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配合中医综合护理对慢性乙肝肝硬化气滞血瘀型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4-26徐蓉华忠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耳穴肝硬化中药

徐蓉, 华忠

肝硬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发展的终末期,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肝功能衰退,同时出现腹水、腹胀、黄疸、蜘蛛痣等症状药,甚至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1-2]。目前,临床针对肝硬化的治疗以西药保肝、营养支持以及抗病毒治疗为主,但长期治疗往往容易引起耐药性或者不良反应等问题,导致长期疗效不尽人意。中医学将肝硬化归属于黄疸、臌胀、协痛、水肿等疾病,虽对肝硬化无系统的论述,但是结合现代医学对肝硬化发病机制以及病因学研究及认识提高,将其归类于湿、热、虚、毒四方面,因而临床治疗主张以疏肝解郁、清热利湿为主要原则[3]。近年来,中药组方配合具有中医特色护理在肝硬化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分析中药配合具有中医特色的综合护理对慢性乙肝肝硬化气滞血瘀型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乙肝肝硬化气滞血瘀型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临床诊断符合2015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及2013版《肝脏病》中关于慢性乙肝、肝硬化诊断标准[4],同时参考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辨证均属气滞血瘀型[5];超声检查显示肝脏表面欠光滑,肝实质回声不均匀者。排除标准:其他病毒感染所致或酒精性肝病等因素所致肝硬化患者;合并心、脑、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不全者;合并消化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精神系统疾病者等。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均知情自愿签署同意书。共入组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5例。对照组男34例,女31例;年龄37~58岁,平均(46.86±5.38)岁;病程1~9年,平均(4.25±0.63)年。研究组男32例,女33例;年龄35~59岁,平均(46.54±5.67)岁;病程1~8年,平均(4.54±0.58)年。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常规治疗主要指接受常规抗病毒治疗以及对症治疗,如伴有黄疸症状患者应用退黄剂,伴有腹水症状患者接受利尿剂治疗等。同时给予常规健康教育与饮食及用药的常规指导,叮嘱患者保证充足的休息。

研究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给予中药调理及具有中医特色的综合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中药调理:采用加味逍遥散进行中药调理。组方构成:柴胡、当归、茯苓、白芍、白术、炙甘草各取15g,干姜、薄荷各取6g,大黄10g,厚朴15g,丹参、黄芪各取30 g,水煎取汁400 ml,分2次服用,每日1剂,连续服用4周。②情志护理:入院时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认真、客观评估,了解患者情志症结所在,利用答疑、以情胜情、暗示以及发泄解郁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针对情志护理,消除患者负性心理情绪,提升主观配合度。③耳穴压豆:操作前向患者及家属讲明耳穴压豆原理及操作方式,指导其正确实施耳穴压豆。取穴前用酒精棉球对耳廓进行消毒,用手指轻拖耳廓将王不留行籽压贴在肝、胆、脾、胃等对应耳穴上(每次取5~7穴为宜),以螺旋式按压穴位,控制力度以患者略感麻、胀、痛为宜,每穴每次按压2~3 min,每日3~5次,隔1~2日更换王不留行籽,连续治疗4周。在耳穴按压期间注意防水,防止王不留行籽脱落。夏季耳穴按压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出现皮肤感染。年老体弱患者耳穴按压力度宜轻,伴有急性疼痛病症患者耳穴按压力度宜重。耳穴按压时可顺时针按揉患者上腹部,促进其胃肠蠕动。④饮食护理:针对不同症状给予不同干预护理,同时可通过发放手册或组织患者及家属参加讲座等形式帮助提高其对食物认知,以便其合理膳食。⑤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为其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其姓名、住址、电话、病情等信息,建立微信群,每日由医护人员定时在微信群里解答患者疑问,提供合理建议,并推送有关饮食指导、注意事项等小短文、图片,帮助提高患者认知程度。同时每周对患者进行一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生活状态并给予合理建议,促进其病情康复。

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4周。

1.3 观察指标

1.3.1 肝功能指标变化和临床症状 采集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空腹血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以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医证候评分原则对其临床症状进行评估。

1.3.2 生存质量 利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内含躯体功能、情感功能以及社会关系、环境领域4个维度共24个条目以及自我判断的2个独立分析条目(总体健康感觉),采用5级评分原则,共100分,患者得分越高代表该领域功能越好,生存质量越高。

