲律宾国人的文化素质。可惜,这些出嫁到菲律宾的华裔多未把优秀中华文化美德当作嫁妆的一部分,带进菲律宾文化主体”[4] 。从职业性质看,不同职业者对中华传统文化持有的态度不同。菲华社会多商贾,有时以文化之名谋取经济利益,出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不良现象,而只有为数不多的真正的文化建设者与教育者在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发展无私奉献。

总体而言,菲律宾的这些团体和机构在团结、联络华人华侨,保护华人华侨自身的合法权益,增进与祖籍国的联系,支持华文教育,推动中菲友谊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文化属性下的华文教育

菲律宾的华文学校本着传统文化属性,在菲律宾华人社团的鼎力支持下设立。华文教育初期,华侨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将在菲律宾的华人子弟培养成内外统一的中国人,让在海外的华人华侨能时刻牢记自己的根。正如汪土星先生所说:“华侨学校设立的目的,是要培养华侨第二代成为海外第二代中国人,即华侨学校的教育目标是要把这些华侨子弟教育成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外表,更要有中国人的内涵与实质”[5]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近一个世纪菲律宾华侨学校在华文教学方针、教材使用方面,都在遵循这个原则。1975年之前,菲律宾政府的华侨政策使侨校(菲化后称为“华文学校”,以下简称“华校”)能够顺利地在这种家族血源的属性论架构上成长发展,但如今,这种“成长”已经发生变化。

第一所专门为菲律宾华人设立的学校为中西学院,于1899年在菲律宾中国大使馆场地开办。随后其他华校相继建立,如1912年的怡朗华商学院,1912年在马尼拉建立的爱国学校(第一所粤语学校),1915年创立的圣史蒂芬中学(第一个菲华教会学校)。菲律宾华人学校的发展始于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二战时期,日本占领菲律宾,所有华人学校都被日本关闭,学生被强制带进日本赞助的菲律宾公共教育学校上课,华文教育发展受到阻碍。

在菲律宾教育部规定下,菲律宾华校通常有三个核心课程,即华语、综合、数学,其他学校可能会增加其他科目,如毛笔,同时在这三个核心课程中融入中国历史、地理、文化。在1973年以前,华校有各自的独立科目,所有中文科目都用普通话教授,有些学校禁止学生说英语、菲律宾语甚至是闽南语。二战结束后,菲律宾和中华民国签署了《中菲条约》,内容包括中华民国(台湾)教育部为菲律宾全部华人学校提供教育资源,此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73年。

1973年,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颁布“菲化”法令[6],在菲律宾的多数华侨因此改变政治身份,华侨学校也相继全面“菲化”。菲律宾宪法修订后将华校资源管理转为菲律宾教育厅,教学语言由汉语普通话转变为英语,并增加了菲律宾历史文化课程。为配合“菲化”政策,华校对华文教科书进行修改,但其实质只是“换汤不换药”。“外在身份的改变虽然只是限于表面的改变,只限于符合政府法律规定,借以满足政治环境以及社会生活需求,但这种表面变动也可以带动内在观念与行为的变动”[7]。“菲化”政策的实施,华校的“菲化”,使得菲华文化界人士产生了一种文化危机感,而这种危机感逐渐发展为使命感。

在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菲华社会有识之士集结各方菲华力量,为保护炎黄子孙血脉以及传统中华文化在海外社会的传承,做出了不懈努力。1984年1月创刊的《菲华文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菲化”政策带来的文化危机感,使菲华文化界甚至商界人士重新审视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华人社会的生存地位及状况,意识到在不同社会背景下,传统文化应有不同的发展方式,中华传统文化根基不能动摇,而且要比任何时候都要重视,于是危机感就逐渐转变为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则需体现在对新一代菲律宾华裔的文化教育等方面。然而新时期的菲律宾华人华侨与老一辈相比,又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是文化教育方面。新时代的华人虽然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长大,但其中华血脉的纯粹性与文化心理已发生变化。“第二代华人虽然从小受到浓郁的中华文化熏陶,但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当地社会的西化和当地化的强调,其文化心理越来越窘迫,因此更加迫切需要确认文化身份”[8] 。

