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的特征、历程与热点
——基于ISI Web of ScienceTM等数据库的文献计量研究

2020-04-24张建华李婷文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体力青少年环境

张 健,孙 辉,张建华,李婷文

建成环境是人为改造、建设的社区、学校、家庭和办公环境,以及自行车道、健身步道等活动区域的人造环境,还包括可通过政策和人力资源予以改变的潜在建成环境[1]。其受土地综合利用率、交通的可达性、步行指数、空间混合利用率(居住密度)以及街道、自行车道、健身步道的通达性与安全性等诸多要素的影响[1-2]。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领域的相关研究始于21 世纪初[3],虽然前期部分学者从多学科视角探讨了该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但受当时研究者人数、实验设计精准度、科研团队整体实力以及高质量成果产出量的限制,相关热点主题在此阶段并未占据该研究领域的制高点。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始终引领着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的前进方向。美国是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领域最活跃的国家,该国期刊刊载的成果对引领全球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的走向,以及对后续研究者在思路、方法与实验设计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近10 年是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的高、快速发展期,成果产出量显著增加的同时,研究者也优化了实验设计、监控与数据采集、处理等环节,进而使研究结果、结论更具科学性与说服力[4]。基于此,笔者通过梳理近20 年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的特征、演进历程与前沿热点,以期为我国该领域相关研究者提供一种解析前期成果的新视角;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提升其体力活动参与率与运动负荷(量与强度),以及有效预防、干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等流行病提供参考与帮助。

1 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

1.1 数据来源

数 据 来 源 于Web of ScienceTM核 心 合 集 的SCI、SSCI、SCIE、A&HCI,以及Medline、Pubmed、Embase、Elsevier、Embsco 数据库。检索主题词为“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与建成环境”,通过设置检索结果呈现类型为“Article”,语种为“English”,时间限定为2000—2018 年,并以#1“physical activit* or sport* activit* or sport* participat* or physical Exercise* or physical participat* or sport* exercise* or physical education”,#2“primary school children or child* or Teenagers or young boys and girls or teen-agers or youngsters or pre-school child* or adolescent* or youth or young adult*”,以及#3“built environment”分别作为检索主题词,对2000—2018 年间收录的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领域的相关成果进行检索,得到初始目标文献分别为33 285 篇、46 0081 篇、411 7299 篇;研究者再次以#4(#1 AND #2AND #3)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并剔除缺少文献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以及出版物信息的相关索引文献,将得到的2 110 篇文献作为最终数据。数据检索时间为2018 年7 月14 日,数据库更新时间为2018 年7 月13 日。

1.2 研究工具

笔者借助CiteSpace V分析目标数据,实现对庞大数据的多视角共引分析,通过对共引文献中游离的知识单元进行重组,形成新的知识网络、创造新的知识单元,以便精确追踪与分析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动态演进历程。

2 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的整体特征

梳理近20 年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方面的研究成果(见表1),从不同维度解析该领域前期研究的多维特征。在研究成果的时间序列特征方面,自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体力活动指导性文件《体力活动与健康(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之后,全球关注并参与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研究的人数显著增加[3],建成环境作为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近10年与其相关的成果量呈快速增长态势(见图1)。在参与研究的国家特征方面,美国以692篇发文量(占总数的32.8%)确立了其在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澳大利亚(303篇)、加拿大(214篇)、英国(203 篇)3 个国家分列2~4 位,其余国家均未突破150 篇。我国在该领域的成果产出量虽位列18 位(116 篇),但作者主要来自于香港和澳门地区。审视不同国家成果产出量随时间变化的突增性,发现美国(2000—2008年)、巴西(2015—2017年)、比利时(2012—2015年)等10个国家分别在2000—2018年的不同时间段内,先后出现过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成果产出量的突发性增长。美国在21世纪初的前10年间出现了国际上首次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标志性增长,由此奠定了其在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在核心作者特征方面,近20年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领域成果产出7 篇以上的核心作者共计85 人,占总作者人数的15.65%,据国际通行的核心作者普莱斯计算法则得知,当前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已基本形成(见表2)。在刊载成果的期刊特征方面,英国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载文量居首(见表3),该杂志主要刊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优化,个体体力活动的实践、监控与评估,以及增加体力活动的频率与强度以促进慢性病患者的康复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5]。涉及医学地理学、医学社会学、卫生政策、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的美国《Health Place》与《Preventive Medicine》分列2、3 位,以上3种期刊的载文量占总样本量的22.27%。在期刊共被引特征方面,该领域的高被引与高中心值期刊均是由医学、环境科学、社会学以及综合类期刊构成。美国出版的《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Pediatrics》《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以及《Preventive Medicine》4 种期刊具有较高的中心值与被引频次(见表4),说明其刊载的成果对关注该领域的研究者具有较高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表1 2000—2018年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科研成果的数量特征Table 1 The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Building Environment Research for Children&Adolescents in the past 20 years