1.3.3 患者满意度 通过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3级,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越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组别AST(IU/L)ALT(IU/L)TBiL(μmol/L)干预前干预4周后干预前干预4周后干预前干预4周后对照组(n=65)168.47±41.1678.73±16.16182.63±56.5567.37±15.1778.79±11.6353.37±9.61研究组(n=65)167.98±42.1865.35±14.31181.97±57.1342.58±11.7378.65±11.5832.60±7.81t值0.0674.9980.06610.4230.06913.522P值0.947<0.0010.947<0.0010.945<0.001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2.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清AST、ALT以及T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研究组血清AST、ALT以及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WHOQOL-BREF表各维度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4周后研究组WHOQOL-BREF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干预4周后,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98.46%vs. 84.62%,P<0.05),见表4。

3 讨论

中医将肝硬化归类于“黄疸、臌胀、黄疸、积聚”等疾病范畴,肝肾阴虚,寒湿困脾、血瘀络阻等均可致病,而中医认为耳朵是“宗脉之所聚”,耳朵与人体五脏六腑的肝、胆、胃、脾等十二经脉均相通,对耳部相应穴位进行刺激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6-7]。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黄疸、腹胀、腹水等症状,利用王不留行籽对耳部肝、胆穴位刺激可以达到活血通络、疏肝解郁、利胆退黄的目的,对脾、胃等对应耳穴进行刺激可以达到调节阴阳、健脾益气之功效[8]。

组别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关系环境领域干预前干预4周后干预前干预4周后干预前干预4周后干预前干预4周后对照组(n=65)54.26±8.7672.39±10.0852.48±7.4967.37±10.3658.64±8.7773.42±10.5655.74±7.6364.76±9.53研究组(n=65)54.38±8.4279.87±11.6351.98±8.0777.56±11.8458.37±8.8982.35±12.7456.21±7.4675.35±9.87t值0.0803.9180.3665.2220.1744.3510.3556.223P值0.9370.0010.715<0.0010.862<0.0010.723<0.001

表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组别例数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对照组6525(38.46)30(46.15)10(15.38)55(84.62)研究组6537(56.92)27(41.54)1(1.54)64(98.46)χ2值11.582P值0.005

中药逍遥散是中医常用疏肝理气方剂,现代临床实践研究证实该方剂可以改善肝炎患者肝细胞退行性病变,促进肝细胞再生,方中白术、柴胡、黄芪以及甘草等多味中药可有效加强肝脏代谢,促使受损肝细胞逐渐恢复,丹参与当归等药材可改善机体循环,调节机体免疫的同时延缓肝硬化进程[9]。薄荷干姜、茯苓等多味中药可以发挥利水消肿、健脾益气养血之功效,而且柴胡与厚朴配伍,可以调畅气机,行气宽中,增强柴胡疏肝解郁功效,诸药共奏发挥疏肝解郁、健脾养血、利水消肿、益气活血、通腑泄浊之功效[10]。长期应用加味逍遥散进行调理,可以从根本上祛除患者肝肾阴虚、寒湿困脾等问题,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有着积极作用。

饮食护理是肝硬化患者治疗期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合理的饮食护理方案可以保证患者机体水电解质、血清白蛋白等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减轻肝脏负担,对于疾病康复同样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四多、三戒、两限制”对肝硬化患者进行饮食护理,严格限制患者饮食摄入,尽量减轻因饮食摄入不当造成患者肝功能恶化,通过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糖原类物质,降低肝脏负荷并保护肝脏的目的。同时根据不同病症、病因辩证给予个体化饮食干预,可针对性地促进其临床症状改善。

此外,现代医学指出负性心理情绪状态可以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机体生理系统功能改变,降低肝血流量,使肝细胞坏死程度加重,对于肝病患者病情康复具有极其不利影响[11]。而在中医《素问·举痛论篇》中有“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的说明,认为情志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疾病的恢复与进展[12]。李雯雯等[13]在研究中证实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有效缓解乙肝肝硬化患者负性心理情绪状态,调节脏腑功能,提高其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可见,根据患者心理情绪状态针对性采取情志护理,能够尽可能消除患者负性情绪,避免因过度思虑、烦躁恼怒等因素所致的肝脾郁滞、功能失常,对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本文研究通过对65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气滞血瘀型患者应用中药调理及耳穴压豆、饮食及情志护理,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肝功能及生存质量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对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应用中药调理及具有中医特色综合护理方案进行治疗,可以有效促进临床症状消退,促进肝功能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整体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耳穴肝硬化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