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困境及对策

2020-04-27黄萍李庆伟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2期

黄萍 李庆伟

摘要:目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已在全国各地逐步展开并初见成效,但农民参与培训意愿不足、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单一、实训基地匮乏、培训过程监督及培训效果考核缺失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提出要加强职业农民身份认同感教育;开展点单式培训;建设流动课堂、田间课堂、空中课堂;整合各类资源、强化实战训练;加强过程监管与后期跟踪服务等对策,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快速走上规范化道路。

关键词:职业农民培育;点单式培训;后期跟踪服务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定义及特征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具备一定专业生产技能,善于经营并懂得管理,能将农业生产与经营作为自己的主业,且以此为生活来源的现代农业从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明显不同,传统农民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概念,代表的是身份和社会等级,而新型职业农民代表的是一种职业。传统农民多为兼业农民,农业被视为“副业”,主要收入来源靠进城打工,而新型职业农民把务农视为终身职业,其主要甚至唯一收入来源依靠农业生产。传统农民进行自给自足的小规模生产,而新型职业农民则进入市场,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强调农业的市场价值,想方设法追求利润最大化,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及收入。

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和构成既包括目前正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又包括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以及热爱农村农业的退伍军人、原城市居民等。他们拥有过硬的农业新技术,擅长新的经营模式,能深度融合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手段进行农业生产和经营,其类型大致可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大类。

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困境

(一)培训对象缺乏身份认同感,参与培训意愿不足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远离农业参与到城市化建设队伍中,留守农民多为妇女或者是老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思想较落后,对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缺乏热情,未能充分认识到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长远意义,参加教育培训更多停留在“要我学”阶段,新时代终身学习理念和不进则退的竞争意识较薄弱。另一方面,因目前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偏低,传统农事劳作较为艰辛,收入微薄,导致整个社会包括农民自身对农村及职业农民缺乏认同感,主观从业意愿缺乏,主动接受教育培训的意愿不强。

(二)培训主体能力有限,培训效果不理想

1、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相脱节。目前,职业农民培训的主要机构为各级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受各方面条件所限,往往缺乏前期的实地调研,未能全面掌握培训农民的文化水平、从业意愿、技能特长、创业基础、当地产业发展现状等信息,导致对培训对象的特点与需求把握不准,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常常与农民实际需求相脱节。

2、培训方式单一,不能满足职业农民的多样化需求。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主要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多为课堂讲授结合有限的实践实训,然而,同类型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及面向生产一线的现场指导较少。在抽样调查结果中显示,新型职业农民对经验交流的需求最高,现场交流活动对他们更具有吸引力,希望通过培训学习到他人经验以及现场解决在种植(养殖)过程中常见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基础种植(养殖)技术。关键农时的现场指导是农民较为欢迎的另一培训方式,如果教师能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手把手的指导,这样农民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学习效果自然会更好。

3、懂农业的优秀师资和实训基地匮乏。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农民的专业生产技能,因此,需要真正懂生产实践的师资与配套的实训基地。目前,对职业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双师型”教师缺乏,部分教师虽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但缺乏一线生产管理经验,对农民的利益诉求和市场需求了解较少,对从知识到生产力的转化方面缺乏经验,导致培训效果差强人意。另一方面,因没有稳定的经费保障,实训基地建设严重不足,不能给参训农民提供更多实践操作机会,从而影响培训效果。

4、培训层次不够丰富、缺少高层次培训。当前的职业农民培育往往涉及农业、教育、科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多家主管部门,各自为政、各管一头的现象比较普遍,使培训项目零散,缺乏统筹协调和长远规划,容易出现低水平重复培训现象,结合农民个人能力以及产业特点等多种因素在内的分层次、分类型培训缺乏,高层次培训不多,特别是能够紧密结合当地优势产业而开展的高层次专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缺乏,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农民的个性化需求。

(三)管理方对培训过程监督及培训效果考核评估不到位

由于相关法制建设的不完善,再加上培训主体不明确,社会资源分散,容易使培训流于形式,各行政主管部門对培训过程往往缺乏有效监督,对培训效果的考核评估及跟踪服务缺失,导致培训的实效性无法保证。

三、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困境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升职业农民地位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体,加大对新农村发展、农业先进成果的报道力度,加强优秀新型职业农民典型的培养,使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并对模范典型进行宣传和表彰,在社会营造一种尊重新型职业农民的舆论导向,同时,应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意义进行宣传,更新全社会对新时代“农民”这一职业身份的认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身份的认同感教育,吸引农业院校尤其是涉农职业院校毕业生发挥专业特长,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不断壮大职业农民队伍。

此外,应认真遴选培训对象,重点培训那些文化水平高、愿意从事农业经营活动且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的骨干型农民,对参加培训人员所经营的产业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扶持,定期举办有机农产品博览会、地博会等多种形式的名特优产品展销会,帮助他们推介新产品、拓展市场,成为真正意义的职业农民,使其真切感受到参加培训的明显成效,感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有所成,从内心深处乐意参加培训并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

(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开展点单式培训

培训组织者应看到农民的实际需求,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的心声,听取农民的意见,对培训对象进行摸底和分类。根据不同的文化层次、年龄阶段、从业需求以及地方特色,推出灵活多变、针对性强、贴近生产生活与经营管理等实际问题的教育培训项目,以供农民自主选择,自由安排。要优先培训农户需求量大、需求迫切的培训内容,并加强农技人员对农民个性化需求的指导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下鄉活动。此外,既要满足人们从业培训的需求,又要满足终身教育和提高生活品质的需求,有关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以及政治文明教育的内容也不能少。

(三)结合农业生产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根据农业生产及农民行为认知特点,要坚持送教下乡、农学结合,把学校办到农民家门口,把课堂搬到新农村建设点、农业科技园等现场,让培训进村庄、入社区,就地取材,就地培养,聆听专家现场讲解,与行家当面交流,让农民接受新思想,交流新经验。根据农时季节及动物繁育周期安排教学日程,请专家在关键农时到田间地头、养殖场进行培训,将集中授课、现场指导和远程教学有机结合,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和特色性,并结合当地产业结构开发地方性特色教材,在培训方式上加强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空中课堂的一体化建设。

(四)整合各类资源,加强实战训练

当前,因专项经费支持力度不够,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条件建设受到严重制约。对此,培训机构需尽可能整合各级各类培训资源,大力依托签约的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农牧业龙头企业、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小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实训作用,组织制定专门的实践训练项目,增加学员基地实习机会,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实战动手能力。

(五)注重培训效果,加强监管考核与后期跟踪服务

为保证培训的实效性,各地农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督检查和培训效果的考核评估,不仅要严把教师选用关,还要定期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考核,并加强教学管理与日常管理,要求授课教师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受训农民制定有针对性的授课方案,采用案例分析、情境模拟、基地实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受训农民多参与、多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短期集中培训后的跟踪服务必不可少,既要“扶上马”,又要“送一程”。后续的跟踪指导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考查培训内容是否能够有效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对于与农民生产实际关联性较小甚至脱节的内容,应在以后的培训工作中做出相应调整;二是对参训农民开展后续跟踪服务,包括政策扶持服务、技术指导服务、产品营销服务、金融贷款服务等,帮助他们早日成长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和带头人。同时,组织符合认定条件的受训学员积极申请职业农民资格认定,学员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后还需开展后续定期培训,实现从证前培训向证后服务转变。

四、总结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是一项长远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和中央政策的不断激励下,大量卓有成效的关于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与探索工作将不断展开,培育体系将不断健全,培育工作将日益走上常态化、规范化轨道,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将不断壮大,使他们在“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的“三农”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责任编辑 朱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