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教育的文化功能

2020-05-03陈伟

科教导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功能文化教育

陈伟

摘 要 文化是社会的一种革新、创造,记录人类形成的过程。其中教育蕴含着文化的更新、创造。教育承载着文化,与文化有着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本文研究了教育文化传递、保存的基本功能以及文化更新、创新等功能。使人们更好认识到文化功能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教育 文化 功能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02.001

On the Cultural Function of Education

CHEN Wei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Abstract Culture is a kind of social innovation and creation, recording the process of human formation. Education contains the renewal and creation of culture. Education bears culture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cultu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 transmission and preservation of educational culture as well as the functions of cultural renewal and innovation. Make people realize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cultural function in education.

Keywords education; culture; function

1 文化的内涵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原是土地的耕种,后来指培养一个人的兴趣和精神。有人对关于文化的定义做过统计,1871-1951期间,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关于文化的定义达150多种。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他认为:“文化是复杂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一个社会成员所得的能力与习惯。”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创造,文化记录着人类的历史。其中文化中的化,蕴含着转化的意味,文化可以通过人为的方式转化,教育作为一种主要的人为方式对文化进行传播,选择、创造使文化能沿着健康的方式进行发展。

文化记载着人类经验,文化经过传递、保存才得以发展。文化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社会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文化。物质财富是生活的基础,只有物质基础,缺少精神力量,那么一个人的一生该是多么平淡无奇。文化则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一点一滴的影响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可以转化为我们的物质财富。欣欣向荣的文化才可以促进社会的蓬勃发展。在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中,精神文化更是不容缺少的,只有物质和精神文化都富有,才能使国家蓬勃发展,处于世界的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成为大家所熟知的理念,我們也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蕴含着许多优秀的文化,如今,许多年轻人崇尚西方文化,而对中国传统文化记得微乎其微。习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就是想加强大家对于中华博大文化的关注。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为治国理政指引方向,也可以为全民素质建设树立标杆。一个民族的文化在经过岁月的蹉跎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它潜移默化的体现在这个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上、生活习俗上。它能够体现在这个民族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高等教育培养优秀人才,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联系。[1]大学与文化息息相关,大学中随处可见文化的存在。大学文化作为一种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选择、传递和创造而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更不能脱离社会文化。

2 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文化通过教育有效保存下来,教育者将人类长河中积累起来的文化通过传授知识的过程传递给受教育者,教育的文化传递的功能得以表现。教育传递文化,将传授给教育者的文化通过选择、创造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财富。文化可分为制度、物质,和精神文化三种表现方式。前两种可通过外显方式表现,而精神文化,是不能通过物化的形式表现,而是需要通过教育传授的方式传递给人民大众,即教育成为文化保存的方式。

社会正朝着多元化发展,网络时代,计算机的普及化,传递文化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人们不再局限于校内的教育,在手机上也能进行远程教学,学习获取方式变得方便快捷。但是,网络学习也存在一些弊端。不可否认,学校具有系统的内容、稳定的形式、严密的组织,有效的手段等特点,学校还是在文化传递、保存中不可或缺的场所。

教育的文化传递和保存功能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表现为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即文化纵向的传承;二是表现为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即文化横向的传递。教育的文化不再局限于空间和时间维度,变得更加广泛。我国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以培养真正社会所急需的高素质人才,它以文化作为中介。教育将前人所获得的直接经验,有计划、有目标的传递给后人,吸取前人的成功经验,经过代代的文化传递、保存才能使人类积累的文化长久传承,并且可以广泛传播。

3 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现代社会是处于一种多元化的时代,文化选择是人们在社会和文化发展过程中对文化发展多种可能性进行的选择,是人类在长期进化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调节和适应机制。[2] 经过历史的长河,人类文化积累日益加强。文化有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之分,如何能使文化健康的发展,正是教育在文化选择上的难题。

