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错过的用微视频重现 未来的用微视频迎接

2020-05-03赵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北京奥运冬奥本课

赵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小学英语北京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奥运会,三课时的内容分别为古代奥运会、现代奥运会、北京奥运会。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知之甚少,我以《北京奥运会》课程内容为契机,在课堂上让学生了解北京奥运文化,传承奥运精神。

北京奥运带给我们的自豪感并不是教材中几句话就能传递出来的。基于学情和教学方法的考量,我确定了本课的难点为从北京奥运会中体会祖国的繁荣,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网络中寻找多媒体资源,加工成微视频,应用于课堂中,重现奥运经典,旨在让学生亲眼所见北京奥运的辉煌,从而迸发出爱国热情,树立民族自信心。

微视频课堂引入胜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北京奥运会这个学生并不熟识的内容,教材中的文字描述过于简单,常规的图片也不能完全展示出北京奥运的盛况,想要经典重现,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北京奥运的辉煌,光靠教材上的几句话是远远不够的,微视频是最好的媒介,于是我想到了利用微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重现经典。

1. 课前微视频烘氛围

我们的课堂时间有限,因此,我利用午班的时间,让学生们观看了北京奥运会申奥成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等经典画面,还给他们讲述了我自己的故事。2002年我小学六年级,当听到萨马兰奇主席宣布2008年的奥运城市是北京的时候,我兴奋地从沙发上跳了起来,站在阳台向窗外大喊“我们赢了”!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我自己也不由得激动起来,我想这就是语言的感染力吧。在观看北京奥运开幕式集锦的时候,不论是击缶、活字印刷、千人太极还是唐朝盛宴片段,学生们都被绚丽的服饰、炫彩的灯光、整齐划一的动作所震撼,不时地发出感叹,异常激动。

2. 课中微视频振奋人心

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我利用思维导图,将课文中内容进行板书,利用微视频激发学生热情,振奋人心。在不同环节分别播放了《You and me》《北京奥运会51金集锦》《北京奥运会上的“历史之最”》《回顾2008》《平昌冬奥会——北京八分钟》五部视频节选:用《You and Me》体现“和”的概念;用《北京奥运会51金集锦》点燃了整堂课的激情;用《北京奥运会上的“历史之最”》介绍了北京奥运的成功;用《回顾2008》带领学生重温历史,感受辉煌。

其次,我引用了当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一句“These were truly exceptional games(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在一句一句中,在一幕一幕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眼里的光。我相信,他们的那句“I am proud of my country and my city. I love China and I love Beijing!”是发自内心的。

最后,我从北京奥运会引到2022年的冬奥会,播放了《平昌冬奥会——北京八分钟》片段,和学生一起感受冬奥,迎接冬奥。当学生们说“想做志愿者”“想去现场看比赛,为运动员加油助威”“要学好英语,帮助来访的外国友人”,我相信,他们这些真实的想法,能激发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上进。

3. 课后微视频助力冬奥

本节课后,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不寻常的作业,代表北京的小学生助力冬奥。每位学生自己拍一段微视频,包含介绍北京景点、文化,欢迎各国来宾,表达志愿服务愿望,将微视频剪辑拼接,做成我们自己的《助力北京冬奥宣传片》。当学生和家长看到我们的宣传片的时候,都感动不已,赞叹不已。

教书育人德先行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要能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要拓展国际视野、增强爱国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为了促进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课标对教师提出教学建议: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合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

在本节课中,我分别在课前、课中、课后利用各种微视频,让学生感受、体会、参与到奥运中,错过的用微视频重现,未来的用微视频迎接,弥补了学生认知的空白,让学生“眼见为实”。学生在本课中充分体会到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的意义。之后通过补充介绍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口号、吉祥物的相关知识,给学生普及奥运知识,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整堂课中,学生的爱国热情不断高涨,学生的民族自信不断增强,本课关于情感态度的难点自然迎刃而解。这节课,孩子们学到的不仅仅是课本上有关北京奥运会的知识,也不仅仅是英语中a great success, be proud of 这些词的意思。我想从孩子们内心油然而生的,是国家荣誉感,是民族自豪感,是为國家做贡献、努力争光的责任感。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是国际教育的前沿,是孩子们与国际接轨的第一块基石,除了教给孩子们语言方面的知识,也要为孩子们开拓国际视野。我们不仅要了解西方的文化,更要用英语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我们的教材中融入了很多的中国元素,例如Chinese New Year, Chinese dishes, Mid-autumn Festival, Double-ninth Festival, Du-Jiang-Yan, birth-year animals, Chinese great inventions… 这些都是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孩子进行爱国教育、民族教育的契机。用英语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四大发明、传统的生肖……让中国文化走向国际化,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随着“英语热”在中国的推崇,“孔子教育”在国外的盛行,中国凭借自己的实力,正一步一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孩子们,终将是祖国的未来,中国,终将是世界的中国。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甘露园分校

猜你喜欢

北京奥运冬奥本课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新方法与新公众——基于北京奥运博物馆“我的运动日记”展览的思考
回望北京奥运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北京奥运吉祥物象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