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氏筛查高风险与羊水核型分析及无创产前筛查的相关性分析

2020-04-25张辉陈剑雄刘远智李卓成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唐氏核型羊水

张辉,陈剑雄,刘远智,李卓成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深圳 518035)

出生缺陷又称先天性畸形,主要指婴儿尚未出生之前,在子宫当中出现发育异常的问题,主要包括染色体数量或结构异常,出生后常表现身体结构、智力或者代谢方面的缺陷[1]。出生缺陷问题会严重影响到人口的素质,是导致我国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2]。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近年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仍居高位,因而对出生缺陷进行筛查仍迫在眉睫。目前,孕中期唐氏筛查、羊水(绒毛、脐血)穿刺诊断、无创产前DNA筛查是常用的产前检查与产前诊断手段[3]。本研究为探究唐氏筛查高风险与羊水核型分析及无创产前筛查的相关性,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600例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600例,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为(25.8±3.8)岁;孕期为 14~20 周,平均孕期(16.4±2.0)周,其中首次妊娠孕妇 428 例,二次妊娠孕妇为172例;所有孕妇均为单胎妊娠,且无吸烟、酗酒史,无任何脏器功能紊乱情况。纳入标准:研究对象皆符合妊娠标准;依从性较好;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完整,且建立产前检查手册;研究对象皆进行孕中期血清学检查以及无创产前DNA筛查,对于筛查结果显示高风险以及唐筛临界的孕妇,皆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排除标准:孕妇具有明显的精神疾病患者;拒绝进行相关检查者。

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一般资料并无差异(P>0.05),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常规血清筛查与风险评估 检查时首先询问孕妇的病史,与此同时确定孕妇孕周,随后抽取孕妇空腹静脉血5ml,加入抗凝剂,通过离心处理获得血清,测定血清内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甲胎蛋白(AFP)、血清相关蛋白(PAP P-A)以及游离雌三醇(μE3),使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测定仪进行测定。最后,经过专业测评软件评估患儿罹患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帕陶氏综合)发生风险[4]。

1.2.2 游离胎儿DNA检测 取孕妇其外周血10ml,随后进行离心处理,分离获得血清,舍弃上层液,并对血清进行第二次超高速离心,获得血清中胎儿游离DNA,使用DNA提取试剂盒进行DNA提取,并使用缓冲剂对所得DNA进行洗脱,使用测序仪检测孕妇游离胎儿血清DNA。

1.2.3 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此方法为有创操作,孕妇容易滋生不良情绪,医师应告知产妇此次检查的重要性及意义,抚慰患者不良情绪。随后嘱患者将膀胱排空,并对腹部穿刺部位进行消毒。消毒后,嘱患者呈平卧位,在B超引导下确定穿刺点。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处理后,选用7号羊水穿刺针刺入羊膜腔,将第一次抽取的羊水通过拔出针芯舍弃,再次抽取20ml羊水分2管检测。脐静脉血穿刺部位为脐静脉,抽取血量为2ml,且一次抽取即可作为标本送检。对送检标本进行离心处理,舍弃上清液后进行细胞培养。随后用胰酶法进行G显带,制片后进行阅片,核型分析严格依据《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2005)进行[5]。

1.2.4 随访 对所有患者皆进行随访,直至孕妇分娩后停止。

1.3 观察指标 常规血清筛查与风险评估中唐氏综合征的风险率判断指标为:将21-三体≥1/270作为风险截断值;将21-三体为1/270-1/1000作为临界风险值。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 χ2(%)检验,计量进行 t检测(x±s)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前血清学筛查结果 600例产妇皆进行产前血清学筛查结果,其中高危孕妇为37例,阳性率为6.17%,另76例孕妇为临界风险,约占12.6%。

2.2 无创DNA筛查结果 600例产妇皆进行无创产前胎儿DNA筛查,其中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为37例,临界风险孕妇76例。无创DNA筛查结果阳性为4例,阳性率为0.67%。

2.3 两种检查方式染色体核型分析 对血清学筛查结果阳性孕妇与DNA筛查结果阳性孕妇作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所有阴性孕妇进行随访,并未有假阴性病例。无创DNA筛查真阳性率明显高于产前血清筛查(P<0.05),见表 1、表 2。

3 讨论

表1 两种检查方式染色体核型统计

表2 两种检查准确率对比(例,%)

对孕妇来讲,其反复流产或者所产新生儿罹患先天性畸形综合征很大程度上是由染色体异常疾病造成的。染色体疾病是人类常见的出生缺陷疾病之一,其中最为常见的为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6]。唐氏综合征的发病率最高,可达到1/600-1/800,其染色体呈非整倍数增加[7]。患有唐氏综合征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先天性的发育迟缓,包括机体生长缓慢与智力低下,同时容易并发并指、先天性心脏病等遗传性发育疾病[8]。因而对孕妇进行准确、有效的疾病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产前筛查中主要依靠唐氏筛查对孕妇罹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进行评估,相关统计学指出,唐氏筛查(包括二联筛查、三联筛查以及四联筛查)的检出率约为65%~80%不等,其漏检率约为5%~15%,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先天缺陷患儿的出生率[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600例产妇皆进行产前血清学筛查结果,其中高危孕妇为37例,阳性率为6.17%,另76例孕妇为临界风险,约占12.6%。 以往研究表明,在妊娠第八周对孕妇进行血清检测,可检出胎儿DNA,随着孕周的增加,其DNA浓度也会有所增加[12]。2008年我国实现了首次通过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进行21-三体综合征的无创检测[13]。2016年,我国产前筛查广泛应用产前外周血胎儿游离DNA筛查与诊断。通过孕妇外周血检测胎儿DNA技术优点众多,例如可检测孕周范围扩大,操作为无创,灵敏度与特异度皆高,且无流产等并发症的发生[14]。本研究结果显示:600例产妇皆进行无创产前胎儿DNA筛查,其中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为37例,临界风险孕妇76例。无创DNA筛查结果阳性为4例,阳性率为0.67%。

产前诊断为侵入性手术,主要是通过穿刺从而收集胎儿的脐带血、绒毛或者羊水,并进行诊断[15]。由于此方法为有创,很大程度上会使孕妇滋生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孕妇宫内感染、流产等不良后果。因此,无创检查是当前的热点研究方向。因此应尽量避免不必要有创检查的使用。本研究对血清学筛查结果阳性孕妇与DNA筛查结果阳性孕妇作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血清学筛查结果阳性孕妇37例患者中有4例经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而DNA筛查结果阳性孕妇4例中皆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对所有阴性孕妇进行随访,并未有假阴性病例。无创DNA筛查真阳性率明显高于产前血清筛查(P<0.05),这表明联合无创DNA筛查可以有效降低有创检查的使用。

综上所述,产前诊断技术中,羊水核型分析为有创性检查,唐氏筛查高风险假阳性率较高,而无创DNA检测真阳性率高,从而减少介入性产前诊断技术对胎儿与产妇的创伤。因此,应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以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唐氏核型羊水
对于唐氏筛查,孕妇应该知道这些事
产前诊断指征与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筛查中的作用评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遗传学特征与临床的关系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唐氏综合征患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升高的原因
唐氏筛查,你了解多少?
什么是羊水
百日草的核形态学研究
可怕的羊水栓塞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