表2 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领域核心作者信息(2000—2018年)Table 2 The Information of Core Authors in Physical Activity Building Environment Research for Children&Adolescents(2000—2018,Top10)

表3 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文献出版物信息(2000—2018,Top10)Table 3 The Information of Core Journals in Physical Activity Building Environment Research for Children&Adolescents(2000—2018,Top10)

表4 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共引期刊信息(2000—2018,Top10)Table 4 The Information of Co-cited Journals in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Building Environment Research for Children&Adolescents(2000—2018,Top10)

3 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的演进历程

笔者依据近20年该领域的成果数量变化,以及不同时段内相应主题的更迭,将该领域内热点主题的演进脉络从时间维度上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

第1 阶段基础发展期(2000—2007 年):研究者主要采用自我报告调查问卷、环境感知评估量表等定量与定性研究法,探讨学校、家庭、建筑以及社区环境与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方式、参与率以及强度的关联性。对2000—2007 年相关研究成果的共被引文献进行图谱聚类,发现社区建成环境与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参与率及其体重指数的关联性,家庭环境以及社区环境对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方式与久坐行为的影响,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在不同场域建成环境与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领域的综合运用,以及建成环境变量、自我效能、自我报告与该群体体力活动参与度的相关性等主题,是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领域基础发展阶段的重点研究内容。自1996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体力活动指导性文件《体力活动与健康(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之后,全球关注且参与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研究的人数以及成果数量迅速增加,建成环境作为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亦引起了相关国家研究机构及其科研人员的关注,虽然基础发展期的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全球年论文产量维持在35 篇以下,但是前期由不同国家组成的联合研究机构产出的学科交叉研究成果已开始浮现[6],全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互鉴以及研究方法、实验设计的多元化、科学化发展,为后续该领域快速发展期成果量的迅速增加提供了可能。

第2 阶段高速发展期(2008—2015 年):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于2008年发布的美国大众体力活动指南(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是高速发展阶段的标志性事件。该阶段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领域成果产出量呈快速增长趋势(见图1)。对2008—2015年相关研究成果的共被引文献进行图谱聚类,发现高速发展期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更加注重运用统计学与建筑环境领域的相关理论,量化、解释环境与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参与度的关联性及其地区差异;二是社会认知理论、访谈法在不同场域建成环境影响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定性研究中的综合应用;三是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影响、制约儿童青少年参与体力活动的作用机制;四是区域建成环境变量解释农村、低收入家庭儿童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水平差异的横断面研究。高速发展阶段的相关成果在指导儿童、青少年、成人以及老年人体力活动方面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进一步加速了全球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的进程。

图1 2000—2018年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载文量Figure1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Children&Adolescent Physical Activity Building Environment in the past 20 years

第3 阶段快速发展期(2016—2018 年):该阶段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逻辑论证等日趋完善,通过对该阶段相关成果的共被引文献进行图谱聚类,发现快速发展期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类树等大数据研究方法的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与建筑、家庭、学校环境的关联性研究,农村社区建成环境以及家庭环境如何影响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参与度的定性研究,不同年龄段学龄儿童体力活动特征及其活动场域建成环境的多年历时性跟踪调查,不同人群体力活动参与和城市、社区建筑环境以及学校、家庭环境的相关性研究,建筑环境如何影响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参与,及其不同环境中的久坐行为与患超重、肥胖等流行病的营养学与生物学机制等。该区间内的相关研究实现了对基础发展阶段研究方法、内容的高度整合,并经过高速发展阶段的进一步深化,使其在研究视域广度和内容深度方面体现出深度综合化的特征。

4 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热点解析

当前,任何一个研究领域反映其最新进展的研究成果均是通过文献予以呈现。因此,梳理相关高被引成果及其参考文献,是归纳、分析近20 年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领域研究热点的关键路径。作为高中心性、高频次共被引文献,它们共同引领了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的前沿走向,同时也提升了该领域相关研究成果的更新速度。笔者在梳理该领域高频(频次>100)共被引文献及其施引文献的基础上(见表5),将近20年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领域的前沿热点归纳为以下4方面。

4.1 城市社区建筑、规划环境与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

笔者通过梳理、分析该主题下相关共被引文献及其施引文献的研究重点,发现其主要集中于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强度、时间对自身健康的促进效应,以及不同环境、运动频率和组合强度的体力活动水平、模式对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在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患病率显著增加的大背景下,国内部分学者对我国6~13岁学龄儿童所处的城市社区建筑、规划环境,以及体力活动参与度与超重和肥胖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考证,认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决定学生采用何种交通方式出行的关键因素,城市街道规划布局的通达便利性,人行横道的数量以及通过路口的交通安全性是决定学生是否选择步行作为上下学首要交通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7]。家庭周边500 m 缓冲区内的运动场地、商场和餐馆数量与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参与频率、持续时间乃至运动强度成正相关,学龄儿童的BMI 与课外参与体力活动的持续时间呈负相关。此外,社区环境的安全性对男女孩的体力活动参与频率也产生直接影响。生活在安全环境中的青少年每天可以步行11 024步,而生活在不安全环境中的青少年步行记录仅为9 688步/天[8]。

