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四力”弘扬长征精神讲好中国故事的行与思

2020-04-22陈娟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长征精神中国故事四力

陈娟

摘要:红军长征是20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本文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长征精神所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全国宣传思想战线正在开展的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以及笔者亲身参与“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报道的工作实践,分析总结得失与不足,提出在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的新时代,媒体人弘扬长征精神、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传播水平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四力”;长征精神;中国故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党的初心和使命、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的号召和嘱托,2019年6月11日至8月18日,中宣部组织开展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自“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启动,广西广播电视台共派出8位记者随团参加江西出发地和广西行的采访报道,7月1日至7日,我与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及区市媒体共12家130余名记者一起,从桂林兴安出发,深入到全州、灌阳、龙胜、采访,探访湘江战役中红军烈士的英勇事迹,亲身感受湘江战役的艰苦卓绝和红军将士的冲天豪气,回顾重大事件、挖掘感人事迹的同时,展现长征沿线的历史变迁,在焕发全区各族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继往开来创造新辉煌等方面发挥了强有力的舆论引导作用。

一、提高站位精心策划,小切口展现大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军长征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这些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红军长征是20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广西广播电视台这次“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报道,深入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记者走进新圩、脚山铺、光华铺、文塘、洪水箐、酒海井等一个个凝聚着血与火的战场遗址,倾听着亲历者、当地村民和文史专家讲述长征路上的重大事件和陈树湘、程翠林、易荡平以及众多无名烈士的感人事迹。

新闻要增强感染力,重在讲好故事。广西广播电视台关于“记者再走长征路”的报道,注重讲好长征故事,用小切口来表现大主题。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以来最壮烈的一战,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桂林全州县凤凰镇凤凰嘴是湘江上的四大古渡之一,也是湘江战役中红军渡江时损失极为惨重的渡口,在这里,我们采访了98岁的村民蒋济勇,听老人家讲述1934年冬天,12岁的他亲眼看到的红军在两架飞机轰炸中艰难渡江的壮烈情境和村民用三天时间掩埋红军尸体的惨痛经历,回忆当年清醒,老人家反复说着三个字“好可怜、好可怜”,而村民蒋仕发则讲述了村民用红薯掩盖藏在地窖里的红军伤员的故事。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综合广播《广西新闻联播》播出的《一句嘱托80年延续五代守护不负忠魂》,从广西全州县才湾镇米花山群众蒋石林的回忆切入,用蒋石林爷爷的嘱托为主线,讲述其爷爷当年帮助红军,后又掩埋红军遗体,一家五代多年来自发守护红军墓的感人故事。综合频道《广西新闻》播出的《87年的等待》讲述目前赣州地区唯一健在的红军烈士遗孀、99岁的段桂秀老人在丈夫王金长参加红军后赡养公婆,照顾几个小叔子,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即使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后也未改嫁,为爱情坚守87年的故事。一山一石一丰碑,一草一木一忠魂,小切口展现大主题,记者们通过用自己手中的笔、录音和镜头再现80多年前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每篇报道都“见人见事见细节”,多篇报道串珠成链,如同“新闻连续剧”一般展现了红军长征路上浴血奋战、非凡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长征的辉煌历程和期间军民鱼水情深等系列故事,收听收看之后令人深受感染。

这次“记者再走长征路”报道,广西广播电视台共播发自采报道65条,还在所属新媒体平台推送、转发相关稿件329篇。从地域范围来看,既有江西出发地的报道,又突出了采访团广西行这个重点内容;从报道内容来看,既全面回顾了红军长征路上彪炳史册的重大战役、重大会议、重大事件,又深入挖掘了军民鱼水情深的多个感人故事,还反映了沿线广西各地的沧桑巨变,体现了历史和现实的交融,报道政治站位高,视野也极其开阔。

二、积极践行“四力”,用心讲好长征故事

在这次“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当中,广西广播电视台随团记者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从江西于都河畔出发,走过江西于都、赣县、信丰和广西兴安、灌阳、全州、龙胜等地,走进新圩阻擊战、脚山铺阻击战、光华铺阻击战等战场遗址,走进红军堂、红军楼、红军小学、红军守陵人家中,通过实地调研,深入采访红军后代、长征学学会专家、党史专家、讲解员等,感受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在江西于都,记者亲身体验红军小道的艰辛,感悟当年红军战士信仰的力量;在广西兴安,记者们徒步翻越红军长征时第一座高峰——老山界,感受红军用坚定的信念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征服自然天险的豪情;在广西全州,记者寻访红军小学,坚定理想信仰,传承长征精神。当随团记者成为报道对象,面对镜头和录音笔讲述重走长征路的见闻和感悟,体现了对伟大长征精神的传承,彰显了这次采访活动对记者的深刻教育意义。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在这次报道中,广西广播电视台精心策划,分前期报道、行进报道和深度报道层层推进,其中,前期报道以介绍长征沿途革命老区历史知识、展示长征路上红色圣地历史变迁来吸引社会关注,提升热度。采访活动开始后,记者边走边采,每天根据行程挑选最鲜活的素材采写新闻,讲述记者一路上的见闻和感悟,如笔者自己就抓住了广西兴安县华江瑶族乡水埠村赵良英一家人代代传承接力,义务守护红军墓长达85年等新题材进行了充分挖掘。在高密度的行进式采访中,记者们带着感情走进现场,广播记者注重现场连线,带给听众以强烈的带入感;电视记者强化现场出镜,画面和声音相得益彰让观众如同身临其境。深度报道则重点反映红军长征沿线广西各市县干部群众弘扬长征精神,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谱写恢弘新篇章的生动实践,表现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重大主题。把真情实感注入字里行间,形象地阐释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

