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药学服务实践与研究

2020-04-29宋士卒

中国药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药学处方我院

李 琳,宋士卒△

(1.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安徽 合肥 230022;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化学三级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2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医院既是防疫控疫工作的第一战场,也是疫情传播的高风险场所。为了减少疫情期间医院人群聚集和交叉感染的风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的独特优势,规范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拓展线上医疗服务空间,引导患者有序就医,缓解疫情传播[1]。我院积极响应,并于2020 年2 月10 日开通互联网医院线上门诊。本研究中对我院互联网医院门诊处方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以规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医院的运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门诊系统,收集我院互联网医院2020 年2 月10 日至3 月7 日的门诊处方共1 345 张,选取的处方内容完整。

1.2 方法

根据处方内容将患者的年龄、性别、就诊科室、药品名称、药品规格、疗程、取药方式及配送地址等信息录入Microsoft Excel 表中,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1.3 流程介绍

患者进入医院微信公众平台或官方APP,手机注册,添加就诊人信息,在线报道候诊。医师在智能终端叫号看诊,基于病情进行在线视讯沟通。沟通后,医师开具线上处方单,药师进行在线审方,评价用药合理性。处方审核完毕,患者在线缴费后信息传送至医院药房,医院线下服务人员根据处方备药,患者可选择自行到医院取药或由医院指定药品第三方配送机构配送。就诊流程见图1。互联网医院处方暂不支持医保结算,服务范围覆盖全省,并延伸至周边省市。

2 结果

2.1 处方情况

共抽取1 345 张处方,涉及1 003 例患者,药品金额约90.6 万元;同期线下门诊处方34 032 张,药品金额约1343.2 万元;互联网处方占比3.80%,互联网药品金额占比6.31%。

图1 互联网医院就诊流程

2.2 处方科室分布

互联网医院就诊科室排名前4 位的分别为方便门诊357 张(26.54%)、风湿免疫科269 张(20.00%)、肾脏内科171 张(12.71%)、心血管内科95 张(7.06%)。详见图2。

图2 互联网医院处方科室分布

2.3 处方药品配送情况

互联网医院就诊患者1 003 例,其中964 例选择物流配送药品,39 例选择自取药品,物流配送率96.11%。物流配送药品共涉及25 个目的地,其中安徽省内涉及16 个城市,外省9 个城市,其中100 ~200 km 的长距离城市最多,共10 个。但配送率最高城市为医院所在地的合肥市,占55.43%。详见图3 和表1。

2.4 处方退药情况

1 345 张互联网处方共发生退药处方7 张,退药率为0.52%。其中因药品供应不足问题导致的退药最多,共5 张,占71.43%。详见表2。

3 讨论

图3 互联网医院处方配送地点分布

表1 互联网医院处方配送地点距离分布

表2 互联网医院处方退药情况(n =7)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方位防控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和全民行动。患者的医院就诊包括多个环节,极易造成人员聚集、引起交叉感染。另外,对于特殊慢病、高龄或残疾等出行不便、居住地采取了隔离措施的患者,都存在到医院开药困难,甚至面临停药的危险[2-3]。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既能确保患者安全,又能保障患者及时、便利地获得药品,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方便常见病、慢病复诊患者的用药需求,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的优势,我院探索建立了一种新的“互联网+医疗”医院处方调配模式。在依托患者的历史处方、历史病历、历史检查等基本病历资料的情况上,创新性地将慢病患者的复诊及续方配药难题从线下引导到线上,构建互联网+医保结算+送药上门+慢病管理的一体化服务平台[4-6]。互联网医院服务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病情稳定、非首诊、非急诊的患者在线上进行就诊,解决患者需要反复到医院看病续方的问题,实现慢病线上续方、在线支付、药品线上配送到家、用药咨询等特色服务,实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见面”的诊疗、购药[7-9]。

本研究结果显示,就诊科室主要为方便门诊、风湿免疫科、肾脏内科、心血管内科等一些慢病科室,体现了疫情期间慢病复诊患者的就医及购药需求。在药品配送环节,我院互联网医院与顺丰物流进行了对接,作为医院实体药房的线上延伸到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将药品直接配送至患者手中,实现互联网慢病管理的全流程闭环服务,解决了慢病患者疫情期配药的麻烦。在特殊时期的互联网医院诊疗模式下,医院向就诊患者提供药品“一站式”配送到家服务,目前已实现多种慢性病口服药、外用药等相关药品的快递业务,并开通药品冷链运输快递到家服务,如胰岛素等需要特殊储存的药品可实现从“医院”到“家”全程标准化冷链管理,保证药品质量。

在“互联网+药品”供应保障服务方面,明确要求线上开具的处方必须经审方药师审核合格,因此提高药师专业水平是确保互联网药事服务工作质量的首要保障。互联网医院改变了药师以往直接面对患者的发药交代模式,改为了在线审核电子处方、建立微信群、推送用药须知、定期对慢病患者做电话回访、接受网上用药咨询等药事服务工作[10-11]。药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的药学服务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药学服务,也是特殊时期药师肩负的重要职责。

当前,推行“互联网+医疗”模式面临的主要困难有:1)使用对象具有局限性。目前互联网医院平台只能实现自费患者的缴费及结算,未能实现线上医保的实时结算,医保患者需自行至医院结算医保费用。政府应积极推进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打通医保-患者的“最后一公里”。2)地域局限性。我院作为安徽省级医院,主要针对的群体以外地患者为主,移动应用基础及患者认知度相对较弱,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应用,解决外地患者就医购药“三长一短”的难题[12-13]。3)平台局限性。医师线上问诊的外网系统和门诊药房的HIS 系统数据对接存在问题,涉及数据的内外网交互,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效性,解决“信息沟通时间长”问题。4)就诊科室局限性。首批开诊科室主要针对小病和慢病为主的普通疾病的问诊,患者就诊有一定局限性。医院需多放开慢病科室,并配合慢病治疗推出相关的远程随访和慢病管理服务。

总之,互联网医院改变了疫情期间患者的传统就医流程,实现了医疗服务人性化、个性化、高效化,带来医患共赢局面的同时,也开创了医疗信息化新局面。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特殊时期,药学人员应在做好自身防护措施的同时,将药学服务与新技术、新理念充分融合,积极促进药学服务模式转型,为药学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中提供新思路,为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药学处方我院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人间处方
处方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