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全省统筹推进林业疫情防控和全年工作落实视频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2020-04-28胡侠

浙江林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林业森林建设

胡侠

一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根据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省林业系统迅速行动,严格执法,强化监管,全力履行好林业部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职责。全省各地林业主管部门共出动9.7万人次,侦办刑事案件22起,查处行政案件85起,收缴野生动物3608头,救护野生动物516头,无害化处理动物尸体1.05万头,有力地打击了违法猎捕、经营和滥食野生动物的行为。

充分肯定一年来高质量

森林浙江建设的良好态势

国土绿化美化卓有成效。全年造林更新21.38万亩、中央及省森林抚育项目31.97万亩。深入实施“新植1亿株珍贵树”行动,完成新植珍贵树2399.5万株,培育珍贵彩色树种省调控容器苗566万株。完成彩色健康森林和木材战略储备林29.67万亩。深化“一村万树”三年行动,建设示范村433个、推进村3673个,447个村庄获得国家森林乡村称号。

资源保护管理持续加强。深入开展“绿卫2019”专项执法、森林督查、违建别墅整治和涉林垦造耕地清查整改等工作,完成2.95万个遥感变化图斑的清查任务。提请省政府重新公布重点公益林面积4548.63万亩,制定出台公益林采伐管理、变更调整、资金补偿等配套政策,发布《公益林建设与效益公报》。全年办理长期征占用林地项目3636个、面积8.7万亩。严格落实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全年依法核发林木采伐蓄积205万立方米。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积极防控非洲猪瘟、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情。

自然保护地建设不断强化。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挂牌,由省政府垂直管理、省林业局代管,顺利通过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的中期评估。组织实施“十大名山公园”提升行动计划。新建省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湿地公园6处、海洋特别保护区2处,晋升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湿地公园3处。长江经济带12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评估中,浙江省参评的9个保护区优良率达100%。

森林灾害防控工作全面加强。全省各级投入资金3.6亿元,完成除治面积360余万亩,清理枯死树490万株。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为期8个月的松材线虫病疫木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共检查企业7049家,查处案件262起,关停非法加工经营松木企业151家。2019年发生森林火灾30起,比2018年减少33.3%;受害森林面积115.54公顷;24小时扑灭率达100%,森林火灾发生率和受害率继续维持在历史低位水平。

现代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2019年全省林业行业总产值约6800亿元,同比增长约10%。出台政策支持工商资本“上山入林”投资林业产业,认定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8家,开展长三角森林旅游和康养产业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组织启动省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命名,认定示范区103个。深入实施“一亩山万元钱”五年行动,新建“一亩山万元钱”示范辐射基地44.7万亩、巩固深化53.7万亩,实现总产值91.22億元,培训林农3.8万人次。成功举办第12届中国义乌森博会、世界花园大会等活动。

林业综合改革深入推进。认真做好执法监管清单梳理、双随机监管、“互联网+”林业政务、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工作。累计发放林地经营权流转证1522本,认定省级示范性家庭林场61个。创建现代国有林场6家。深化林业金融创新,全省林权抵押贷款借款累计超过57万户、贷款余额106亿元。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扩大到25个县(市、区),贷款余额4.25亿元。全省政策性林木保险面积4703万亩,保额214.76亿元。

科技创新力度持续加大。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建成首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长期科研基地,新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生态定位站2个,获批林业和草原创新联盟11个。推进“标准化+”行动,制修订国家标准4项、林业行业标准28项。加强林木良种选育推广,审(认)定林木品种41个,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66个。加强林技推广队伍建设,获聘第一批全国林草乡土专家12名,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认定第二批浙江省林业乡土专家100名。

生态文化建设再上台阶。北京世园会参展工作取得圆满成功,浙江展园、展区分别获得组委会最高奖,并获得最佳组织奖。创建国家森林城市2个、省森林城镇98个,国家森林城市数量继续居全国第一,金义都市区森林城市群被列为国家试点。完成全省1211条森林古道清查,首次争取省级保护资金5000万元,启动森林古道保护工程。评选全省十大最美森林氧吧,命名浙江森林氧吧104个。命名56个省级生态文化基地,7个行政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

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落实。全省林业系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36条办法”,大力开展“三服务”活动。

准确把握推进林业治理

现代化的总体要求

坚持和完善国土绿化美化制度体系。落实部门绿化责任制,创新全民义务植树形式,形成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局面;深化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制度,不断拓展国土生态空间,统筹推进绿化建设;以提升森林质量和景观水平为目标,坚持适地适树、科学绿化,加快建设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坚持和完善自然生态保护制度体系。树牢底线思维,坚持源头治理、保护优先,建立系统完整的自然保护地、湿地、公益林、天然林、古树名木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完善生态补偿、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严格控制林地使用和森林采伐消耗,从严落实野生动植物管理,进一步强化森林督查、林业执法、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机制;推动林长制,用好一张图,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领导干部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落实党政领导负责制。

坚持和完善资源合理利用制度体系。大力发展竹木加工、花卉苗木、木本粮油、森林康养、林下经济五大千亿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大林地经营权流转,深化林业股份合作,加强产权权益保护,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方式;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保险、信用担保“三位一体”的融资机制,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简化林业审批流程,健全专业化服务机制,探索合理用地政策,建立绿色发展负面清单监管。