三、全媒体平台“同频共振”,融媒体报道协同发力

当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已进入深度融合时代,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发展,带来了传媒的深刻变革,“无论媒介采用何种途径创新发展,目的都是为了打通、优化与连接受众的“最后一公里”,媒体如何更好地连接、匹配、激发受众,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广西广播电视台这次“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报道,注重广播、电视新闻栏目与新媒体平台“同频共振”协同发力,有效增强主题报道活动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在网站首页和“广西视听”移动客户端推出“记者再走长征路”专题,刊播本台记者自采新闻和其他媒体相关新闻共329篇。制作H5《红色之旅:记者再走长征路》,并把相关新闻推送到学习强国广西平台。综合广播在新媒体平台与广播同步推出相关报道,新媒体产品运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记者再走长征路上听到的、亲历的故事。电视方面,“广西卫视广西新闻”“广西新闻频道”微信公众号均对本台记者采制的新闻进行了推送。

在肯定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再走长征路”报道的成功之处的同时,必须指出的是,这组报道还存在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士也方,从总体内容来看,有些报道内容过于集中,反映军民鱼水深情的题材偏多了一点;部分报道对故事内容的挖掘稍显简单,画面拍摄略显单调,另外由于采访人数限制,随团记者向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供稿的同时兼顾给新媒体发稿,导致新媒体产品时效性受到制约,形式以文字加图片为主,未能加工制作出几个在新媒体平台上引发刷屏效应的爆款产品,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熟练使用短视频、Vlog等方式,将采访素材实时在网络上进行播发,推出了一批有特色、有分量、有影响的融合报道相比,广西广播电视台在强化顶层设计和一盘棋思维、新媒体提前介入及时发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融媒体报道效果尚待提高。

四、融合創新提升“四力”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结合本次采访实践个人的学习思考,笔者认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数字经济、网络社会和新兴数字文化日益颠覆式创新的时代”,传媒机构从业者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做好媒体融合创新的主力军和先行者,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一)坚持正确导向,做到“三个认同”。传媒机构承担着引导舆论和培育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必须牢牢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导向,不断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时时处处事事坚持和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思想上充分信赖、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情感上深刻认同、行动上始终跟随。

(二)强化技术支撑,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

当前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要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就要求传媒机构从业人员充分认识并拥抱大数据、云技术、智能、5G、AR/VR等新技术对信息采集、生产、分发、获取、反馈等各个环节带来的深刻影响,通过强化技术支撑,创新机制模式,积极打造符合新型传播格局和用户偏好的产品形态,具体报道实践中就是针对新闻报道特别是重大主题报道、深度报道、连续系列报道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谋划,通过“分阶段管理,多手段融合,多平台联动,构建新媒介事件,打破以往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框架,引起受众情感和认识上的共鸣,从而实现更有效的传播”。实现对新闻资源的最大开发与最好利用,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最优化。

(三)坚持群众路线,践行融合叙事策略

新时代背景下,要讲好中国故事,还是要坚持走好群众路线,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正能量”“好声音”,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民众参与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场”的建构中来,维护和增强人民群众正能量话语表达的自豪感和获得感,提升媒体引导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具体工作实践中,就要求从“叙事内容全面化、叙事话语二元化、叙事主体多元化、叙事方式专业化、叙事路径立体化、叙事媒体融合化、叙事形态类型化”等方面作出努力,“通过书面、口头、图像、仪式等多种叙事网络的交错互文与博弈互动,通过跨越时空的用户参与创意生产和有效融合”“建构一个意义地带和情绪空间,达成一定程度的相互理解”,向世界讲述真实的、全面的、向上的、立体的、有吸引力的中国故事。

五、结语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讲好中国故事已经迈入跨文化、跨历史、跨地域、跨专业、跨媒介的融合叙事新时代,但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我们最后的受众永远是人,面对机遇和挑战,媒体从业者除了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信息判断能力、评论能力、研究与思维的能力”。以全媒体视角和融媒体手段,坚持匠心和初心,精心打造专业、权威、反映新时代主流价值观的作品,讲好中国故事,践行职责使命。

猜你喜欢

长征精神中国故事四力
巧解四力平衡问题——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网络时代做好编辑需练就“四力”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修炼学校管理“四力”
提升“四力”夯实党建基础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