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马鸡栖息地类型及选择研究进展

2020-04-26皇甫冰赵润星

农业与技术 2020年7期

皇甫冰 赵润星

摘 要: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高山鸟类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野生种群数量日趋降低,栖息地保护是[1]保护蓝马鸡的关键。本文从蓝马鸡栖息地类型、栖息地选择方面进行综述,以正确分析蓝马鸡栖息地选择偏好,希望为科学评价栖息地质量、有效开展栖息地保护工作、促进蓝马鸡野生种群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蓝马鸡;栖息地类型;栖息地选择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415051

收稿日期:2020-03-08

作者简介:皇甫冰(1990-),女,硕士,助理畜牧师。研究方向:野生动物饲养管理。

前言

栖息地是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动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在其生活的地段上的各种生态环境因子的总和[1]。鸟类的栖息地类型是指其在某一生活史阶段所占据的环境类型,鸟类在其栖息地完成各种生命活动[2]。栖息地是影响鸟类数量、地理分布、繁殖成功率和存活率的重要因素[3]。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会选择对自身更有利的栖息环境,动物对栖息地的选择和利用是其适应环境的一种行为,以满足生活需要和保证繁殖与存活。因此,栖息地在鸟类生活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鸟类栖息地选择研究是热点,也是重点。

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隶属于鸟纲(Aves)、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马鸡属(Grossoptilon)[4],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高山鸟类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易危”鸟类,IUCN 将其列为需予关注物种( LC: Least Concern)[5-7]。蓝马鸡目前仅分布于青海东部、东北部和东南部,甘肃西北部、四川西北部、以及宁夏北部贺兰山地区[8,9]。

蓝马鸡的野生种群日趋减少,栖息地环境变化和破坏是主要原因,明确蓝马鸡对栖息地的选择性,是正确评价栖息地质量,科学分析其种群减少、濒危原因和针对性制订保护管理工作的基础。本文将近年有关蓝马鸡栖息地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重点分析蓝马鸡栖息地类型和栖息地选择研究,以期对蓝马鸡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蓝马鸡种群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基础性的参考作用。

1 栖息地类型

蓝马鸡喜欢栖息于海拔2000~4000m的山地针叶林(如云杉林)、阔叶林(如橡树林)或杜鹃、柳、金腊梅的灌木丛间,是典型的高海拔、寒冷地区的亚高山森林和高山灌丛鳥类[2,5,6,10]。

据李桂垣、吴逸群、郑生武和廖炎发、庞博观察四川、甘肃、青海等地蓝马鸡的栖息地类型主要是寒温性常绿针叶林、温性常绿针叶林、云冷杉针阔叶混交林、山地杨桦林、高山灌丛草甸[2,11-14]。蓝马鸡在不同地区的栖息地类型有相似,也有差异,是自然选择下蓝马鸡种群为更好地适应环境而做出的改变。

1.1 寒温性常绿针叶林及温性常绿针叶林

寒温性常绿针叶林乔木层以云冷杉林、祁连圆柏林为建群种,以山杨和桦树为伴生种。温性常绿针叶林乔木层以松柏林为建群种,如油松纯林、桧柏林带[12],其灌丛种类以忍冬、金露梅为优势种,伴生种类有蔷薇等,草本层以粗糙苔草为优势,伴生种有羌活、珠芽寥、蕨麻。