该主题下的相关成果为后续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来源与信息支撑。伴随此主题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研究者已将社区的土地混合利用、多样性,街道连通性和美学感知,住宅密度和离家2 km 范围内的公园数量作为量化指标,用数据客观衡量、探讨社区建成环境与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参与之间的关联性。虽然基础发展阶段的相关研究者利用GIS、GPS 以及加速度计等软件和设备集中探讨了社区建成环境与儿童青少年群体体力活动之间的联系,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验设计方面的方法学指引,但是该阶段的相关成果并未考虑街道布局和交通障碍等微观因素变量,以及不同GIS软件创建的缓冲区不一致对该群体体力活动产生的隐性影响。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随着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逐步引入,研究者更加关注路网缓冲区这一微观领域,从而使社区建筑、规划环境与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体现出较高的信效度,即在实验设计、方法运用以及结果分析等方面更为科学合理,研究结论也更具说服力。

4.2 农村、低收入地区运动建成环境与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

PATTERSON等[9]综合运用社会生态学模型以及量化、质性研究法,跟踪研究了美国农村地区低收入家庭4 年级儿童体力活动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在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二维变量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的基础上,指出1/3 儿童的体力活动参与率与持续时间符合当地建议标准(M=4.67d,SD=2.095),且该地学校的体育教育水平、学生的种族、族裔均与该群体的体力活动水平高度相关(R2=0.22,P<0.0001),学校体育以及校外集体运动对农村低收入家庭儿童的体力活动参与水平产生重要影响,以学校为基础的体育课程与以参加校外集体运动为主体的体力活动建成环境,是今后农村社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时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在农村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评估方面,COMSTOCK 等[10]人以6~8 年级的青年学生为测试对象,利用活跃社区检查量表(The Active Neighborhood Checklist,ANC)以及体力活动资源评估量表(The Physical Activity Resource Assessment,PARA),对美国南达科他州和堪萨斯州4 个农村低收入社区的青少年体力活动环境支持程度进行评估,进而明确了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的观测指标与参与者对其自我感知之间的差异,即农村地区青少年群体对社区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的感知与客观观测值之间存在误差,建议今后应致力于改进现有的环境审计工具,并开发新的、更加全面的,且能针对特定地点进行精确勘测的环境测量工具。

表5 2000—2018年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高频共被引文献(频次>100)Table5 The Information of High-Frequency Co-cited References from 2000 to 2018(Co-cited Frequency>100)

SALMON[11]与MOORE[12]等人则从城市和农村的地域差异性角度,分别对不同地区的家庭环境、社区建筑环境与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久坐行为乃至身体超重、肥胖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指出城市儿童青少年在电脑、电视以及手机等设备屏幕前的静坐时间较长;相反,农村低收入地区的儿童青少年群体则表现出较高的体力活动参与率,且家中拥有较多可供借助开展体力活动的设备;城市中的儿童青少年群体借助其强大的社交网络,以及体力活动描述性规范与相关健身知识,对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的相关制约因素则有着宏观、理性地认识。BOLDEMANN 等[13]认为,学龄前儿童在有树木、灌木层和草皮植被的环境中,其平均活动步数为21.5/min,对紫外线的平均暴露分数为14.6%;而在较低植被覆盖率的体力活动建成环境中,该群体的平均活动步数仅为17.7/min,对紫外线的平均暴露分数却高达24.3%(P<0.001)。因此,今后在农村和低收入地区的学校、社区建成环境优化方面,应逐步加大资金投入量,增加树木和绿色植被的密度,促使农村和低收入地区儿童青少年积极参与体力活动,同时也可有效降低紫外线辐射率。

