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白:历史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驱动力

2020-04-29赵文松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大化秦始皇阿拉伯

赵文松

所谓补白,就是填补空白。就是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填补出教材内容上的不足,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补白出历史事件的情境。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中第一子目中“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时,书中介绍背景的只有“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两个小句,接下来就是介绍封建专制主義的中央集权制度,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也不易理解为什么秦始皇要建立这一套制度。所以,就有必要补白出“新的统一形势”到底是什么形势。我引用了《史纪·秦始皇本纪》中廷尉李斯的话:“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再加上秦始皇自己说的话:“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说明周朝分封制的不足,再指出周建国的时间比秦要早八百年左右,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分封诸侯国,也是无奈之举。而到了秦始皇时,已有足够能力统御全国,继而再补充秦国的军队、法制、郡县制的前期实例等材料。这样一来,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了历史的真实,也体会到当时“新的形势”确实需要新的制度,秦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是顺势而为,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

补白出历史事件的细节。在教学人教版九上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中“大化改新”一目时,针对大化改新的内容进行了深入思考,教材中只有改新的内容,而没有改新过程中的细节。学生面对的只是书上抽象的措施,而不是形象生动的具体史实。这里的补白,首先要讲一下部民。部民生产的产品全归朝廷征用,是一种奴隶。大化改新后,这些人全变成了公民。由国家班给土地,改善了他们的地位。而这一切是如何实施起来的,就要进一步复习到隋唐的制度,将隋唐当时的制度列出来,与大化改新进行对比。这样就有据有理,学生理解也容易得多。再补充苏我氏余党谋反,继而右大臣苏我石川麻吕的谋反。增添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获得这样的历史意识,即改革需要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改革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尖锐复杂的斗争过程。

补白出历史知识的缺失。以人教版九上教材为例,教材将“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放在第四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里讲述,而教材中又未提到穆罕默德创立的国家是不是“封建”国家。这就容易给学生造成误会: 穆罕默德建立的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是一个封建制国家。教师将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投影给学生,告诉学生除阿拉伯半岛外,“绝大部分是拜占庭和波斯帝国原来的属地。这些地区早已确立了封建制度,阿拉伯人征服后,保存并发展了这种既存的封建制度,并使之与阿拉伯传统制度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阿拉伯封建制度。”

史料浩如烟海,使用补白要注意得当。在什么地方补,补多少,需要仔细推敲。解决得好,为教学活动添颜润色,反之则赘肉丛生,令人不忍一视。为了让补白发挥出其优势,笔者认为还要对以下问题加以关注。

换一个视角备课。在传统的从教学重难点入手的基础上,着眼于教材内容或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学生理解知识的逻辑性入手,规划好要补白的内容。依此展开教学,必然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历史知识的各向联系,培养学生的相关历史意识。

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补白的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去搜集材料,展示材料,表达见解。这样就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以及他们对史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补白的多少,要根据课程标准来确定。重点知识相关的补白相应要多一些,反之则要少一些。以避免教学内容安排上的喧宾夺主,失之一隅。当然,也可以灵活操作,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可以多补一些或其他。

(作者单位: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大化秦始皇阿拉伯
美丽的大化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
阿拉伯国家宣布举办男装秀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秦始皇忆师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不动脑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