菲律宾华校历经百年风雨,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仍是华校的努力目标。21世纪的菲律宾华文教育,与“菲化”前的繁荣景象不能相比,甚至出现“日渐式微”的现象,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通过菲华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及中国政府的汉语推广政策的支持,菲律宾的华文教育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菲律宾华人华侨的身份认同

(一)人口数量

从客观方面来看,根据人类学家所作的相关研究,遍处东南亚地区的华人,与当地人通婚而出生混血最多的,首先是泰国,其次为菲律宾。菲律宾现有人口一亿多,具有华人血统的有近两千万人。以前大部分具有华人血统的人能接受华文教育的机会很少,同时因为信奉天主教,同化为菲律宾人,仅剩约十分之一含有中国血统的,因为接受華文教育而未彻底同化。从气质与文化方面来看,目前凡是自认为是华人,身处华人社会,保持华人传统生活习俗,加入华人社团,在家里和华人社群场所说汉语或汉语方言,有意让子女接受华文教育,婚配主要对象为华人,保有成为华人的条件和倾向的华人,在菲律宾大约有六十万至八十万人;其中聚居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者,约占60%,散居在各地的约为40%。如果放宽认定标准,接近或间接有华人血统者,菲律宾华人的总数,应有百万以上。

(二)政治认同

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菲关系处于完全断绝的状态,且“菲化”政策对华侨经济的排斥和打击使在菲华侨处境艰难,因此菲律宾华侨对祖籍国有着强烈的政治及文化认同。直到1975年中菲建交后,大批华侨加入菲律宾国籍,“华侨社会”转变为“华人社会”。“华侨”到“华人”身份的转变,使其政治认同也实现了转变[9]。

关于菲律宾华人华侨的身份认同,从菲律宾华人的从政状况也可看出。以往菲律宾华人华侨只允许在菲律宾经商,但需给当地政府交纳相应的款项,与菲律宾政务无关,但随着加入菲律宾国籍的华人越来越多,菲律宾华人血统的候选人数也逐渐增加。菲律宾华人从政始于1986年的“人民力量革命”,菲律宾华人从政的重大变化是因为前总统马科斯颁布的公民法令,为菲律宾华人正式打开成为菲律宾公民的大门。此外,菲律宾重要政治领导人包括现任总统杜特尔特、艾奎诺、艾奎诺三世、马科斯,还有菲律宾各地的一些州长、国会议员和市长,以及天主教的总教主等,也都具有华人血统。

(三)文化认同

因国际关系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在菲华人华侨的文化认同由最初的完全指向祖籍国,到文化认同的调整期,再到最后受新时代“融合”共识的影响,在菲华人华侨的文化认同逐渐向居住国倾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使用

首先,在菲律宾,90%以上的华人家庭都雇有菲律宾佣人、工人和司机,因此在日常交流中,菲语使用频率较高;其次,菲律宾官方语言为英语,菲律宾华裔青少年之间的交流语言都是英语,包括同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之间也都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再次,华人家庭除菲律宾工人及佣人,只有与自己家人交流时,会讲闽南话,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老一辈华人之间,还有刚移民菲律宾不久的福建中青年一代,以及华人父母与自己的青少年子女之间;最后,其他菲律宾语言、普通话的使用率则较少。约75%的菲律宾华人以菲律宾语和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约77%的菲律宾华人将闽南语作为第二或第三语言,以闽南话作为第一语言的华人只限于老一辈以及生活在传统华人家庭的华人。大多数菲律宾华人能流利使用英语,约30%的年轻一代菲律宾华人,使用英语作为第一语言[10]。与英语一样,大多数菲律宾华人使用在菲律宾居住地区的语言。在菲华人在学校、家庭与社会中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语言。1973年,由于菲律宾宪法的影响,华校教育的变化使菲华社群转换母语且同化于菲律宾。在早期受过汉语教育的老一辈菲律宾华人通常在家中使用汉语(闽南话),而大多数年轻一代的菲律宾华人使用混合了英语或菲律宾语的汉语。