4.3 家庭环境、父母支持意愿对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影响

随着生产方式的转换以及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个体高能物质的摄入量以及身体静止时间均有所增加,人体的能量摄入量与体力活动能量耗散之间的均衡被打破,导致儿童青少年患超重、肥胖以及心血管疾病等现代社会文明病的人数不断增多。相关研究显示,21世纪初美国儿童和青少年超重率和男性成年人肥胖率显著增加,相反,美国女性成年人的总体肥胖率却保持平稳[14],即美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超重患病率在持续增加,且成年人群体中男性肥胖患病率增加的同时女性则总体保持平稳。为了破解该现实困境,国外部分学者已对家庭环境、父母支持意愿与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水平、久坐时间、饮食模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SPURRIER等[15]的研究结果显示,家庭环境(后院面积、户外运动器械数量以及与家庭经济水平直接相关的饮食习惯),父母体育锻炼的意愿、行为和频率,以及儿童观看电视、使用电脑和游戏机是否有时间规定等变量,均与学龄前儿童的体力活动、久坐行为和饮食方式有关,且以上变量作为预防、管理儿童超重、肥胖的参考指标,均可予以量化、修正。为了体现家庭环境与社区环境对儿童体力活动参与的重要性,以及二者与客观测量的体力活动的关联性,HUME 随机抽取147 名10 岁澳大利亚儿童,通过让其绘制家庭和社区环境地图,以及提供自己生存空间内的场地、环境、运动设施图片亚样本。在对地图和图片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家庭环境与社区建筑环境两个变量与该地区儿童的体力活动参与频率、强度、持续时间高度相关结论(P<0.01)[16]。该发现有利于了解儿童对自身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的感知,同时也强调了家庭和社区的建成环境对于促进儿童开展体力活动的潜在重要性。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Lower Socioeconomic Status,SES)的儿童超重/肥胖患病率显著增高。为了验证该结论,TANDON等[17]通过分析经济数据,指出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看电视、DVD 影视以及视频游戏方面相比高收入家庭儿童则表现出更多的媒体访问时间。高收入家庭中的儿童与其父母一起观看电视以及DVD视频的频次与他们参与体力活动的次数基本一致。低收入家庭的父母由于频繁地和其子女长时间观看电视和DVD视频,降低了该家庭中儿童参与体力活动的频率。相比高经济收入家庭儿童的日均接触屏幕时间1.7 h,低经济收入家庭儿童的日均接触屏幕时间却高达2.4 h[18]。概言之,低经济收入的家庭环境为儿童青少年群体久坐行为的频繁出现提供了可能,并间接压缩了该群体参与体力活动的时间。相反,从儿童卧室移除电子媒体并规定其在家中有规律地观看电视,分时段玩电子游戏,则是预防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以及患相关慢性病的有效策略。

4.4 学校建成环境及其相关政策对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影响

为了证实保育环境与学龄前儿童的体力活动行为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保育中心的建成环境能否促进儿童体力活动和健康行为的早期发展,NESHTERUK 等[19]使用环境与政策评估与观察(Environment and Policy Assessment Observation,EPAO)工具,以影响儿童体力活动的诸环境因素作为变量,对20个儿童保育中心进行综合评估,发现学龄前儿童在有支持性建成环境的保育中心中进行中等到剧烈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的比率高达15%(一般性保育中心仅为9%),且久坐的时间少,体力活动水平高。保育机构中的便携式游乐设备与固定式游乐设备数量直接决定着儿童参与体力活动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DOWDA 等[20]则认为,幼儿园的政策、环境特征共同制约着3~5岁儿童的体力活动强度、频率与持续时间。通过对幼儿园的体育设施以及相关体育活动政策进行测评、分析,发现得分较高的幼儿园其教室内固定式运动设施较少,便携式运动设备和玩具较多,电子媒体设备数量少且使用频率低,且儿童的中度体力活动累积时间在60 min/d以上。幼儿园可供活动的场地面积大小以及体育活动政策的执行效度,与儿童群体的平均久坐时间两者存在明显的负相关,与该群体参与中等/剧烈强度的体力活的时间成正相关。优化学校的体力活动建成环境可以显著降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患病率,今后应逐步将学校的建成环境纳入流行病学的相关研究中。

与以上观点有所不同的是,HADDAD等[21]认为学校体育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参与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体育政策与该群体的体力活动不相关(P>0.05)。甚至有学者认为儿童的体力活动依赖于其自身生物性调节功能的管理,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并不是干预该群体参与体力活动的主导因素。在我国,由于学校体育建成环境与相关政策存在地区差异,致使城市男孩患超重/肥胖流行病的概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而农村地区学校周边的自助餐厅(OR=2.53,95%CI=1.35-4.75)以及网吧(OR=1.63,95%CI=1.15-2.30)与男孩超重、肥胖风险率的增加显著相关[22]。未来干预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学校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的优化,应充分考虑不同学校的区域差异性。同时,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政策制定者以及学校管理人员需要相互协作,共同营造、优化儿童青少年参与体力活动的学校和社区环境。

5 结 论

近20年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历程分为3个阶段,且不同阶段的研究内容、方法具有衔接、连贯性,研究热点的更迭始终与不同阶段的社会背景紧密结合。家庭环境、父母支持意愿对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影响,学校建成环境测量、优化及其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城市社区建筑、规划环境与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关联性,农村、低收入地区运动建成环境对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影响,共同构成了近20年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的热点主题。

猜你喜欢

体力青少年环境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环境清洁工
漫观环境
人类的收留
水下作战用啥枪
论环境雕塑
男子体力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