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佛经翻译史中译者本身的转变

2020-04-25张旭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4期
关键词:译者

张旭

【摘  要】在中国2000多年的翻译史中,佛经翻译占有着极其重要的成分。同时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在翻译中本应有着较高的地位,但在当时社会却有些出入。在我国翻译中,对译者本身的研究相较其他内容而言明显有些不足。同时在佛经翻译中,中外译者的数量比例随着时间发展而产生着较明显的变化,本土译者的影响力逐步显现。在本文中,笔者试图以其变化,从时间和译者数量的方面入手,浅析其对译者本身的影响。

【关键词】译者,翻译主体,佛经翻译

一、引言

在佛经翻译中,中外译者的数量以及比例随着时间发展而产生着明显的变化。在我国翻译中,对译者本身的研究相较其他内容而言明显有些不足。译者的身份从一开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而不管是中国翻译史,还是西方翻译史中来看,译者的隐身是无法避免的,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各种各样的翻译理论逐渐出现,这对当时的佛经翻译有着很大的改善。我们能较为清楚地看出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中一开始出明显的本土译者少,外来译者多的情况,而这种情况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影响力却开始由本土译者所把握,直到佛经翻译的衰落。

二、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概述

中国佛经翻译始于东汉末年,从南北朝至唐达至巅峰,接着到北宋逐渐式微衰弱。根据我国的翻译历史,大多数人都认为佛经汉译的开端是由公元2世纪的伊朗僧人安世高开始的。众所周知,在我国翻译史中一共有五位从事佛经翻译的大师,分别是玄奘、祖籍印度的鸠摩罗什、来自印度的真谛和不空。其中只有玄奘是属于汉人,而其他大师都属于外籍,外来译者的数量明显比本土译者要多。

三、中外译者的转变对译者的本身改变

根据佛经翻译史文献的记载,在东汉到西晋时期,所有参与佛经翻译的高僧分别有来自天竺(今印度)的迦叶摩腾、竺佛朔、竺大力、维祗难、竺律炎、昙柯迦罗、畺良娄至、竺叔兰,来自安息的安世高、安玄、昙谛、安法贤、安法钦等等包括其他非本土地区的共30位外籍高僧在这个时期作为其主体部分,而本土译者几乎没有出现,几乎完全由外国译者占据。根据梁启超的统计,随着时间的变化,在东晋到隋朝期间,中国本土译者逐渐增多,也占据着当时佛经翻译的一部分,其数量比例也进一步增长,与外国译者一起构成了当时翻译的主体。在这个时期共有释道安、竺佛念、彦琮等31位中国本土的译者,外来译者共47位。而处于佛经翻译鼎盛时期的唐代,主要有以玄奘共7名佛经翻译者,而外来译者有10位。而在佛经翻译逐渐式微的北宋时期,主要有本土译者6名,外国译者4人。在这段时期,中外译者的比例趋于平衡,虽然其数量比例中外国译者占大多数,但凭借在佛经翻译中的影响力,本土译者开始占据主要地位,其中比較有影响力的译者就是玄奘以及赞宁,但由于唐代之后,佛教遭受严重打击,逐渐式微,之后的译者基本很少了。

显而易见,在长达近千年的佛经翻译中,特别是一开始的时候,由于当时中国的翻译现状以及背景,外来译者占极大多数,而本土译者明显不足。不过慢慢地随着官译的兴起,佛教逐渐在我国传播开来,受到了极大地欢迎,翻译佛经的本土译者也随着增多——在东晋释道安的时期,译场的创立便标志着佛经翻译慢慢由私译转为官译,在国家方面上得到了支持,从而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佛经翻译,从官方角度开始接受佛教文化,因此本土译者的数量明显增多。译者以及译者本身地位的边缘化稍稍得到了些许的缓解,但依旧没有太大的改变。

根据贺爱军的《译者主体性社会话语分析》中的对其的解释中表示:“从社会话语分析的视角来看,中国历史悠久,大部分时间处于强势地位,而且一向自给自足,不假外求,在与别的文化系统相互交流时,一般处于主导地位,施与影响多于接受影响。”显然这种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和民族自豪感就是通过数量比例上来看,外来译者占据的比例远远超过了本土译者的原因,同时这也导致了中国翻译者的地位与身份问题。但当时佛经翻译受到了统治者阶级的推崇,佛教文化兴起,佛经翻译者的身份和地位逐步提高,在翻译中也不需要绝对地忠实于原文,越来越多的本土译者开始对佛经进行研究与翻译,而不仅仅只有外国译者的出现。佛经翻译逐步走向鼎盛,但在隋唐后,因为战争以及灭佛运动的影响,翻译佛经的人数急剧下降,有影响力的佛经翻译者也比不上从前。

四、结论

通过对中外译者数量比例以及影响力的大致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翻译活动的进行以及兴盛不仅仅需要中外译者的共同的努力推广,还需要国家相应的支持。即使在当时有着很多的阻碍,佛教与佛经翻译也依旧兴起了,因此译者身份、地位的提高以及对译者本身的重视,对译者的影响很大。翻译的发展不仅仅需要译者和翻译学理论的进步,而一个较好的环境所能给予译者的保障同样也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国鹏.译者今昔论 [A]山西师大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14

[2]王爱琴.主体间性视野下的佛经翻译解读 [A]江苏大学学报,2012

[3]尹富林,张志芳.从古代佛经译者看译者的主体间性 [A]南京大学学报,2008

[4]赵玉闪,杨旸.论中西翻译史中译者地位变迁 [A]林区教学,2012

(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

猜你喜欢

译者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阐释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研究综述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