从1970到1990年这一时期的菲律宾华人,都倾向于使用菲律宾语或其他菲律宾语言,经常与福建话和英语相结合,年轻一代选择英语为第一语言。近些年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人士,尽管来自使用闽南语的家庭,但通常使用普通话,不同于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华人方言群体的多样性,菲律宾华人几乎都使用闽南话,闽南话仍然是菲华社区的“通用语言”。而汉语普通话也被认为是声望很高的语言,尽管大部分菲律宾华人普通话水平不高,但在菲华社区的所有官方及正式场合使用的官方语言都是普通话。汉语普通话是菲律宾中文学校中文科目的教学语言,但由于普通话在汉语课堂之外很少使用,所以新时期大多数菲律宾华人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仍有困难。

2.文化习俗

(1)命名趋势。大多数菲律宾华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倾向典型的西方人命名习惯,且为英文名字加上中文姓氏。在1849年西班牙殖民时期,由于命名法令,许多菲律宾华人采用西班牙式名字。一些菲律宾华人,将自己的中文名字改成家族姓氏,将姓氏改为西班牙姓氏。在美国殖民时期移民菲律宾的华人将西班牙文(或少数英文)的名字与中文名字结合使用(如Vicente Go Tan Co)。随着美国主流文化影响及受英文教育的菲律宾华人增加,菲律宾华人的英文名字逐渐普及且多倾向于美国流行英文名字。此外,在姓氏方面,常见的菲律宾华人姓氏有Chua/Cua(蔡)、Sy/See/Si(施)、Ng/Uy/Wong(黄)、Lee/Dy(李)、Go/Ngo(吴)、Ong(王)、Tan(陈)、Lim(林)、Ang/Hong/Hung(洪)、Ching/Chong(庄)等。华人入籍菲律宾时,许多人还接受了西班牙或菲律宾姓氏。如今,根据西班牙或菲律宾姓氏,已很难确定是否为菲律宾华人。

(2)饮食。菲律宾的中国菜融合了中华料理与菲律宾当地料理的特色,菲律宾的中国菜大部分为福建菜并且融入菲律宾当地的食材。如炒饭、生日面线、海鲜面、肉粽、烧麦烧包等。此外,菲律宾的大多数中国餐馆也有粤菜、上海菜、中国北方菜,而这些菜品也都是中国菜与菲律宾菜的结合体。

(3)婚俗。菲律宾华人大多数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但在嫁娶方面,无论宗教信仰如何,求婚、订婚、结婚的过程与中国内地风俗习惯基本一致,但大多数菲律宾华人都会遵循天主教或新教的传统,在教堂举行婚礼。据了解,90%以上的华人华侨可以接受与当地菲律宾女性通婚,但是几乎全部华人华侨不会接受与土著菲律宾男性通婚,这与菲律宾男性的性格特点有关。菲律宾每个家庭的子女都比较多,且家庭观念比较强,通常都是几代人在一起生活,很少像中国国内的家庭一样,子女结婚后要和父母分开居住。而菲律宾华人华侨家庭亦是如此,基本上都是几世同堂,每位夫妻基本都有两个以上的子女,这应该与中国人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有关,同时也与菲律宾政府长期奉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有关。

(4)祝寿与丧礼。菲律宾华人的传统寿宴常出现面条和圆形甜点。参加寿宴的亲友穿着象征喜气的红色衣服,给寿星包红包或者赠送鸡蛋面线来表达祝福。在丧礼方面,菲律宾华人基本遵循福建传统丧礼习俗,许多菲律宾华人家庭有雇用专业送葬者的特殊传统,据说能使亡者灵魂进入天堂,反映了中国传统信仰与菲律宾宗教信仰的融合。