1.2 云冷杉针阔叶混交林

杂生柳、桦与箭竹的云杉林,林下植物有蔷薇、榛子、锦鸡儿、花椒、卫茅、山楂、鼠李、柳、苔草、野决明、唐松草等。

1.3 山地杨桦林

山地杨桦林以杨树、桦树为建群种。灌丛以金露梅为优势,其次是锦鸡儿等[14]。草本层以垂穗鹅冠草为优势种,次优势种为粗糙苔草。伴生种有针茅、早熟禾、蕨麻等。

1.4 高山灌丛草甸

灌丛种类以杜鹃为优势种,次优势种为山柳,伴生种有金露梅、高山绣线菊等[14]。草甸种类以篙草、苔草为优势,次优势种为异针茅。伴生种有美丽风毛菊、蒲公英等。

2 栖息地选择

2.1 栖息地的季节性选择

蓝马鸡的栖息地存在季节性变化。随着四季交替,蓝马鸡栖息环境的温度、植被盖度、隐蔽程度、雪覆盖深浅、食物条件等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蓝马鸡的栖息地选择也相应发生变化。学者对青海多地的蓝马鸡调查得出,夏季栖息于青海云杉林、山杨林、桦树林、柏树林、油松林和亚高山灌丛、高山灌丛(如杜鹃、山柳、金露梅等)、高寒草甸中,为了更好的繁殖育雏;秋季则栖息于林源及附近、山脊及沟谷地带,常成群飞至农田捡食粮食;冬季因雪覆盖深,有一部分迁移到针叶林下缘和沟谷地带,在距居民点较近的林缘附近也有发现蓝马鸡[14,15]。乔木密度、距离、高度,灌木密度、距离、隐蔽程度,坡度、坡向、坡位、海拔高度、干扰度及食物条件是蓝马鸡栖息地优先选择的生态因子。据野外观察,祁连夏玛林区蓝马鸡秋季优先选择海拔2800m中山地貌、坡度15°~35°,南坡至西南坡、中坡位和下坡位,灌木层高度1~2m、盖度10%~20%,草本层高度10~20cm、盖度40%~70%的栖息地,这样的栖息地温暖、视野开阔、食物丰富,有利于取暖、隐蔽、取食、储备能量和逃避天敌以越冬;避开选择郁闭度0.6~0.8、乔木层高度10~19m、胸径11~20cm的青海云杉林,是因为林内食物少、环境阴冷[6]。刘振生和李志刚研究表明,蓝马鸡对栖息地的选择与捕食压力有关,蓝马鸡冬季偏好选择山地针叶林,避免选择天敌活动较多的山地草原带、山地疏林带、亚高山灌丛和草甸带,是因为山地针叶林隐蔽性好,最大限度地减少被天敌发现的机会,有效降低了被捕食的风险[16,17]。

水也是影响蓝马鸡栖息地选择的重要因子,海拔1900m以上的地区降雨量比低海拔地区的要大,所以蓝马鸡选择高海拔林区活动[8]。

2.2 栖息地的繁殖期选择

蓝马鸡对于栖息地的选择,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繁衍。庞博通过对贺兰山区蓝马鸡进行研究,发现繁殖期蓝马鸡的栖息地选择相对于其它时期存在显著性差异,其更喜欢选择高海拔、高乔木、乔木密度高、矮灌木、灌木密度低、人为干扰距离远、隐蔽级高的栖息地类型。与交配期相比,夏季蓝马鸡选择的栖息地海拔低、隐蔽级低、人为干扰距离近[2]。繁殖期蓝马鸡喜欢在以云杉林为优势的乔木、山地针叶林的阴坡地活动,而冬季蓝马鸡在阳坡、阴坡均有活动。研究表明,繁殖期蓝马鸡的夜栖地首选是乔木高度、盖度较大的针叶林和灌木高度、盖度较低的灌丛,高大、高密度的乔木距地面高、隐蔽条件好,可以让蓝马鸡更好的隐藏、栖息,不易被天敌发现,增加生存机会;矮小、低密度的灌木有利于蓝马鸡的活动、觅食,方便逃逸,避免被捕杀[18]。人为活动对野外蓝马鸡产生了严重影响,为了保证孵化期蛋的安全和育雏期雏鸟的安全,高海拔、人为干扰距离远是蓝马鸡的优先选择。据庞博的研究证明,蓝马鸡在交配期、孵化期、育雏期栖息地选择的差异:交配期喜欢乔木距离近的栖息地;孵化期因雌雄鸟只在巢附近觅食,蓝马鸡喜欢选择食物资源丰富、离灌木距离近的栖息地;孵化期和育雏期均选择阴坡中或上坡位觅食,而交配期对坡无选择[2]。

