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选择

2020-04-21尹慧慧熊春林

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战略科技

刘 芬,尹慧慧,熊春林

(1.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2.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

1 研究背景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家全局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科教兴农是我国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基本举措。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农村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和推广服务的主体力量,具有独特的人才和科技优势,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服务“三农”的中坚力量。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自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支持农业大中专院校参与农业技术的研究、推广,至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加快先进实用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以及在21世纪出台的16 份关于“三农”发展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提出大力支持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在“三农”发展中的人才智力和科技服务支撑作用。2012年2月,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的《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指出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一批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和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网络,引领支撑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三农”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国家政策法规的不断出台,为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带来机遇,也对高等农业院校的农村科技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使命。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进行了研究,有学者研究了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的作用,认为其是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强力手段,是推动农业增产与增效的根本动力,是实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智力支撑[1-3];有学者研究了“太行山道路”“科技大篷车”“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等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模式,比较分析了不同服务模式的异同,将服务模式分为政府干预型、院校主导型、地方需求型和校地合作型等不同类型[4-8];有学者从人才队伍、科技资源、运行机制、服务对象等角度研究了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的问题与困境[9-12];有学者从政府政策支持、高等农业院校自身努力、农村社会环境改善等角度研究了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的改进对策[6,12-13];还有学者运用态势分析(SWOT)定性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4个维度分析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策略[14]。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的重要作用、主要模式、制约因素、改进对策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但主要采取定性研究方法,以经验总结为主,难以准确定位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目前,我国“三农”发展进入到新时代,新时代赋予了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新使命,如何精准分析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要素,怎样科学测量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要素的影响力度,怎样精准确定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方向、类型与模式,这些都是制定更优、更符合实际的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对策和高等农业院校有效履行新时代农村科技服务职责使命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2 研究设计

本文以态势分析(SWOT)定量分析法为主要方法,综合运用态势分析(SWOT)战略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Delphi)专家打分法,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机遇和威胁进行测量,以期得出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的总力度,确定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的战略方向、战略类型和战略模式,进而制定具体的战略对策。本文以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等7所高等农业院校为研究样本,调查访谈样本高校的相关专家40位,获取相关资料信息,以此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要素进行深入全面解析,并邀请这些专家对各要素的发生强度和作用强度进行打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利用AHP计算S、W、O、T的总体优先级发生强度;(2)利用Delphi专家打分法计算S、W、O、T的作用强度;(3)利用SWOT定量分析法计算S、W、O、T的总力度;(4)根据S、W、O、T的总力度计算战略向量θ和ρ,确定战略方向、战略类型和战略模式;(5)根据战略方向、战略类型和战略模式制定具体对策。具体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本研究流程框架

3 SWOT战略关键因素解析

本文基于查阅已有研究文献资料和广泛咨询有关专家学者,采用 SWOT 定性分析法,从内部优势与劣势和外部机遇与威胁,全面解析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要素。

3.1 内部优势

领导高度重视(S1):当前我国“三农”发展进入新时代,正在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战略。高等农业院校领导十分重视农村科技服务,积极履行科技驱动“三农”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历史使命,并以此为契机凝练办学特色、形成办学优势和提升办学声誉[15]。建立相关制度(S2):为落实国家关于鼓励和支持高校从事农业科技推广活动的政策法规和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高等农业院校纷纷出台了激励教师参与农村科技服务的相关制度,如科技特派员制度、农业特聘推广教授制度等。建立示范基地(S3):高等农业院校结合自身优势特色和区域农业特点,纷纷建立一批布局合理、基础良好的农村科技服务示范基地,促进农村科技有效扩散和辐射。科技优势明显(S4):作为以农科为优势特色的高等学校,高等农业院校拥有高水平的涉农科技人才队伍,是涉农科技创新和研发的重要场所,拥有其他机构难以企及的涉农科技成果。服务经验丰富(S5):高等农业院校依据自身办学优势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特点,在实践中探索和创造出多种独具特色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如河北农业大学的“太行山道路”、南京农业大学的“科技大篷车”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等,积累了丰富的农村科技服务经验。社会声誉良好(S6):长期以来,在国家有关科技政策、方针的指引下,高等农业院校努力加强科技原始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在农村科技服务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3.2 内部劣势

