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国情怀与成长动力(上)

2020-04-23朱永新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家国共同体情怀

朱永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指出:“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

我有幸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走出人民大会堂时,有记者采访我,问我对总书记讲话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家国情怀”。这四个字,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底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指向,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话题。

一、家国情怀:源流与价值

所谓家国情怀,简单地说,就是个人对家庭和国家共同体的认同和热爱。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行孝尽忠、重视亲情、乡土情结、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和天下意识。从本质上说,家国情怀是对自己的家庭、家乡和国家,以及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民所表现出的深情、大爱,是一种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儒家经典《大学》提出的“三纲领”和“八条目”被认为是中国人家国情怀最经典的表达。“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和道德;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就可以治理国家,治理国家的关键是要“亲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努力达到道德的至善境界。这三条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在此基础上,《大学》提出了著名的“八条目”,作为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个人—家庭—国家的逻辑关系演绎得非常清晰,强调个人修养是治人的前提,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具有一致性。

家国情怀是中华文明长期发展孕育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家國情怀,促成了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演变推进。从商周时代开始,中国已经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集体协作生产为特点,以家族亲疏关系为分配继承标准,以小农经济为基础,把父子、兄弟、夫妇等个体家庭成员的私人关系,扩大为一种公共社会政治秩序和规范的公共关系,从而形成家国同构、伦理与政治交叉重叠的紧密联系。

应该说,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从相似起点开始,但走出了两条不同的道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古罗马,原始性的集体协作生产被家庭个体生产代替之后,又通过发展家庭私有制,从而逐步瓦解了氏族宗法制度,步入了相应的文明社会发展。

由于家国同构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社会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也就是孔子推行的以周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从一定意义上说,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往往就来自那个称之为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历史,处处彰显着我们这个民族对于家的坚守、对于国的热爱。“家”与“国”这两个字的组合,也彰显了中国人家国情怀的文化基因。

从《礼记》的“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到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从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到于谦的“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从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到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家国情怀深植于中国人心田,岁月悠长,情感深邃。无数仁人志士的成长都与家国情怀相关。历史已经证明:凡是将个人成长和个体事业与家国进行有效连接的,都是能够成大事的人。他们将自己的事业与天下苍生的苦难捆绑在一起,把天下纳入自己的视野之中。

我们可以说,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国与家虽有上下之别、大小之差,可是,整体而言,却是一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每个中国人的潜意识里,都会将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成为家的延伸,是一个大家庭;家是国的细胞,是一个小单位。没有家就没有国,个体的幸福成就了群体的强大,没有国的强盛就没有家的稳固,国破家亡的愁绪千年流传。历史的大潮也一再表明,只有将个人成长寓于家国情怀的大厦之中,个人才能成长,也才能伟大。

二、家国情怀:传承与超越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正因为家国情怀已经耳熟能详,我们往往在自认为的熟悉之中,丧失了对它本质上的理解。一旦失去了本质上的深刻理解,自然就缺乏清晰的认同,我们就容易在前行的过程之中,逐渐被遮蔽视线。更重要的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如果不能够识别美好事物的本质,就很难真正继承传统,更难以传统中既有的思想理念驱动新的时代车轮滚滚向前。

所以,我们要在新的时代、新的语境、新的关系之中,重新认识家国情怀对于未成年人成长的意义,重构信息化时代的家国情怀。我认为,家国情怀在今天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时代特点:

第一,家国情怀所具有的整体性思维,是对信息时代所造成的碎片化成长状态最为积极、最为必要的补充和矫正。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地球已经成为一个村落,人与人的交流非常便捷,相隔万里的信息交流瞬间就可以实现。但是,信息时代所造成的碎片化,开放社会背后的封闭化和孤独感,也造成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不仅是知识的碎片化,也造成了人与人交流的碎片化、不同群体的碎片化。一方面,人们通过网络,可以更加迅速便捷地交流;另一方面,也直接造成一言不合即可转身离去,不像现实生活中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彼此认知,从而形成深度交流的障碍。在这样的状况之下,网络将使人们形成更为孤独的小群体,每个人陷于自己的思维模式、思想理念之中,一味寻求相对应的共鸣,却少有主动反省、更多耐心深入的交流和融通。