蓝马鸡孵化期的巢址选择与孵化成功率有直接关系。不同地域的蓝马鸡巢址大小不一,可能与栖息地的植被、环境有关[19,20]。蓝马鸡倾向于依乔木、灌木、洞穴、倒木而建巢,不仅可以遮雨防水,还为蓝马鸡提供了良好的隐蔽条件;选择阳坡建巢,有利于保持巢温的恒定,同时干燥的巢址也有利于卵的孵化;选择陡峭的山坡筑巢,能够减少其它动物和人类的干扰,并有利于在危险情况下紧急逃避敌害;选择灌木浓密、低凹的生境营巢,枯枝落叶层较厚的地方,这种环境极隐蔽,不仅可以减少孵化期天敌对蓝马鸡和卵的干扰、破坏,也可为孵化期大部分时间在巢中的蓝马鸡提供食物来源,有利于提高繁殖成功率[5,11,15]。

3 结语

综上所述,蓝马鸡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生活阶段,呈现出较强的栖息地选择性。鸟类对栖息地的选择性反映了不同的生态环境对其生存与繁衍的影响,因此,研究鸟类对栖息地的选择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石锐,刘振生,崔小文,等.蓝马鸡栖息地选择研究进展[J].农林科技,2012(6):201.

[2]庞博.贺兰山蓝馬鸡繁殖期觅食地和巢址的微生境选择与利用[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6.

[3]张婷婷,彭昭杰,周大庆.我国丹顶鹤栖息地选择研究进展[J].动物学杂志,2019,54(1):134-144.

[4]吴逸群,刘迺发.甘南则岔林区蓝马鸡冬季昼间行为观察[J].动物学杂志,2010,45(3):67-71.

[5]吴逸群,刘迺发.甘南则岔林区蓝马鸡配对期行为观察[J].四川动物,2011,30(1):82-83,86.

[6]刘建泉,杨建红,倪自银.夏玛林区蓝马鸡秋季栖息地的选择[J].林业科技通讯,2015(8):80-83.

[7]Hilton-Taylor.2010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a global species assessment[R].Gland,Switzerland and Cambridge:IUCN,2011.

[8]胡天华,王继飞.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蓝马鸡的分布范围及种群数量[J].四川动物,2012,31(6):976-982.

[9]李桂垣.我国的特产雉类——蓝马鸡[J].动物学杂志,1988,23(2):38-40.

[10]冯雪.养殖新宠——蓝马鸡[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0(3):13-14.

[11]李桂垣,张瑞云,刘昌宇,等.四川平武县王朗自然保护区蓝马鸡的初步观察[J].四川动物,1985(01):7-9,33.

[12]田家龙,钟立成,吕忠海.陆生野生动物栖息地分类体系研究[J].野生动物学报,2019,40(1):209-216.

[13]吴逸群,刘迺发.我国蓝马鸡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林副特产,2010(4):99-102.

[14]郑生武,廖炎发.蓝马鸡的栖息地、活动、食性与繁殖研究[J].动物学报,1983,29(1):71-85.

[15]李春秋,李德浩.青海省祁连林区的血雉(Ithaginis cruentus)与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J]. 动物学研究,1981,2(1):77-82

[16]刘振生,曹丽荣,李志刚,等.贺兰山蓝马鸡越冬期栖息地的选择[J].动物学杂志,2005,40(2):38-43.

[17]李志刚,胡天华,翟昊.贺兰山蓝马鸡春夏季对栖息地的选择[J].野生动物杂志,2009,30(6):310-313.

[18]吴逸群.蓝马鸡繁殖期的夜栖地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624-8626.

[19]吴逸群,刘迺发.甘肃南部蓝马鸡的巢址选择[J].生态学杂志,2010,29(7):1393-1397.

[20]廖炎发.兰马鸡的生活习性[J].野生动物,1984(2):10-13.

(责任编辑 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