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创造,须以语用实践为平台

2020-04-22王静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4期

王静

[摘要]语文的学习就是学生与美的文字、美的语言零距离接触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审美的角度出发,挖掘文本内在的语言美、情感美等,并遵循审美教学的内在规律,通过浸润、置换、删减、复原等策略,使学生品味语言境界之美、精准之美、适切之美和独到之美,获得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用实践;审美创造;感知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 10-0045-02

语文是“美”的课程,语文学习就是学生与美的文字、美的语言零距离接触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的不能进行机械的知识传授,而要遵循审美的规律,依照审美的方式品味美的语言、悦纳美的语言、运用美的语言。

一、浸润,在整体中品味语言境界美

美,需要以整体视角来感知。语言实践要以鲜活的语境作为支撑。在美的浸润下,从建构语境到浸润语境,最后回归语境,学生的认知能力循环上升、发展。

如,在统编教材《带刺的朋友》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将重心放在小刺猬偷枣时的趣味上。这本身并没有错误,但教学是否仅仅就止步于此呢?这其中有一个整体语境缺乏的问题。课文中很多的语句描写了小刺猬偷枣时的调皮,读来令人忍俊不禁。课堂上,学生都被课文鲜活的语言所吸引。此时,教师将这些语段进行改写,去除了一些关键性语言,并让学生进行对比,找一找删除了哪些内容。学生发现删除的都是作者的一些猜测。教师将删除的内容再以红色标记呈现出来,引领学生将它们与描写刺猬的语句进行联系。这样,学生发现了作者的猜测性句子的作用。“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这是作者对小刺猬的观察,更像是朋友之间的游戲;“急火火”,写出了小刺猬的情感状态,将小刺猬的特点写活了……正是在整体语境的感知下,学生深切感受到这一类语言所起到的作用。

任何语言的形成都是以原始的语境为基础的。语用训练不应该、也不能将所谓的关键词单独地提炼出来,否则学生的理解会不全面,甚至会错误。只有让学生在整体语境下进行理解,并重新生成全新的语境,才能让学生的解读更丰富、运用更灵活。这篇课文的原始语境应该是,作者在与小刺猬相处和观察的过程中,已深深地被小刺猬的调皮和可爱所吸引,于是才产生了创作这篇文章的冲动。因此,作者自然流淌出来的喜爱之情,就构成了学生的理解体验、感知运用的原始语境。如果教学时将这一层内容忽略,而单独地去品味小刺猬的可爱与调皮,就脱离了文本的原始语境,文本之美也就不复存在。

二、置换,在对比中感知语言精准之美

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不仅意蕴深远,而且语言精准、形象、生动。如果空读文本,不足以让学生品味出语言的美。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置换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精准之美。

如,统编教材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有这样一个句子:“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这个“抽”字极具画面感,写出了树木快速生长的美感。教学时,教师这样展开教学。首先,学生自主寻找相近的词语,并进行对比思考:哪个词更合适?学生找出的动词很多,看似差异不大,实则韵味全无。如,“长”“伸”速度过慢,完全不契合春天勃发生机的状态;“冒”“钻”看似多了几分韵味,但与后面的“枝条”搭配不当。对比之下,“抽”字更显得准确、生动。其次,既然“抽”字如此之好,那为什么后面“长出嫩绿的叶子”不用“抽”了呢?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抽”字替代。学生纷纷表示不妥,不仅与前面重复,而且与叶子的生长不合适,因此“长”字更显得精准。

由于学生发现语言美的能力还相对薄弱,因此在教学中,如果硬是领着学生体悟,学生也只能说出一些言不由衷的感受。在教例中,教师采用一找一换的策略,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辨析对象,使学生品味了语言的趣味、韵味,获得了语言鉴赏能力的提升。

三、删减,在体昧中感知语言适切之美

教材选编的文本都是经典之作,语言表达极为讲究。字数的多少、字词的选择、运用的时机等,都掐在了最需要之处,这就是语言表达的适切性。这是语言表达的一种美。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范例资源,借助删减、调整等方式引领学生悉心体悟。

如,统编教材中的《火烧云》一文,选白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其中的一个“了”字前后共出现18次之多。细细考量,我们会发现这最平常的“了”字,都是用在最佳处。教学时,教师将“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变模糊了”中的“了”字全部剔除,引导学生对比理解作者连用“了”字所起到的表达效果。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感知“了”字表达的精妙与适切。

通过删减的方式来解读文本语言的适切之美,既是对文本内容的深度感悟,同时也是对作者言语表达风格的体认。

四、复原,在品鉴中感知语言独到之美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美是一种不可言喻的感觉。语言表达也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之美。如,一些词在不该用的地方用、在该用的地方不用,反而给人一种超乎寻常的美感,这就是语言表达的独到之美。在教学时,教师可复原表达的常态,引领学生将特殊的表达与常态的用词、场景、时机等进行对比,使学生感受到语言表达独特之美的价值。

比如,教学统编教材的《鹿角和鹿腿》时,教师关注到很多语句都以感叹词开头,这与低年级学生接触到的表达方式完全不同。课堂上,教师采用复原的策略展开教学,将这些感叹词全部都调整到句子的后面。通过对比,学生发现:“将感叹词放在前面,能够让读者一下子就了解到人物的内在感情。如果先说上一段话,最后再用感叹词,就有一种累赘感。”这样的发现是非常有价值的,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作者运用感叹词的好处。但是,这样的教学还只是停留在感叹词运用的外显结构上,并没有能够将感叹词的运用与后面语句之间联系的必要性凸显出来。在学生体会了这样的表达效果后,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感叹词背后的内容。如,“这是我吗?”“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好像美丽的珊瑚”“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这些句子,学生在细读后逐渐发现它们表达的秘妙。它们集中性地展现了鹿内心害怕、惊喜和惊讶之情,都是鹿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而产生的心理感受。作者将感叹词放在前面,一下子就直接点明了鹿的心理状态,与后面产生的感受完全匹配。如果将感叹词放在后面,不仅放缓了语言表达的节律,而且有多余之感,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这是学生从感叹词的角度出发,将感叹词与后面语言进行联系,从而品鉴到它的表达效果。

文本中的一些与常态语法习惯相异的表达,是作者刻意为之,常常是神来之笔。对这种有别于常态表达的独特的语言之美,教师应该采用复原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建构常态表达与独特表达之间的模式,而且从更深的层次感受作者表达的异样之美。

总之,审美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教材文本中发现并开掘文本之美,让学生在语言构建中、思维铸造中、文化传承中形成审美能力。

(责编 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