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斗拱

2020-04-25王爽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0年4期
关键词:斗拱构件尺寸

王爽

在中国古代大型木构架建筑中,立柱和梁架之间由一种特殊的构件连接。这种构件整体呈倒三角形,由长短不一的木料从下到上、由小及大以榫卯工艺咬合而成,形成层层托举、逐渐伸出的造型,其结构之繁复、工艺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构件——斗拱。

在建筑的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探出的弓形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木块叫斗,斗上加拱,拱上加拱,层层叠加,形成斗拱。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斗拱形象见于西周铜器,最早的斗拱实物出现于战国中山国墓的铜方案,最早的古代建筑斗拱实物见于唐代建筑遗存,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中的斗拱便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汉代,柱顶用斗拱承托檩、梁,但各个斗拱之间互不相连。斗拱的发展以探索如何承托梁柱和增大挑檐为主,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南北朝时期,斗拱形制趋于规范,表现出对艺术效果的追求。隋唐时期是斗拱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柱头斗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之中,使斗拱和梁架拉结在一起,形成水平框架,斗拱成为各个交叉处的加强节点,从孤立的节点托架联结成整体的水平框架,在木构架建筑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风格方面,唐代斗拱雄大壮丽、疏朗质朴,尽显盛唐气象。宋代,斗拱的发展达到了成熟阶段。记录中国古代建筑营造规范的《营造法式》成书,使得斗拱有了制度、等级、名称、次序、尺寸的具体规定。风格上开启简化之风,优雅含蓄、文质彬彬。元承宋制,但斗拱尺寸日渐缩小。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高峰。建筑的木构架进一步简化,构架整体性的提高导致对斗拱依赖的削弱,斗拱与木构架不再齐头并进地发展,而是出现了背道而驰的情况:构架日趋简洁、有机,而斗拱则因逐渐失去结构功能而奋力加强装饰功能。

中国著名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在其著作《清式营造则例》绪论中,对斗拱从唐宋到明清的发展作了以下精辟的论述:斗拱由大变小,斗拱尺寸由占柱身高度的1/2至1/4,缩小到1/5至1/9,风格由雄大变为纤巧。概言之,斗拱的发展经历了由简而繁、由硕壮而纤秀的过程,在功能上由结构构件逐渐转变为艺术装饰。因此,斗拱形制的差异是鉴别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所属年代的重要依据。

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和演变,斗拱的类型和做法繁杂多样,但历代斗拱的组成原则却始终如一,体现出中国传统技艺“形每万变,神唯守一”的规律和传承。

按使用部位,斗拱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座斗拱。外檐斗拱中,又可分为柱头科斗拱、角科斗拱和平身科斗拱。其中,位于建筑物转角部位的角科斗拱起到支撑檐角的作用,结构最为复杂,所起的作用也最大。

从功能角度分析,斗拱存在的最初意义是承托屋檐,有效增加屋檐出挑的总长度,令其足以保护建筑的土木建材不受潮损毁。由于位于柱与梁之间,斗拱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是典型的受力层与传力层。以唐宋时期的大型建筑为例,建筑物上层屋顶与下层柱网之间形成的斗拱层,就像一层巨大的弹簧垫,弹性十足,可以有效吸收纵横震波,对增加建筑的抗震能力十分有利。同时,斗拱本身是各种纵横交叉的构件层层累叠,由下而上逐层扩展而成。这种结构,使得斗拱在梁柱交界处,扩大了支座,增添了支点,改善了节点构造,有效缩短了梁檩构件的跨度,增加了构件抗弯和抗剪能力。由于榫卯工艺的空间结构,地震带来的震动会使斗拱充分发挥“耗能节点”的作用,有效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结构“松动”却不致“散架”,能够起到抗震减灾的作用。

斗拱另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形成了模数制度。建筑模数是指在建筑设计中,为了使建筑整体比例协调、尺寸适当,实现标准化、大规模生产,统一选定的协调建筑尺度的增值单位。整个建筑及其构件的尺寸均是基本模数的倍数。建立模数制度的目的是使构件尺寸配合得当且具有互换性,从而实现快速安装和便捷维修。古代工匠以斗拱的拱高、拱厚作为尺寸标准,发展出唐宋时期的“材分制”和明清时期的“斗口制”两种模数制体系,一方面使工程设计施工更加高效简便,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整个建筑既符合等级规范,又展现出协调宜人的比例关系。这就是中國古代建筑的模数制度,这种制度至今仍深刻影响着现代建筑。

从标示等级的角度来说,中国古代建筑在伦理型文化的影响下,处处存在着严格的等级规范。由于斗拱具有优异的技术功能,又极具装饰性,是建筑物不可或缺的重要构件,格外受到统治者的青睐。因此,在发展成熟之后,从唐代起斗拱便不得在民间使用。

从装饰角度来说,外檐斗拱形成了墙身与屋顶的过渡层次,使二者的结合更加自然活泼。而将屋檐向外挑出,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型更加优美。另外,斗拱本身巧妙繁复的造型,生动典雅的雕刻甚至明艳绚烂的彩绘,无不给人以蓬勃向上、灵动俏丽、摄人心魄的视觉享受和精神震撼。建于辽代(1056年)、坐落于山西省应县佛宫寺内的应县木塔,高67.31米,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木塔共计采用50多种各式斗拱,看上去精美繁复,素来有“斗拱博物馆”之美誉。

既坚且美、灵动蓬勃的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构件,其精巧独特的构造、无可替代的作用和繁复精美的造型,使其无论从技术角度或艺术角度,都足以代表中国古代建筑的精神和气质。

猜你喜欢

斗拱构件尺寸
CIIE Shows Positive Energy of Chinese Economy
说不完的斗拱
说不完的斗拱
顶天立地的灵魂
斗拱系列灯具设计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技术与理论方法探讨
佳石选赏
佳石选赏
武汉工地钢材贴上电子标签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