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槐角地榆汤防治痔疮术后出血疗效观察

2020-04-30廖乃忠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凉血痔疮症状

廖乃忠

(南宁市宾阳县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400)

痔疮属于肛肠科临床常见症之一,外剥内扎术等手术治疗是现阶段临床上治疗痔疮患者的常用方式,通过手术治疗的方法,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然而术后可能会出现肛门局部疼痛、水肿甚至是术后出血等问题,不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且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因此,临床上必须要高度重视对痔疮术后出血的预防以及治疗,尽可能降低痔疮术后出血发生率,并缓解其出血症状等,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为探讨痔疮术后出血的有效防治方法,为今后的痔疮术后出血预防及治疗工作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本次研究选择本院374例痔疮术后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87例,对照组常规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以及注射用卡络磺钠60 mg静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槐角地榆汤实施治疗,观察两组应用效果,现将详细研究过程呈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痔疮术后出血患者3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87例。其中,对照组男97例,女90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36.2±5.8)岁,病程0.5~10年,平均病程(3.5±0.8)年;治疗组男96例,女91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36.2±5.8)岁,病程0.5~10年,平均病程(3.5±0.8)年。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关临床检查,并被确诊为痔疮,其临床诊断与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关于《痔临床诊治指南》中关于痔疮的诊断标准相符[2]。所有患者均为痔疮术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以及注射用卡络磺钠60 mg静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槐角地榆汤实施治疗。其中槐角地榆汤组方有:槐角10 g、地榆炭12 g、白芍10 g、栀子炭10 g、枳壳9 g、黄芩9 g、荆芥炭10 g、地黄12 g(广东一方制药生产的中药颗粒),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叮嘱患者每次取250~300 mL开水,搅拌直致颗粒全部溶解。

1.3 观察指标

参考1978年第一次全国肛肠学术经验交流会关于痔术后出血的分度及评分方法,评估两组患者出血症状积分,观察患者手术当日起每天的出血症状评分,观察其在不同日期的出血积分,所有积分求和则为出血症状总积分,总积分越高说明患者出血症状越严重,反之,出血症状总积分越低说明患者出血症状越轻。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将其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若患者接受治疗后,其出血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缓解,则属于显效;若患者接受治疗后,仍有少量轻微出血或出血症状有所缓解,则属于有效;若患者治疗后,出血症状仍较明显或者出现大出血现象必须给予止血术治疗的,属于无效;总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出血症状总积分对比

治疗组经槐角地榆汤治疗,其出血症状总积分为(46.5±1.6)分,优于对照组的(55.7±14.3)分(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血症状总积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出血症状总积分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出血症状总积分治疗组 187 46.5±1.6*对照组 187 55.7±14.3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治疗组经槐角地榆汤治疗,其总治疗有效率为8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观察[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现象,应用安全性均比较高。

3 讨 论

出血是痔疮手术后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现象,通常可划分为原发性出血以及继发性出血,原发性出血大部分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大部分因手术操作不当造成,而继发性出血指的是术后24小时之后出现的出血现象[3]。虽然,近几年来痔疮术治疗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但是痔疮术后继发性出血仍无法彻底避免,患者仍存在较大的术后出血风险[4]。现阶段,临床上对于痔疮术后出血患者的防治主要包括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等,西医治疗通常通过静脉补液以及抗感染等方式进行治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病情,但疗效有限[5]。近年来,临床上开始提出以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痔疮术后出血进行防治,槐角地榆汤作为一种清热凉血的中药汤剂,其在痔疮术后出血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值得深究。槐角地榆汤组方有:槐角、地榆炭、白芍、栀子炭、枳壳、黄芩、荆芥炭、地黄,能够在痔疮术后患者中发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对该中药方剂进行分析可知,槐角具备良好的凉血止血效果,可对痔疮出血以及便血等下部出血发挥良好的疗效[6]。地榆以及槐角煎剂可发挥显著的止血作用以及凝血功效;栀子性寒,具备解郁除烦以及清热解毒、止血的作用,炒山栀子不但能够止血凉血,而且可促进小便的顺利排出。诸药调和,能够充分发挥清热解毒以及凉血止血的功效,促进痔疮术后出血患者病情的改善。本次研究发现,治疗组经槐角地榆汤治疗,其出血症状总积分为(46.5±1.6)分,优于对照组的(55.7±14.3)分(P<0.05);治疗组经槐角地榆汤治疗,其总治疗有效率为8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现象,应用安全性均比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槐角地榆汤确实能够在痔疮术后出血患者中发挥良好的应用效果。

总而言之,槐角地榆汤虽无法完全杜绝术后出血,但能够大大缓解痔疮术后出血患者的出血症状,应用效果良好,且应用安全性高,值得在今后的痔疮术后出血防治中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凉血痔疮症状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改善痔疮五药膳
藏医学对痔疮的认识及其问卷调查
云南白药加减治疗痔疮的疗效观察
凉血活血汤联合青黄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