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化学专业英语归化翻译教学中的“信达雅”

2020-04-22傅颖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信达雅原则英语教学

【摘要】“信、达、雅”是我国翻译界广为接受的翻译三原则。在化学本科专业英语教学中,教师即要结合化学专业英语特点,引导学生在翻译中即要忠于原文,严谨翻译,做到“信”。又要在把握语义精髓的前提下,摆脱原文的束缚,结合中文的特点,化繁为简,入乡随俗,做到翻译的“达”。最后,专业英语的翻译也要讲究文法雅致。

【关键词】英语教学  化学专业  归化翻译  原则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5-0119-02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化学学科的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据《自然》增刊“2018自然指数——聚焦中国”显示[1],化学是我国最具实力的学科,加权分值(WFC)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与之相适应,理工科高校极其重视化学专业科技英语的本科教学[2]。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是翻译的两种策略。韦努蒂将那种译文中尽量保留原文的语言文化特征的策略称为异化翻译策略。相应地,那种对原文进行同化改造,使译文在语言结构上更加迎合译入语典律(canon)的翻译策略视为归化翻译策略[3]。本科阶段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专业英文文献资料而不是欣赏到异国文化风情,因而采用归化翻译可使译作更加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更加贴近我国语言习惯。清末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4]。“信”指忠实原文,“达”指语义畅达,“雅”指文风雅致。化工专业英语属科技英语,必然遵循科技英语的翻译中忠于原作、逻辑清晰、表达流畅的翻译原则。

1.归化翻译的“信”

翻译是沟通两种不同文化间沟壑的桥梁。在化学专业英语翻译中,“信”首先是忠实原文,也就是要遵循翻译的对等原则(equivalence)[4]。

(1)专业术语全对等:化学科学的严谨性必然要求科技英语翻译中要使用专业的、被业界广泛接受的专业术语。这就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化学专业功底,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专业术语去描述一个化学过程。不论是英文还是中文,专业术语一般都是一一对应。一个专业英文词汇一般有唯一的专业中文词相对应,反之亦然。例如,钠元素的英文符号为sodium,汞元素的英文符号是mercury。化学英文专业术语一般都有特定的构词法,对它们多加掌握对迅速扩大专业英文词汇量有很大的益处。例如绝大部分的金属离子的英文词汇带有“ium”结尾。如:sodium  ion(钠离子)。因此当遇到如carbonium  ion,ammonium  ion, bromonium ion等词汇,尽管其中心元素carbon、ammon和bromine不属于经典金属元素,也会很容易地理解并译作“碳正离子,铵离子和溴鎓离子”。

(2)次技术词术语化对等:除了前面所谈的专业性名词之外,还有一些专业性不是很强,又具有一定专业意义的词汇,这些词汇被称作“次技术词”。这些词语在翻译中应尽可能的术语化表达。如Water?鄄free 不是“免费水”而是“无水”。化学专业英文中前缀“di”在化合物命名中表示“二”的意思。如carbon dioxide是“二氧化碳”。但是这种对应关系并不是唯一的,可能會根据我国命名习惯而加以改变。例如 potassium dichromate是“重铬酸钾”而不是“二铬酸钾”等等。这些专业的术语一方面要求学生经过两年多的专业课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这些专业术语,一方面也要在课堂学习中注意积累才能在短短的36课时的教学后有明显的进步。

(3)非专业词语功能对等:归化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实际上就是“意译”,是指采用译入语文化所认可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规范,使译文流畅、通顺,以更适合目的语读者。奈达认为翻译时可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例如,在翻译一篇名为“Dioxygens stability lies in resonance”[5]的短文时,若要求文字对应,该题目就会被译成“氧气的稳定性躺在共振里”这样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语。其实,该文讨论的是氧气由于其结构中存在几种共振极限式而被稳定化。“lie”的意思并不是“躺”,更不是“说谎”,而是对前面“stability”的原因做解释。因此根据功能对等,“lie”译作“因”比较合理。可见译文要达到“功能对等”,不仅需要完全领悟原文思想,更重要的是译文的表达形式要符合汉语文化规范,力求语言流畅易懂。

2.归化翻译中的“达”

