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学生态学角度探析英语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失语现象

2020-04-22王伟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失语传统文化英语教学

王伟

[摘  要]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语言作为文化载体,其代表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了提升语言教学质量,促使学生积极学习文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高校一直十分注重英语语言教学,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文化素养。但在英语学习不断推进的良好形势下,英语教学中却出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失语现象。在英语教学中,忽略母语文化的融入既会对学生的综合教育造成直接性影响,又会阻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从文学生态学角度对英语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失语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文学生态学;英语教学;传统文化;失语

引  言

作为全球通用语言,英语备受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高校也将英语作为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教学效果十分显著。但是当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却偏重于学习西方思想理念与西方文化,忽略了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吸收,造成许多学生无法用英语准确表述我国传统文化,从而导致了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失语现象的出现。因此,高校应积极重视这一现象并加以改变和优化创新,使英语变成传播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使学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1]。

英语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失语现象分析

1.英语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失语的表现

失语源于医学术语,主要是指受伤或者由于疾病引发的大脑受损,造成思想表达能力与语言理解能力的缺失。英语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失语的关键在于,学生通过英语语言表述本土文化特色或者传统文化内容的能力相对较弱,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时受到阻碍。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部分都是将英国文化作为背景的,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英语听说读写等方面内容的传授和英语文化的传播,却忽视了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入。很多学生对西方文化十分熟知,如西方的节日与饮食习惯等,且可以利用英语流畅表达这些,可如果涉及我国特色文化或我国传统文化时,学生却不知如何表达了,更别说通过英语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了。即使一些能力强且具备较高英语水平及良好的文化素养的学生,他们在实际中与西方人交流的时候,仍然不能通过英语流畅地表述我国的传统文化,甚至无法很好地展现出我文化大国学者所应有的文化素养。由于学生的本土文化知识不足,且难以利用英语表达出来,使得学生在跨文化交流时无法使用英语正确表述我国传统文化,这也是导致我国传统文化失语现象的重要原因所在。

2.英语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失语的影响

文化失语势必会阻碍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学生长期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却依旧不能有效利用英语表述我国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只能够作为被动交流方,这样下去将会对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提升造成直接性的影响,也将会阻碍学生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高校教师在重视英语文化传播的同时却忽略了对我国传统文化输入,与我国所提倡的文化教学生态理念相背离。长此以往,教师自身也会受到影响,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进而会导致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有所下降[2]。

英语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失语现象的成因

1.教学理念与政策

将英语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虽然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教师与学生对英语的重视,但是也弱化了母语地位及其影响。此外,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结构、思考模式大不相同,因为一些学生在英语学习时并未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极易出现中式英语等现象。由于很多高校教师在教学生英语时完全脱离了我国传统文化,出发点是为了避免中式英语的出现,并不断强调这一理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化失语现象的出现。在教学中只关注英语文化学习,脱离本土文化,最终造成文化生态严重失衡。从本质上来说,传统文化失语现象实际上就是学生对民族文化缺乏认同,属于文化偏科现象。实际上,我国对传统文化失语现象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年了,并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也获得了一些良好成效。然而从总体上来讲,因为内容过于宽泛,且指导性措施不够健全,造成实际落实效果并不显著。

2.教学教材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材是最基本的组成要素,也是保证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教材而言,教材内容的选择与人才培养方向、人才素养密切相关。而在高校英语教材中,英语语言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并不乐观,为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英式理念与思维,教材大部分内容都是来源于英美文化,几乎很少有我国传统文化。实际调查显示,高校英语教材中我国传统文化所占比重只有4%左右,而西方文化占据着主要部分,这就使得语言文学生态严重失衡。某种程度上说,这会误导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思路,严重影响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傳承与创新。

3.师资力量

我国传统文化失语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教师的影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跨文化教学目标,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既要充分了解目的语文化,又要熟知母语文化,这也是高校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此外,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太过于重视目的语文化与风俗习惯,直接忽视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与此同时,文化失语现象与教师教学意识里缺乏科学合理性及教学手段太过单一也有一定的关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略了传统文化的融入,未意识到培养学生良好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文化失语。

