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的护理配合探究

2020-04-30洪怀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息肉围术结肠

洪怀娟

(射阳县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300)

结肠息肉属于结肠黏膜隆起性疾病,可伸向腹腔,主要由上皮细胞过度生长引起,及时开展切除术,可改善患者腹痛、腹胀、便血等症状。在内镜辅助下开展手术治疗,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强。对30例结肠息肉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的患者进行分析,分析围术期整体护理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满足研究要求与条件,且病情明确,且无意识及交流障碍,患者本人可配合诊疗。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其中,观察组男8例,女7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2.36±3.56)岁;对照组男9例,女6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2.66±3.71)岁。纳入标准研究内容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纳入标准[1]:(1)无沟通障碍者;(2)符合相关诊断标准;(3)满足治疗指征者;(4)未中断治疗者;(5)治疗依从性较高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排除标准

(1)脏器功能严重损伤者;(2)合并全身性严重感染者;(3)合并免疫系统、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者;(4)合并精神类严重疾病者;(5)妊娠及哺乳期女性;(6)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就诊期间,护理人员结合其实际需要,为其正确执行护理干预,满足患者就诊需要,讲解内镜辅助手术治疗相关情况,做好手术宣导,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全面护理配合,详细方法如下:

1.3.1 做好术前配合,消除安全风险

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前,协助患者做好身体检查,包括凝血时间、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等,进而配合医师为患者做好全面评估,对患者是否适合开展内镜手术进行评价。对肠道准备流程进行规范,向患者阐述肠道清洁的必要性,减少内镜辅助治疗风险。讲解术前禁食、禁水时间,禁止使用甘露醇,做好手术设备、仪器准备,满足消毒要求。告知患者术中不可佩戴金属饰品,防止术中操作灼伤患者。

1.3.1 完善术中配合,做好心电监护

患者入手术室后,告知患者护理人员会全程陪伴,做好心理疏导及安慰。结合手术类型,协助做好麻醉操作,协助患者取左侧屈膝卧位,提高患者舒适性。术中操作需要医护人员充分配合,根据需要对室内温度、湿度、水循环变温毯等进行调节,麻醉前对患者身份进行详细核查。为避免医源性感染,做好感染预防工作,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设定电凝指数,同时注意控制电凝时间,避免对患者组织产生较大损伤。将高频操作设备摆放在方便医师拿取、放置的地方。切除息肉退镜前,护理人员对息肉残端是否存在渗血表现进行详细观察

1.3.3 强化术后配合,提高护理质量

做好术后观察,及时发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做好相应护理工作,降低术后风险。手术结束后,要求患者禁食6~8 h,给予流质食物,如无问题,可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及普通饮食,但是需要向患者强调饮食要点,禁饮牛奶、豆汁,禁食豆制品,防止发生腹胀。禁食荤腥、油腻、辛辣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出现干硬便,预防创面出血。做好休息、睡眠、下床活动指导,禁止剧烈活动,避免发生迟发性出血。告知患者定期回院复查,约定复查时间,及时掌握是否复发。告知患者出院后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预防便秘,合理饮食,3~6个月内复查肠镜。

1.4 观察指标

对比2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基础护理、术前护理配合、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护理配合四个方面,每项取分0~100分,由科室护士长及患者共同判定,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2]。对比术后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做好详细统计。疼痛评分采用VAS量表进行评分,参考范围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最痛。护理满意度评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越好[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基础护理、术前护理配合、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护理配合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

组别 基础护理 术前护理配合 术中护理配合 术后护理配合对照组(n=15) 80.63±6.23 78.25±5.07 82.97±5.87 83.56±6.39观察组(n=15) 94.82±5.63 96.52±8.53 96.47±7.69 92.89±7.56 t 6.545 7.131 10.631 6.931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术后并发症,对照组6例术后并发症,分别为腹腔感染3例,出血2例,肠穿孔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相关指标对比

3 讨 论

结肠息肉是常见的结肠疾病,可出现病理性改变,对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有报道[4]认为,结肠息肉与结肠癌发生、发展存在较大关联,特别是针对腺瘤性息肉,应及时予以切除,避免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内镜下辅助高频电凝切除,创伤小,疗程短,对患者所造成的影响相对有限。但是,内镜下手术毕竟属于精细化操作,需要临床护理人员做好各项护理配合,从而完善微创手术操作技术,保证患者手术安全[5]。围术期全面护理配合以患者实际需要为护理服务工作核心,旨在通过完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全面护理干预,进而及时应对术前、术中及术后多个环节中的危险因素,降低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干预。通过本次对照试验发现,对护理工作进行完善,转变护理理念,强化全面护理配合,可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缓解患者疼痛感,减少并发症,促进护理满意度提升,与文献[6]报道结果基本相符。结合分析结果认为,做好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围术期护理配合,在提高护理质量、缓解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及提高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猜你喜欢

息肉围术结肠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