激励机制不健全(W1):与科研论文、科研项目、教学工作等相比,高等农业院校对农村科技服务的激励力度相对较弱,激励措施缺乏量化和可操作性,未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农村科技服务的积极性。总体经费不充足(W2):高等农业院校投入到农村科技服务的经费远不及投入到科研和教学的经费,使得农村科技服务常常因“无米断炊”。人才队伍不强大(W3):高等农业院校拥有兼具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复合型人才数量很少,同时也未能很好地建立一支由农科专业人才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专业人才组成的农村科技服务人才队伍。有效服务不充分(W4):现有的评价体制使得高等农业院校科技研究多停留在论文层面,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供给常常与农村发展的实际科技需求相脱节,不能充分有效地为农村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服务。

3.3 外部机遇

国家发展战略需要(O1):当前,党和国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为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智力支撑[16]。国家出台系列政策(O2):新世纪以来,国家出台的16份中央一号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推广法(修订)》《新农村建设科技促进行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法规,都强调大力发展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农村经济持续增长(O3):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升级转型,增大了对科技服务的需求,为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需求空间。农村社会不断进步(O4):我国农村社会不断进步,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农民科技素质提升显著,科教兴农成为社会普遍共识,这为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信息技术发展普及(O5):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全面普及应用,正在有力地推动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理念、手段和方式创新,促进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个性化、定制化、便捷化、无缝化和高效化。

3.4 外部威胁

政策法规不健全(T1):为促进高等农业院校在农村科技服务方面的发展,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但大多数政策法规存在内容比较空泛、可操作性比较差、对农村科技服务主体权益保障不力等问题。农村空心化严重(T2):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农村的人、财、物大量外流,造成农村空心化和老弱病残留守农村,这严重制约了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在农村有效开展。农业产业化较低(T3):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以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滞后,使得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比较低,严重束缚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规模化与集约化开展。其他机构强势竞争(T4):随着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改革的推进,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农业科研院所等传统农村科技服务力量不断释放,农村科技社会化服务发展迅速,正与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开展激烈竞争。

4 战略关键因素作用强度与发生强度定量评估

4.1 战略关键因素作用强度定量评估

本文选取Delphi专家打分法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关键因素确定其作用强度,操作步骤如下:

(1)选取专家。根据达尔克对大量德尔菲法专家人数影响的实验研究,专家人数因研究主题的大小和涉及面的广泛程度而定,一般15人以上为最适宜[17]。本文邀请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的40位专家为本次研究进行匿名问卷调查。

(2)设计问卷。通过发放问卷,请专家依据李克特五点计分法(见表1),分别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4个总因素下19个分因素的作用强度进行度量。依据公式(1)计算出本次专家权威系数Cr为0.86,符合德尔菲法的研究要求(专家权威程度系数Cr≥0.7即可接受)。

表1 李克特五级量表评分标准

式(1)中:Cr为专家权威程度;Ca为专家对方案作出判断的依据;Cb为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

(3)问卷回收与处理。第一轮发放问卷40份,回收得到有效问卷35份,专家积极系数Ki为87.5%;第二轮发放问卷35份,回收得到有效问卷35份,专家积极系数Ki为100%。同时采用软件SPSS20.0中的克朗巴赫系数信度测量方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测量,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数据的信度为0.894,满足信度系数要求(信度系数达到0.7以上即可接受)。

(4)统计结果。运用公式(2)计算,依次得到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战略4个关键因素的19个分因素作用强度(见表2)。