4.学生的原因

在英语学习中,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思想使学生缺乏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动力。很多学生学习这些内容主要是为了应对考试,成绩合格是其学习的标准。但在现阶段学生参加的英语等级考试中,除了英语四级和六级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明确考查要求以外,其他考试并未明确要求,甚至直接与我国传统文化隔离。但是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要求考生把关于我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等的段落翻译为英语的分值只大约占总分的六分之一,这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即使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求并指导学生学习我国传统文化,但其中部分学生依旧是应付差事[3]。

应对英语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失语现象的策略

1.强化学生文化生态意识

高校的英语教学应基于对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强化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与文学生态意识,深化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并在自觉领悟时构建良好的文学生态意识,这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民族认同,也有利于进一步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还应基于实际的、现代化的多元潮流,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语言文化观,在文学生态意识影响下均衡英语学习与母语文化传承,在充分了解英语文化的基础之上发扬并创新我国传统文化。

2.积极组织多类型课外活动

教师不仅要通过课堂与教材融入我国传统文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多元化的课外活动。当前,高校都积极开设了国学课程,并且也举办了各种类型的汉文化礼仪活动,因而教师可以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加相关活动,促使学生通过活动深刻体验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悠久历史。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国外原版报纸,同时浏览一些国内期刊。在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渐加大的趋势下,许多国家开始注重传播我国传统文化,而BBC纪录片也出现了大量与我国文化、饮食习惯等相关的内容介绍,学生在这些学习活动中逐渐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并在我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熏陶下渐渐形成了良好的文化素养。

3.科学合理设计英语教学教材

基于文学生态学理念,在高校英语教材选择上要重视文化生态均衡,通过科学合理的教材内容设计,加大我国传统文化的占比。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均衡性,在英语教学中融入西方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交互,使学生在接触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充分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防止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文化沙文主义现象,越过目的语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界线,为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英语教材还应实时创新,促使学生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与自信心,使其在借鉴和学习英语国家文化时,能够使这些知识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与融合,实现求同存异性的发展。同时,还应对英语教材相关内容进行创新优化,以此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寻求两者融合的契机,凸显个性化创新,使语言教学目的与文化内容更加清晰化、明确化,同时要积极扩展学生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4.提高教师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

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学与哲学艺术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因此,英语教师应全面强化自身学习并多吸收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实际应用能力,把具有我国特色文化的文章引入课堂,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教师还应根据教学需要开展多元化课堂活动,以便于为学生提供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平台。

5.树立正确的教学文化生态观

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文学生态观,以便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积极接触并了解西方文化,还要主动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承担起传播与发扬本土文化的重要职责。教师应顺应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理念,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巩固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强化自己的文化生态意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实现中西文化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调动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与兴趣,以达到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的目的。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通过双重文化生态教学模式强化课程资源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改变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失语的现象。同时,基于双向文化教学进行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不断创新教学内容,组织专题讨论,引进中英文化经典作品赏析等,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中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认知,防止英语教学中出现我国传统文化失语的不良现象[4-5]。

结  语

总而言之,基于文学生态学理念,注重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有机融合,相互辅助,并在英语教学中加以重视。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合母语文化,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母语文化的了解,还可以在文化比較分析时强化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多元化文化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目的语文化。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母语文化有利于进一步实现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深层交互及双向发展,从而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娜:《文学生态学视角下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文学教育》(下)2016年第6期,第112-113页。

[2]黄俐:《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语文学刊》2016年第10期,第122-123页。

[3]牟晓:《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失语现象浅析》,《英语广场》2018年第94卷第10期,第100-101页。

[4]吴筱明:《文化生态视阈下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调查研究》,学位论文,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

[5]蒋颖:《文化生态视域下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对策》,《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第15卷第5期,第129-132页。

作者单位: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教育学院  陕西咸阳

猜你喜欢

失语传统文化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强权下的失语者
官员“失语”无异于“失位”
沉默的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