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研究进展

2020-04-26覃凤梅唐海玲

健康大视野 2020年7期
关键词:躁动研究进展

覃凤梅 唐海玲

【摘 要】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麻醉学也取得了良好的成就。七氟烷等吸入性麻醉药物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麻醉剂,但是它会引发患者不同程度的躁动,尤其是儿童,不仅增加了儿童自身的伤害,也增加了手术室人员的工作负担,增加了父母、家庭的负担。引起躁动的原因复杂,包括年龄、手术类型、疼痛、麻醉药物用量等等。本次综述将对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从而将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率降到最低。ADDINCNKISM.UserStyle

【关键词】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2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297-01

一、躁动的定义

躁动即用完乙醚、环丙烷或氯胺酮麻醉后,患者出现的过度兴奋,这种过度兴奋往往以语无伦次、哭喊、呻吟等方式表现。小儿是临床上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相比较成年人来说,承受力和抵抗力都较弱,因此,躁动在小儿中的发病率更高。小儿的表现通常有哭闹、烦躁不安,经过安慰之后依旧没有改善[1]。

二、躁动的评估

目前临床上已经有18种评定量用于测定患者是否躁动,比如视觉模拟量表、PAED 量表,前者无法评测疼痛感,所以通常会采用后者进行评测[2]。

三、躁动的危险因素

1、年龄因素。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与年龄有直接关系,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小儿术后躁动的发生概率明显更高,通常最容易发生躁动的年龄在2~5岁,并且学龄前小儿相比较于学龄期小儿,躁动发生率更高。

2、手术类型。眼科和耳鼻喉科手术术后发生躁动的概率更高。眼科手术由于术后需要对眼睛进行覆盖,不能够看到周围的环境,从而产生惧怕的心理,增加躁动的发生。

3、疼痛的影响。术后疼痛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但是随着疼痛感的增强,躁动的发生几率也增加。由于小儿对疼痛的敏感度强,忍耐力低,因此更加容易发生躁动[3]。

4、术前焦虑状态。术前的心理和心情对于手术指标有很大影响,同样,对于术后发生躁动的影响也巨大。

5、吸入麻醉药物。根据相关研究表明,麻醉药物的使用方式会对躁动产生直接影响,吸入式麻醉药物发生躁动的概率更高。因为它对于神经系统的抑制程度不一,从而使得各大功能恢复情况各异。

四、躁动的预防和治疗

1、术前安抚

对于小儿手术前,可以采用催眠疗法、音乐疗法等,来缓解小儿的情绪,并且进行言语的鼓励,从而降低躁动的发生。

2、药物预防

2.1 阿片类药物

芬太尼、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和阿芬太尼都是相对比较优秀的阿片类药物,他们不仅有镇痛和镇静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减少吸入麻醉药物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

2.2 咪达唑仑

咪达唑仑是一种苯二氮艹卓类镇静药物,口服的话,可以起到良好的镇静作用。但是该方法仍然需要数据作为支撑,目前存在较大争议。

2.3 氯胺酮

术前给予氯胺酮,剂量为:1mg/kg,可以明显的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并且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氯胺酮的作用比咪达唑仑相比更有优势。氯胺酮是一种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阻断剂,镇定效果、镇静效果都良好,并且对呼吸的抑制性低,也不会对麻醉时间造成影响[4]。

2.4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最新型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不仅可以用于手术的麻醉和镇定,也可以广泛运用在ICU患者镇静、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方面,效果显著。

2.5 丙泊酚

与七氟烷相比,丙泊酚可以有效的降低躁动的发生,它可以降低脑内葡萄糖和乳酸盐的浓度,而这两者正是导致躁动发生的主要因素,降低这两者的含量,就意味着降低躁动发生的概率[5]。

2.6 曲马多

曲马多是一种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属于人工合成的。与μ受体、 κ受体和σ受体可以选择性的结合,从而对中枢神经递质起到影响作用,对去甲肾上腺素重的吸收进行抑制,从而发挥自己独有的镇痛和抗寒战效果。

3、优化围术期麻醉管理

在麻醉药物的选取方面,应该更加的严谨和谨慎,尤其对于小儿患者。

3.1 麻醉诱导

静脉麻醉诱导可以运用在成功开放静脉通路的小儿身上,常用的药物如下:丙泊酚:2~3 mg /kg,硫噴妥钠:5~7mg /kg。对于静脉通道开放失败的小儿,可以采取吸入麻醉诱导的方式,七氟烷浓度需要在8%以上,从而使得小儿从清醒过渡到睡眠,减少因为哭闹造成的气道痉挛等。

3.2 麻醉维持

麻醉维持应当尽量选取静脉麻醉药物,这样可以减少躁动的发生。比如,丙泊酚:3~6 mg /(kg·h),瑞芬太尼:0~2μg /(kg·min),芬太尼总用量:0~10μg /kg。

4、术后镇痛和安抚

4.1 充分的术后镇痛

在小儿术后苏醒期间,应该保证其合理的镇痛,从而降低小儿负面情绪的出现,从而减轻躁动的发生。

4.2 安抚

小儿苏醒期内,可以让家人陪护,尤其的母亲,小儿在看到母亲时,情绪会平复较多。此外,苏醒室的环境要温暖舒适,并且墙壁上可以挂一些儿童画,播放轻音乐等,并且最好保温措施。

五、躁动的治疗

首先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比如芬太尼、丙泊酚、咪达唑仑等,但是很多研究表明,使用该类药物会影响小儿的苏醒质量,因此,使用完药物之后,要多观察一段时间,意识清醒之后再回到病房。

六、总结

躁动带给小儿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病痛,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折磨,因此,为了降低躁动的发生,术前的安抚、药物辅助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术后的苏醒期也尤为关键,镇痛、镇静一个都不能少。维持麻醉也是可以采用的步骤,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更加合理。总之,小儿躁动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孙一笑,王士雷,贾长新,杨峰云,江亚楠,李少娜.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对小儿七氟醚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54(02):221-224.

[2]张云砚,易佳盛,孙涛,曾滋,陈榕,夏中元,孟庆涛.右美托咪定预注用于小儿全身麻醉诱导的安全性观察[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9(06):1000-1004.

[3]帅斐,贾俊香,黄惠琼,姚向国.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在小儿鼾症手术全身麻醉中对苏醒期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3):27-29.

[4]张庆华,黄修海,曹志云,董桃花.帕瑞昔布钠与右美托咪定联用预防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的效果探究[J].药品评价,2017,14(05):33-36.

[5]赵亚娟,卢吉灿,刘超,孙玉琦.地佐辛对减轻小儿耳鼻喉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作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0):1805-1807.

猜你喜欢

躁动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Give Mea Girlat Age Eighteen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初春或更深的呼吸
EVA的阻燃研究进展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