式(2)中:m为全部参加评分的专家人数;Cij为专家j对影响因素i的评分值。

表2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关键因素作用强度

4.2 战略关键因素发生强度定量评估

本文利用AHP确定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关键因素的发生强度,操作步骤如下:

(1)构建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选择层次结构模型(见图2)。以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选择为目标层,以优势S、劣势W、机遇O和威胁T共4个总因素为准则层,以领导高度重视等19个分因素为方案层,构建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服务发展战略选择的层次结构模型。

图2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选择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选择系列判断矩阵。按照1—9重要程度逐层递增的规则进行判断并打分:1表示同样重要,3表示稍微重要,5表示比较重要,7表示十分重要,9表示绝对重要,2、4、6、8则取两相邻判断的中值,构造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的战略选择、战略优势、战略劣势、战略机遇、战略威胁等5个判断矩阵。

(3)求解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选择5个判断矩阵。依据公式(3)分别计算5个判断矩阵的特征根与特征向量。

(4)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根据矩阵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查询表(见表3),利用公式(4)(5)依次计算5个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和一致性比率C.R.。

表3 矩阵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值

(5)确定5个判断矩阵各自的发生强度(见表4)。

式(3)中:λmax为最大特征根;Wi为对应于λmax的正规化特征向量;Wi的分量wi便是相应元素单排序的权值;n为指标阶数,即判断矩阵的指标个数。

式(4)中:C.I.为一致性指标;λmax为最大特征根;n为指标阶数,即判断矩阵的指标个数。

式(5)中:C.R.为一致性比率;C.I.为一致性指标;R.I.为矩阵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表4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关键因素发生强度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结果

5 战略方法、类型以及模型选择

5.1 总优势、总劣势、总机遇、总威胁力度

战略管理理论认为,战略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对未来若干年行动的规划、计划以及导向、指引,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预见性[18]。根据SWOT战略分析法,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四大战略要素都属于即将发生或正在发展的趋势,它们各自作用强度和发生强度构成的数学期望是影响战略大小的力度。根据公式(6)至公式(9),计算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关键因素总力度(见表5)。

式(6)至式(9)中:S总、 W总、O总和 T总分别被为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的总优势、总劣势、总机遇、总威胁力度;Si、Wi、Oi、Ti分别为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第 i 个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的作用强度;si、wi、oi、ti分别为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第 i 个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的发生强度。

表5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关键因素的影响程度

5.2 战略四边形构建

根据上述计算所得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的总力度,在直角坐标系中以S、W、O、T各为半轴构建四半维坐标系,依次标出S总、 W总、O总和 T总的数值点,将4点依次相连,最终得到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战略四边形(见图3)。根据SWOT定量分析方法,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选择的信息集中体现在战略方位角 θ 和战略系数 ρ两个变量上,依据公式(10)即由战略四边形重心所在位置求反正切得到θ=3π/20,依据公式(11)即由优势机会的乘积与优势机会乘积和劣势威胁乘积之和的比值得到ρ=0.88,由此求出以θ为方位角、ρ为模的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向量(θ, ρ)。

图3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四边形

5.3 战略方向、类型和模式确定

根据已计算得出的战略向量(θ, ρ),可以进一步绘制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方向和类型谱系图,如图4所示。

图4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方向与类型谱系

依据 SWOT 分析矩阵和战略方位角所在的象限位置,可以将不同战略类型划归于坐标系的不同象限,如表6所示。

表6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类型及对应区域

根据图4和表6以及SWOT定量分析方法规定,确定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方位、战略类型和战略模型:

(1)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方位角θ=3π/20,战略方向对应第一象限的增长型战略方向(SO),所以,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方向应该选择增长型战略方向。

(2)第Ⅰ象限被等分为两个区间,分属于实力型和机会型两个战略类型,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方位角θ=3π/20(0<3π/20<π/4),故对应实力型战略类型。

