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器人脑王争霸赛”开战, 世界大学生争雄人工智能巅峰

2020-04-25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0年4期
关键词:赛道大赛机器人

推荐单位:北京电子学会 转化作者:倪凯

2020年10月17—18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电子學会、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承办的“2020国际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在北京科学中心举行,竞赛的核心在于“看谁能驯化出更聪明的机器人”。该项比赛是世界大学生在人工智能高级领域的大比拼,吸引了来自德国、俄罗斯、巴基斯坦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39支参赛队参赛。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大赛联合主席马林致开幕辞,市科协常务副主席、大赛联合主席司马红致闭幕辞并颁奖。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大赛组委会主任田文主持开、闭幕式。经过为期两天的激烈角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Friday队、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Sirius队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HITXGG队获得一等奖。

克服疫情阻碍,线上线下同发力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扮演着重要角色。北京电子学会表示,作为新基建的一部分,人工智能不仅在抗击疫情方面,而且将在智慧金融、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目前已经有不少国家在布局自主智能系统,自主智能的机械将更符合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大赛主办方希望借助比赛,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提升在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工程素质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助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020国际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的举办也受到疫情的影响,相比去年,比赛时间延后了2个月,最后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克服了疫情阻碍,成功举办大赛。大赛执行主席、北京电子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王志华教授表示:“因为疫情问题,我们一直在犹豫、一直在等,实际上取消2020年的赛事也是一种做法,但中国的疫情控制得比较好,我们还是保留线下竞赛,并针对不能到现场参赛的团队,开设了虚拟赛。”

大赛开幕式上,俄罗斯、德国、巴基斯坦、希腊、巴拿马、泰国、意大利等国代表向大赛发来视频贺词或发言,韩国、德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土耳其、泰国等代表参加线上开幕式。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IEEE Life Fellow柳惠俊(Hoi-jun Yoo),大赛执行主席、清华大学教授王志华,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汉堡大学多模态智能机器人系统研究所所长张建伟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前沿科学中心王学文教授,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分别以“Semiconductor IC and AI Robots”“机器人中的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系统中的跨模态学习”“‘柔性电子+与未来产业”为题作主旨报告。此外,为了让全球更多学生参与到大赛中,本次大赛新增的线上虚拟赛克服了因疫情原因导致的交通阻隔、时差、赛道实景等现实困难,多支国际大学生团队以“远程参赛”的方式参与该项赛事。

机器人“全自主”,比赛难度增加

2019年首届国际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落幕后,主办方开源了首届大赛特等奖得主的代码,供2020年的参赛选手参考。王志华说,2020年的参赛选手相当于是在2019年选手的基础上做研究,2020年的成果是建立在2019年的成果之上的。

在此背景下,相比2019年的首届大赛,2020年的比赛增加了难度。首先,2020年的比赛要求机器人“全自主”。在2019年的比赛中,如果机器人摔倒,是允许参赛选手扶起机器人的,而2020年则要求全程不允许触摸机器人。其次,2020年的比赛增加了图像处理的复杂度。2019年的赛道都是简单的单色,围挡、地面都是非常干净的,这样设置赛道是为了防止环境过于复杂而影响机器人处理图像识别和处理判断等问题。2020年则增加了赛道的颜色和图案及各种实际场景,比如增加了地砖的颜色图案、围挡和地面的图案,甚至赛道中不同关卡的地砖颜色和图案都不同,增加了标识、灯光等复杂背景,这些都有可能会影响机器人的图像处理,增加了机器人的判断难度。

难度的增加也给参赛选手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HITXGG队表示,比赛场地中地毯的缝隙都会影响机器人的判断,摆放在赛道旁的参赛队伍的标识有时也会影响机器人对颜色的判断,他们的机器人就因为识别出问题而“马失前蹄”过。

由于比赛难度的增加,2020年的大赛最后并没有队伍获得特等奖,经大赛主办方商议,决定将特等奖的奖金保留,放到下一届的比赛中,下一届大赛的特等奖获得队伍将得到两份奖金。

推动学术交流合作,为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举办国际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旨在从科技创新、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推动科技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吸引更多的科研力量,加强原始创新成果的积累,为我国在人工智能、类脑计算和芯片设计制造等前沿领域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开幕式上,马林指出,北京市科协始终聚焦服务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科技人才成长成才,紧紧抓住学术交流这个推动科技创新的“金钥匙”,努力打造首都科技交流主平台,夯实学术交流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性支撑作用。他希望通过国际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搭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专业化、社会化交流合作平台,更好地促进人工智能领域学术与技术交流,从科技创新、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人工智能产业、机器人技术发展注入新动能,更多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校、企业、科研团队能够以大赛为依托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进跨界融合、高效组织的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格局。

闭幕式上,司马红在致辞中表示,期待有更多的国内外高校机构和企业以多形式、广跨度的方式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助力创新人才培养,推进技术创新,促进人工智能科技发展,助力北京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科技创新造福人类美好生活作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赛道大赛机器人
我眼中的赛道
彩珠赛道大迷宫
海岛上的立体赛道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