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法治课堂教学要重视生活经验的介入

2020-04-29李翔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经验垃圾班级

李翔

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以鲜活的案例为依托,结合老师、家长的生活经验,突出正面引导,让学生体会生活的美好,唤醒积极的价值认同,促使孩子们热爱生活,健康成长。这是道德法治课堂教学的重要经验。

一、 基于学生生活经验,找准提升的切入点

教学“我们班四岁了”时,应抓住学生真实的情感线索,回忆以往学校生活经历、同学间相互关心的故事,感悟集体的温暖,从而引发对班集体热爱的情感。例如帮助学生回忆入学仪式、开笔礼、十岁成长礼、童子军夏令营的经历。通过学生讲述、照片展示、视频播放等,一起回忆那些温暖感人的、有趣的、难忘的事情。这是情感的经历也是教学的起点,为了更好地切入和转换到正确认识班级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克服这些不足,这就要求学生从感性的认识出发,提升到理性角度发现,能从情感体验转向理性思考,并发现班级优缺点。而在制作设计班级文化、班徽的过程中,学生能体会班级精神,确立班级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能在实践行动中增强对班级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二、 关注学生生活經验,吃准提升的兴趣点

教学四年级“为父母分担”前,教师首先指导孩子们多留心父母在家的辛苦,了解父母为了维持家庭付出的辛劳。孩子们对于父母辛苦的认同,一定是基于自己家庭生活的。让学生体会父母在工作中的辛苦,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 指导学生通过采访了解父母工作中的辛苦;可借助访问提纲、调查表、学习单等多种形式为学生的课前学习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关心自己的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形成家庭责任感。

三、 依托学生生活经验,把准提升的生成点

“变废为宝有妙招”这一课教学中,老师通过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计算一个人、一个市一天产生的垃圾量,进而计算出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全年的垃圾量,感受其数量的巨大,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和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 人们改变生活方式,可以减少垃圾产生;垃圾中隐藏着回收利用价值;我们要积极参与到日常的垃圾分类活动中;解决垃圾问题需要全体市民共同出力、共同参与。这样教学,也是对学生积极的生活行为进行指导。

四、 凭借学生生活经验,瞄准提升的突破点

讲授“健康看电视”时,教师带领学生梳理看电视的意义和副作用: 搜索信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娱乐身心;看电视、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会对眼睛造成伤害。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孩子们从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概括总结,由知识的学习向正确的价值认同转化。

进行“环境污染问题”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巧妙引导学生调整思维,辩证对待塑料,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塑料的替代品;引导学生理解“防治”意义,树立环保意识,抓住时机,突破教学中出现的“矛盾点”。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区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经验垃圾班级
班级“无课日”
垃圾去哪了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倒垃圾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