(3)依据战略方位角θ和战略强度系数ρ计算结果,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选择P点(3/20π,0.88)的战略定位如图4所示。在图4中,以坐标系的原点为中心,分别以0.5和1.0为半径形成两个同心圆,依据SWOT定量分析方法:当0<ρ≤0.5时,即P点位于小圆内则发展机遇小,对应保守稳健战略模式;当0.5<ρ≤1.0时,即P点位于小圆与大圆之间则发展机遇大,对应积极进取战略模式。本文计算所得到的ρ=0.88,P点位于小圆与大圆之间,所以,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选择积极进取战略模式。

6 研究结论与战略对策

6.1 研究结论

本文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从总体上应该采取SO战略,即增长型战略。在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组合中,四大战略要素的定量化数值由高到低依次为优势、机会、劣势、威胁,说明优势、机遇所产生的影响要大于劣势、威胁产生的影响,是主要影响,正好匹配SO战略。对此,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抓住外部机遇会,有效克服自身不足,正确规避外来威胁,采取优势与机遇并存的策略,实现最优发展战略。

(2)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应该选择实力型战略类型。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优势的定量化数值大于机会的定量化数值,说明优势的影响超过劣势的影响。对此,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应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基本立足点,并且主动抓住外部机遇,以此达成有效克服外部威胁和减少内部劣势的目的,实现实力型发展战略。

(3)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应该选择积极进取战略模式。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战略系数ρ>0.5,说明其发展机会不仅有,而且还很大。根据SWOT定量分析方法,保守稳健战略模式是一种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的传统战略模式,并不适用于当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科技服务发展。对此,高等农业院校要采取积极进取战略模式,积极抢抓各种机遇,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使命担当,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和利用各种手段促进农村科技服务跨越式发展,尽早实现科技驱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目标。

6.2 战略对策

(1)勇于担当农村科技服务的使命。开展农村科技服务是高等农业院校必须履行的基本社会职能和责无旁贷的职责使命。当前,我国正在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19]。高等农业院校应该牢记科技服务“三农”使命,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主动回应国家科技兴农战略、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和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牢牢抓住国家发展机遇和充分利用外部条件,认真履行农村科技服务的神圣职责,为新时代“三农”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智力支撑。

(2)全力强化农村科技服务的优势。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研发和推广转化的重要源头,高等农业院校在农村科技服务中具有显著的优势。高等农业院校应该认清自身优势与不足,根据新时代“三农”发展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的制度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一支“愿意下去、专业互补、服务有效”的农村科技服务队伍,做到“总量充足、专项支出、高效使用”的农村科技服务经费保障,形成“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农村科技研发服务导向,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点面结合、有效示范”的农村科技服务基地,总结和创新“符合区域特点、突出自身特色、造福一方百姓”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从而全力强化科技服务“三农”的优势,实现实力型发展战略目标。

(3)积极优化农村科技服务的方式。高等农业院校在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传统农村科技服务的同时,必须紧紧把握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客观实际,牢牢抓住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机遇,大力推进农村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农村科技服务方式优化和提升农村科技服务效能效果。高等农业院校应该充分整合、开发校内外各种农村科技服务信息资源,打造农村科技在线服务专家团队,通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等网络设施和农村居民拥有的智能手机、电脑、电视等信息接收终端,突破时空限制、无差别地向不同区域、不同特征的农户及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农村科技服务,实现农村科技服务的全程化、快捷化、个性化、普惠化和高效化。

(4)主动结成农村科技服务联盟。在新时代农村科技服务过程中,高等农业院校与农业科技研究院所、涉农科技企业、基层农技服务组织等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但更多的是合作关系。随着农村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农业发展需要更广泛、更多样、更有力的科技服务支撑,各种农村科技服务力量的紧密结合和全面合作已是大势所趋。高等农业院校应该本着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基本理念,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各种力量结成农村科技服务联盟,强优势、补短板,促进农村科技服务队伍壮大、资源丰富、模式优化,为农村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撑。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战略科技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农业院校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研究
科技在线
强本固基,建设高质量的农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