(四)未来发展趋势

大多数菲律宾华人是19世纪初迁入的华人后代,几乎所有的华人祖先都是在西班牙殖民時期之前迁居到菲律宾,并融入菲律宾社会。多数菲律宾华人从事以家族企业为中心的商业活动,菲华中小企业对菲律宾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少数成功的企业家因经营有道,逐渐发展为商业巨头,掌握着菲律宾经济命脉,典型人物为菲律宾华人首富、SM控股公司主席施至成。菲律宾华人身上勤劳节俭、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大多数菲律宾华人生活在城市,约有50%的菲律宾华人居住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其余散布在菲律宾其他省市。

菲律宾华人在一个时代以内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趋势:分隔或维持现状,即与居住国的文化风俗和社会环境保持一种隔离状态,生活在华族圈子里或最终选择回到祖籍国;移民到西方国家,即与部分马来西亚华人和大部分越南华人一样移民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寻求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菲律宾化或西化,即与居住国融为一体,认同菲律宾本土社会文化,或倾向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流文化,逐渐失去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其中,同化是目前菲律宾华人的主要发展趋势。

四、新时代菲律宾华人华侨文化属性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老一辈,或是新时期的菲律宾华人华侨,从内心基本都认为自己属于中华民族,只是认同程度存在差异。老一辈华人华侨的“洋装虽然穿在身,心依旧是中国心”,强烈的回归精神,足以表明一切。新时期的在菲华人华侨,热爱居住国,虽已融入当地主流文化,外在表现与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存在一定差异,但仍然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身份,只是程度较轻。吸收当地主流文化与弘扬中华文化并不矛盾。关于菲律宾华人华侨的认同指向,邵建寅先生曾提出:“在政治上认同于地主国,遵守当地法规政策,履行相同权利与义务;经济上协助菲律宾兄弟,共同发展;在文化上保留少数民族的文化,任其自由发展,却能使文化更多姿多彩,这些均可并行不悖[11]。

对于华人保持中华文化传统,菲律宾政界亦有人表示认同,前总统拉莫斯说:“你们对于中华文化的自豪感,以及你们身为菲国公民的责任,两者并无冲突”。参议员安牙拉也曾希望在菲华人能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授给菲律宾公立学校的教师,再由教师教给菲律宾孩子[12]。在菲华社会中,大多数华人通过艰苦奋斗走向成功,并为华人社会乃至菲律宾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其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良现象。菲华社会中文化认同的分歧与差异,应该客观事实客观对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正确引导、积极鼓励、相互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求同存异,为菲律宾华人社会、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https://baike.so.com/doc/5511461-5747214.html.

[2]潘露莉.菲律宾华人的属性认同与菲律宾华人教育[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2).

[3]王日根.菲律宾华人社会文化脉动浅识[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4).

[4]于长庚.菲律宾华文报刊的时代使命[EB/OL].中国新闻网,http://www.sina.com.cn,2003-09-18.

[5]潘露莉.菲律宾华人的属性认同与菲律宾华人教育[C].菲律宾华校华语教学研讨会,2005.

[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7]施振民.华菲融合论的旗手[J].南亚东南亚评论,1990(4).

[8]吴亦锜,赵顺宏.菲律宾华文文学史稿[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9]高跃.文学视阈下战后菲律宾华侨华人认同的变迁[D].华侨大学,2016.

[10]https://zh.wikipedia.org/wiki.

[11]邵建寅.中正五年-愚者一得集[M].菲律宾:菲律宾中正学院校友会,1995.

[12]何懿.菲律宾华教透视与思考[M].菲律宾:菲律宾华教中心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武典]

猜你喜欢

华人华侨认同菲律宾
7.0级强震袭击菲律宾
北德华人华侨国庆庆典成功举办
“一带一路”有效联结全球华人华侨
试析华人华侨的中华文化基因和精神
变成什么好
“一带一路”战略下华人华侨投资纠纷解决机制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