根据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的一項万人调查发现,青少年为国奉献的家国情怀仍然有待进一步加强。他们在回答“当祖国遭受到外国的侵略,你是否愿意参军保家卫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个问题的时候,有12.6%的同学表示“一般”“不太愿意”和“不愿意”,而其中东部地区尤其是城市高中阶段的学生,为国而战的意愿明显更低。表示愿意参军、保家卫国的未成年人中,西部地区的比例为92.5%,中部地区为88.6%,东部地区为82.7%。

如前所述,家国情怀是建立在整体性思维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与信息时代的碎片化特点截然相反,这种整体性思维,是通过一种更大维度的、包容性的思考,促成人们最大限度地求同存异,从而能够更好地让人们在沟通交流之中得到不同信息的补充,有更好的发展。家国情怀将协助时代克服自身的弊端,让人类更好地在新的时代生存和发展。因此,在信息时代,家国情怀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简单继承,而且需要根据时代的特点丰富和完善,使其逐渐成为人类生存发展必备的基因,被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各种人群,以不同的方式予以认可。这样,家国情怀才能够源源不断地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不竭的动力。

第二,家国情怀的利他性基因,是引领个体生命从小我走向大我,不断超越自我的最好路径。

儿童的身心成长,是教育研究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为了人类更好地前行,这也是我们必须持续不断研究的一个问题。最近这些年,从物质上,我国的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创造了世界减贫历史的奇迹。全球也都在消除贫困,且贫困人数越来越少。但是,总的来说,与此相对应的幸福并没有随之而来。从新闻之中,我们可以不断地发现很多孩子因为精神上的问题,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健康,甚至放弃了生命。我们可以对其中的具体细节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在身体得到温饱后,人们需要心灵的超越,获得更多的成就感,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让生命的存在拥有意义。

在人的心灵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关键节点是我们必须要意识到的,那就是如何从利己到利他。“利他”原本是佛教用语,我们现在以此指代亲社会行为。利他精神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我们会尊重他人的利益。第二层次,我们会为了使他人获得方便与利益,而自觉自愿进行义务劳动。第三层次,在特殊状况之下,我们可能会放弃自己的需求,来满足他人的愿望。从利他的特点,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样一种把帮助他人不求回报完全当作自身义务的行动,将会极大地促进一个群体的团结和共同体的发展。已有分析指出,在心情愉悦、内疚补偿、人格提升这三种心理状态下,容易出现利他行为。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这三种状态,最初都发生在一个家庭之中,一旦在家庭中真正地实现了前两种的利他行为,通过正确的家庭教育,达到第三种状态的利他行为,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家到国,从小家到大家。

因此,作为一个人,家国情怀是个体到共同体的精神基石。它会迅速将一个人的精神追求提升与扩大,从个人到他人。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追求和一个家庭的兴旺联系在一起,那么他成长的步子就会稳健而踏实。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追求和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那么他就会从这种巨大的责任感中得到强烈的使命感,此时,也就自然而然获得了更多的成长动力。这种动力,将驱动他、引领他,在人生之路上不断前行。

第三,家国情怀蕴含的“天下”意识,是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的思想基础。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就任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时就表示: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今天的中国,正在以命运共同体的视角,不断寻求并丰富着人类共同利益和价值的新内涵。事实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的思想理念,无论是否被不同种族的人们认可,是否被不同的国家遵循,它都作为一个人类共同面临的现实而存在。不管人们主动还是被动,都必须接受——在全球化的形势下,人类已经成为了一个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只有面对现实,休戚与共,从这一点出发向前探索,才能够通过共同的创造,赢得真正的未来。否则,无论是网络的无国界攻击、疾病的全世界流行,还是 跨国犯罪的隐蔽、区域性环境污染的摧残……都在不断挑战人类的生存智慧。

从一个人到全人类,精神上需要一个阶梯,才得以成长。那么从一个人到这个人的家庭,到这个家庭所处的国家,再到“万国之上犹有人类在”的全人类,就形成了一条光明的路径。

在这个问题上,以“修、齐、治、平”为伦理逻辑和政治理想的家国情怀,恰恰提供了解决方案。在个人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家国情怀始终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环节。与此同时,一个人真正地有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就是有了至高无上的理想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层的家国情怀。其实,正是以深沉的家国情怀为基础,才可能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人一旦有了高远的理想追求,那么,在追求的过程之中,自然会有所担当。担当所具有的压力和动力,能够激发一个人的潜力,也就会让一个人成为对个人、对家庭、对人民都有贡献的人。

(作者系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责 编 晓 月)

猜你喜欢

家国共同体情怀
爱的共同体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谁咬得更厉害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少女情怀总是诗
黑白情怀
初恋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