有选择地进行文化传递是教育的特点。大众普遍存在从众、趋同的心理,进而常常导致文化会被大众引导到一个偏离正确轨道的方向。社会要从价值观上宏观把控文化的走向,选择的文化要先进、健康、科学,并且要符合教育规律。“教书育人”一直都是教育要秉承的教学理念,教育具有传播性,“文化”很大比例就是通过教育得以传播,而在其中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具有传播性,教育的传播文化并不是毫无原则的,文化的传播要体现其选择性,先进的文化是我们所认同的,对文化传播的选择,是教育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對于文化的选择:一是要符合社会需求的主流文化,不能够选择违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我们要正确的选择主流文化发展方向。二是要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符合教育规律,要选择基本的、科学的文化。面对浩瀚的文化选择,教育选择的文化不只是促进文化自身的发展,而是着重培养受教育者的辨别文化选择的能力。教育赋予人以科学的知识、合理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善恶的观念,这使得人们可以从科学的角度充分独立的进行文化选择。

我国正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的办学性质决定了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高尚使命,大学要做好文化自信的领航者。各国都在争相竞争世界一流大学,面对这样的复杂局面,我们要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不要盲目模仿,失去本国特色,文化的选择要服务于本国本土,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3]我国属于教育大国,但其中也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把我国建成教育强国是我们的发展目标,我国缺少自己本国特色的教学模式,很多是引进西方国家的教学模式,缺少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色。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是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文化选择的基础。面对多元化的文化选择我们要加强文化自信,中华优秀的文化是我们建成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有力保障。

4 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多种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的过程可称其为文化交流。文化含有地域性这一特点,人们的思想、行为受到地域的限制,互联网时代,文化不再是封闭的,走向了开放、交流。如今在家里,就能够了解到大洋彼岸外的新闻,不再局限于地域性,使得文化得到了交流与融合。回顾历史,在清王朝时期,中国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眼界中,与其他国家不进行交流,最后西方列强用炮弹将中国大门打开,中国被迫接收新鲜的事物,进行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国也慢慢开始觉醒,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技术,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努力发展自身。教育的文化交流促使不同文化之间的彼此影响。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文化,要注意不应盲目认为西方文化都是值得学习的,在进行文化交流中,要吸取优点,不应一味模仿。

纵观学生成长的过程需要多种文化的融合、交流。教育的过程,亦是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不是对文化的简单认可和复制,要进行科学的选择、批判和创造,即文化的融合过程。文化的交流、融合,并不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堆砌累加,而是以某种文化为主吸收其余文化的有益成分,引起原质文化的变化。

5 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内核,一个国家兴旺发达需要依靠创新的有力支撑,人类文化如果缺少创新,社会文明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4]在如今的社会中没有创新,就很容易被这个社会所淘汰。文化亦是如此。文化的生命在于不断地更新、创造,文化的发展亦在于不断地更新、创造。

教育更新、创造新文化是复杂的。总体来说,其过程往往是曲折的、渐进的、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实现的,需要经过批判、选择、交流融合才能形成新文化。任何一种新文化的创造,有的时候会被社会大众所不能接受,需要适应发展的过程。接受的过程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经历时间的沉淀。

文化的更新、创造需要教育为此提供创新、创造活力的人才,本民族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优秀的受教育者推动。教育蕴含文化交流,通过文化交流,实现文化更新、创新,创造新文化的生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正是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发挥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现如今,教师在教学中不应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应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在教学活动中只采用单一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而是应该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研究什么方式的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接受,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问题,不只是将知识传播给受教育者,而且更应该通过反思、钻研新知识,拓宽受教育者的眼界。

教育为国家的兴旺发展培育创新人才,引领国家的蓬勃发展,教育质量水平体现一个国家的全民素质水平,文化通过教育传播、创新,教育又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受教育者,传授人类多元化的文化,进而培养人的个性和创造能力,使文化可以不断被更新、创造。

参考文献

[1] 潘懋元,朱国仁.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1995(01):1-9.

[2] 封海清,张应强.大学文化选择论略[J].江苏高教,2006(04):39-42.

[3] 崔岐恩.文化资本:大学文化的符号性解读[J].江苏高教,2016(3):48.

[4] 李铭霞.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刍议[J].高教探索,2005(02):28-29.

猜你喜欢

功能文化教育
数学的翻译功能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有特异功能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功能关系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