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韵幽幽真武场

2020-04-28谷微黄

浙江林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綦江南华客家人

谷微黄

古韵幽幽的真武场是重庆市第二批历史文化名街区。这里的青石板街巷上,写满了明末清初时“湖广填四川”客家移民足迹。当时的真武场可谓南腔北调,各“打乡谈”。

在这里,有一条河叫綦江,流过真武场后接纳了山高水远的笋溪,再往前左奔右夺后就注入波宽浪急的长江;有一条叫龙门槽的山脉,蜿蜒浮走在真武场望乡台的背后,所以真武场算是一个典型的依山傍水的古镇。

时过境迁,早年靠綦江这条川黔黄金水道而赢得车水马龙、南腔北调的真武场,在街头场尾都穿过高速公路和铁路的今天,却失去了以往的喧嚣,如今的它静谧而古朴。在这只有五六条街巷的小镇,它的古渡口、古建筑、古黄葛、古楹联无不彰显其深厚文化底蕴。

真武场是个水码头,明末,客家人初到这荒滩野渡时这里只有简陋的竹筏。乐善好施的客家人戴登霄在此设立义渡后,这里就兴盛一时,成为川盐入黔四大口岸之一的“綦岸”码头。川盐和布匹、花纱等货物,由长江在此转入綦江,再由此航运入黔。贵州的棕片、山药等由綦江航运到这里后,转入长江运往重庆等地。每日往来于此的货船,在此装卸货物,船只铺满河面。形成“白天桅杆似千人拱手,夜晚船火如万盏明灯”的胜景。古巷深处藏着烟雾缭绕的“九宫十八庙”,每到傍晚时分,帆樯云集、灯火耀天、河雾茫茫、暮鼓沉沉,古渡口上南腔北调。

“湖广省”和闽粤赣籍客家人不断来这里拓荒垦植。随着家业的兴旺,他们开始修建同乡会馆。来自闽籍的客家人修建了本籍人祀奉妈祖的天上宫,来自赣籍的客家人修建了本籍人祀奉许真君的万寿宫,来自粤籍的客家人修建了本籍人祀奉南华老祖的南华宫,而从湖广来的客家人则修建了湖广会馆等。而先富起来的客家人吴泽俊则修建了欧式风格的住宅。在民国初年,客家大族马氏又修建了殖民式风格的民居马家洋楼等。透过这些会馆和住宅,不难想象当年这里的热闹和繁华。

重庆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共有152处,江津只7处,而弹丸之地的真武场就有天上宫、南华宫、万寿宫、吴泽俊住宅、马家洋楼5处。这是巴渝建筑史上的精华和“优秀遗传基因”。它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是重庆开埠时期折衷主义建筑的经典,在全中国都具代表性。

真武场的古黄葛很多,特别是沿河街到处可见黄葛古树,现存的百年黄葛古树就有40多株。它们长得千奇百怪,街坊给它们取名为“猫钻树”“夫妻树”“拱桥树”等,真武场堪称“巴渝黄葛树之乡”。黄葛古树主要集中在下场口。树干高大粗壮,满是虬枝,冠如巨大绿伞,真武场在绿荫掩映下,生机盎然。“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些古树成为现在人们休息纳凉和摆龙门阵的绝佳场所。为何真武场有这么多的黄葛树?因为真武场在綦河畔,栽黄葛树可护堤护岸,护街护道。另一个原因是这里的客家人来自五湖四海,商船客舟在此登陆,船舶靠岸抛锚,缆绳则系在干粗根深的黄葛树上。现在当地镇政府给老树都挂上了“百年黄葛老树,挂牌依法保护”牌子。

真武场的许多古楹联都出自清代著名的巴蜀才子、被今人誉为联圣的钟云舫之手。天上宫山门上有一副楹联至今清晰可见:“崇封溯宋元以始,钟灵在闽蜀之间。”据《振振堂联稿》记载:钟云舫是福建客家移民,在他22岁时应邀为即将建成的天上宫山门撰写了楹联。此联横批:“天开福运。”

钟云舫为真武场的南华宫大门、戏楼等写过多副楹联,如“六度演莲开正法眼看自然一花一世界,四乡联梓谊喜欢缘结好皈三藐三菩提”“八垢皆空身入法莲香世界,九根无碍手拈细草笑菩提”等。万寿宫庄重肃然,大门宽厚古朴,面江而开。大门两侧的石柱上,精湛地刻着一横批为“福荫西江”的楹联:“玉诏颁来万古长留忠孝,金冊渡出一家都是神仙。”该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意味深长。真武场古楹联,记录了这个客家移民古镇的人文和历史。

这个小镇蕴藉了大世界的精华,折射出历史的时光。我们站在真武街头,追溯远去的历史足迹容易,而寻求今天在历史文化中的定位却很难。幽幽真武场,回眸一派古拙的意象,这古韵令我难以忘怀。

猜你喜欢

綦江南华客家人
綦江:资源型城市创新升级
How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赖炜炜作品
行酒
恐龙脖颈长度竟达一半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