坚持和完善林业支撑保障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完备的地方性林业法规规章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理顺林业行政执法体制,完善执法协作机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能力水平;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不断提升林业发展的综合效益;深化林业“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三服务”活动,加快林业数字化转型,完善挂钩联系、政策推送、问题交办、上下协同、反馈评价的闭环服务机制,解决群众、基层、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加强政治建设,打造清廉林业,强化各类林业机构建设,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提升治理能力。

全力抓好2020年林业改革

发展的重点任务

聚焦“严监管”,切实打好林业疫情防控阻击战。要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监管执法,加强宣传引导,坚决取缔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严厉打击乱捕滥猎滥食和非法经营野生动物行为,阻断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传播风险;加快完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日常巡查监测工作,加大重点区域的巡护范围和巡查密度,严格执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网络直报制度和日报告制度,对野生动物异常或死亡情况及时采取现场隔离和封控等措施,会同相关部门做好采样检测工作,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聚焦“美环境”,全面启动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以山地、坡地、城市、乡村、通道、沿海“六大森林”建设为主体,大力培育珍贵彩色森林,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国土绿化美化;抢抓当前造林季节,分解绿化任务,落实造林地块,加强种苗调运和保障等,科学安全有序地绿化造林;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把国土绿化作为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加强组织发动,强化部门协同,完善宣传、奖惩、督查、通报等工作机制。打好“新植1亿株珍贵树”和“一村万树”两项行动的收官之战,继续加强森林城市、森林城镇建设。

聚焦“护生态 ”,大力加强森林湿地资源保护管理。探索建立林地占补平衡管理机制,积极推动建立“林长制”,健全完善地方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加快森林資源“一张图”管理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持续优化完善森林资源年度监测评价工作。完成“十四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加快现代国有林场建设;抓好天然林和公益林管理,优化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稳步提高管理水平;做好湿地公园建设发展和规范化建设工作,省重要湿地试行生态补偿,引导各地加强湿地保护修复;要加大涉林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林区一方净土。

聚焦“守底线”,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对标《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和《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施方案》,加快试点项目实施,全面完成试点任务,力争正式设立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并做好管理实体组建、体制机制完善、总体规划修编等工作;加快推进十大名山公园建设,制定行动方案,列出重点工程,扎实推进生态提升、基础设施优化、文化资源挖掘等工作。

聚焦“惠民生”,积极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谋划“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帮扶工程。认真实施“一亩山万元钱”五年行动计划,新建“一亩山万元钱”科技示范基地40万亩、巩固深化60万亩以上;积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启动“百县千吧”(森林氧吧)建设,认定一批森林康养基地,举办首届长三角森林康养和旅游推介活动,制定森林古道保护办法,启动100条经典森林古道建设工程;实施竹产业振兴计划,加大新优花卉苗木和特色经济林品种的研发培育力度,加快油茶、香榧、山核桃等产业的集约化、生态化、复合化经营;实施林业品牌培育战略,建立全省统一的优质林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积极与电商企业合作建立全省优质林产品展示和营销平台。继续办好中国义乌森博会、中国(萧山)花木节、森林旅游节等一系列展销活动。

聚焦“增活力”,持续深化林业综合改革。积极推进林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政务服务和政务办公“掌上办”。加强全省智慧林业云平台建设;做好自贸区林草种子许可事项的承诺制改革试点,实施风景名胜区重大建设项目审批改革。认真做好部门间办事事项“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整合财政资金,全面实施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管理。推广应用营造林定额标准,完善工程化投入、项目化管理的投资机制。大力开展“林业+金融”战略合作,推广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等贷款模式。积极推广气象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等林业地方特色品种保险;积极推进林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林地股份合作制流转,加大林地经营权证发放力度,大力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

聚焦“保安全”,切实强化林业灾害防控。切实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加强美国白蛾监测预警和绿化苗木调运过程中的检疫监管;认真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压实森林防火责任,严格野外火源管控,深入开展防火宣传。建设11个引水灭火示范单位,积极组建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重要区域的森林火情早期处理队伍;大力加强林业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林业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灾害)应急处置机制,切实做好林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

聚焦“竞争力”,大力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加强林业关键技术研发,加强林业科技推广,认真落实林技专家推广责任制,建设一批特色林业科技示范基地;进一步完善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强化食用林产品质量“双随机”抽查监管、追溯体系建设和合格证管理;深化“标准化+”行动,围绕野生动物保护、生态修复、森林康养产业、森林古道保护修复等工作,加快制修订一批国家、行业和省地方标准。切实加强林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聚焦“强基础”,不断完善法治政策保障。新森林法将于202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要加大对新法的学习宣传力度,切实将新法的立法理念和规定要求全面贯彻到林业工作当中。要对照新森林法,清理相关地方性林业法规和管理政策,做好森林管理条例和林地、林木采伐管理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修订的调研、论证工作,加快出台配套实施办法,积极做好正式实施的相关政策准备工作;要协调做好森林防火和林业执法队伍建设。按照中央要求,森林公安需转隶到公安部门统一管理,争取在省、市、县三级成立负责森林防火的内设机构,同时在基层林业部门配备必要的林业行政执法力量;切实加强林业事业单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改善装备水平,提高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强化政策支撑保障。争取党委政府出台支持推进林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意见,深化森林质量财政奖补制度,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工程,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总结“十三五”林业改革发展情况,科学谋划今后五年的林业发展思路。

聚焦“践初心”,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林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清廉林业建设,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扎实开展“三服务”活动;加强业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打造实干担当的林业铁军。

猜你喜欢

林业森林建设
寒露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