实际上,严复提出的“达”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通顺”[6]。《译例言》中说道“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即:翻译中即使做到了“信”,如果不“达”,还不如不译,因此“达”是翻译的更高级阶段。那么如何翻译才能“达”呢?钱钟书认为翻译的最高理想是“化境”[7]。他认为“‘化翻译时,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显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从这个意义上,严复的“达”就是钱钟书的“化”。化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达”主要强调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

(1)深刻领悟作者的思想,做到译文与原文意境的融会贯通,高度统一。在科技英文文献中,原文作者为了达到某种语言效果,非常喜欢采用比拟等修辞手法,从而写出一些在我们看来语义比较宽泛而稍显得模糊的语句。因此作为初学者,我们需要理解并掌握西方文化特质,选用相应的专业术语来对等翻译。

例文1:The law of constant composition states that the percent by weight of each element in a compound is always the same.

译文1:定比定律规定一种化合物中每种元素的质量百分比是一样的。

译文2:定比定律认为,一个化合物所含有的每种元素的质量百分比总是相同。

这里比较难把握的是state这个词。在基础英文中,state作为名词有国家,州的含义。但在这里state作为动词使用,有“规定,声明,陈述”的意思。译1 中将state译作“规定”也是值得商榷的,理论是不能“规定”一个自然现象。译2对语句进行了拟人化处理,因而是比较中肯的译作。

(2)科技英文的写作亦然保留着英文句式结构的复杂,文体多样的特点。翻译时要避免严格按照原文逐字逐句翻译,而要尽量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和中文文法,重新调整前后次序,适当删减或补充一些原文没有的内容来更加明确原文意旨。

例文2: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consists of perpendicular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s that change, at the same time and in phase, with time.

譯文3:电磁辐射由垂直的电场和磁场组成,在相同的时间和相位中,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译文4:电磁波是同步震荡的正交电磁场。

与译文3比较,译文4用专业术语“同步震荡”来描述change with time,用“正交电磁场”来描述“perpendicular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s”。在不影响全文语句意义的基础上,果断弃去插入语“at the same time and in phase”。这样的翻译语义反而更加清晰,更加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

3.归化翻译中的“雅”

有人认为科技英语不属于文学作品,翻译只需要做到“信”和“达”两点即可,并不必要追求“雅”。其实,人类对美的追求并没有专业的限制,化学专业英语也一样。例如德国化学家 W?觟hler在实验室合成尿素,打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生命力论”。他在给导师Berzelius的报告中写道“I cannot, so to say, hold my chemical water and must tell you that I can make urea without thereby needing to have kidneys, or anyhow, an animal, be it human or dog”。这里,“so to say”并没有太大的实意,只是表达了他的激动的心情,可以译作“这么说吧”,也可以不译。而“chemical water”也并不是什么“化学水”而是借指“实验秘密”。所以如果我们按照作者的原文直接翻译为:“这么说吧,我再也不能保守我的实验秘密了。我必须告诉你,我可以制造尿素,不再需要什么人啊狗啊之类的动物的肾脏了”。这种翻译显得过于粗俗,完全不能与开创有机化学新时代的一代巨匠的形象相匹配。

总之,专业科技英语翻译中大都采纳归化翻译策略。这种翻译策略也和我国译界先驱严复提出的翻译三原则“信、达、雅”是一致的。“信”是翻译的基础,在本科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例,优先保证翻译“信”。“达”翻译的更高境界。最后,科技翻译也要讲究语言优美,尽可能做到“雅”。

参考文献:

[1]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12/421069.shtm

[2]任红.关于化学专业科技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J].化学教育,2014,(8):17-19.

[3]张智中.异化·归化·等化·恶化[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6):122-123.

[4]林璋.解读严复“信达雅”[J].中国科技翻译,2000(4):1-4.

[5]陶李春.翻译对等的术语学考量[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99-104.

[6]J.Kemsley.C&EN Global Enterp,2017,95(29):10.

[7]文莉秋.钱钟书的化境及其翻译[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78-81.

作者简介:

傅颖(1970-),男,甘肃定西人,副教授,博士,2011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研修,2014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访学,主要从事有机化学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信达雅原则英语教学
“信达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中韩互译之技巧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浅谈“信达雅”
——以翻译《沉默的大多数》为例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