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企会计监督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04-20刘华生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年1期
关键词:内部监督会计监督国有企业

刘华生

摘 要:本文从国内的会计监督的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会计监督不力的原因,最后对提高会计监督效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内部监督;外部监督

一、引言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相关的会计人员对企业内部经济业务的合法性进行检查和监督,是否落实各项国家政策和方针。合理性审查是指检查相关的财务收入和支出是不是和财务收支计划相匹配,这将有助于落实预算执行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等。完善的监督体系是经济高效运作的基本保障。

二、会计监督的意义及必要性

1.会计监督的意义

会计监督有两层意义。一方面,是指会计机构和相关财会人员利用真实的会计资料对经济活动业务如实反映,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完整。这需要会计机构和财务人员保证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对不清楚和不完整的凭证拒收,部分需要补充的原始凭证交给一线人员重新更正;若发现账目、库存、资金不统一的,严格核查,并向上级领导及时反馈,追溯原因后作出处理,查处非法收入和支出。第二层含义是指监督会计工作和会计行为本身。

2.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1)加强会计监督,严格遵守财经法律法规。在开展经济业务时,应严格遵守财经法律法规,这是顺利开展经济业务的有效前提。会计工作者和单位决策者应结合财经法律法规明确判断经济业务是否合法,针对不认真履行会计监督职能、阻扰会计工作者履行会计监督的行为,坚决抵制和追究其责任。

(2)单位决策者应确保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会计法中明确,单位的决策者有责任保证财务资料的真实性,经济业务一定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因此,在加强会计监督时,一方面需要单位决策人的支持,保证会计工作者顺利开展监督工作,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另一方面,单位决策者应严格自身行为规范,发挥榜样作用,领导全员支持会计人员履行监督职能。《会计法》赋予会计工作者的职责便是认真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工作。现阶段,经济活动复杂多变,只有得到单位决策者及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才能确保会计监督顺利开展。除了内部会计监督,单位同时也需要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共同监督,三者相互结合、缺一不可。国家监督是强制性的监督单位内部会计活动,社会监督作为中介进行公平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受法律保护,具有权威性,有利于推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更好的开展监督工作。

三、国有企业会计监督问题和现状

1.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乏力

有些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约束制度,尤其是缺乏对单位责任授权的必要监督。有时甚至会发生直接控制财务权力的部门和个人违法乱纪行为。比如部分企业领导私下向外投资,单独记录私有收入,也有的单位设有账外账,严重缺乏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

2.会计人员管理体系不健全

通常,企业负责人有权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决策和执行。一方面,会计人员必须严格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执行财务事务。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层可以决定了财务人员工资、绩效等各种待遇,这使会计人员处于在较为尴尬的地位。一些企业负责人认为自己对会计事务拥有最终决定权,有时会为了私人利益迫使会计人员违规处理会计事务,这导致会计人员难以遵守原则,违规违纪。

3.会计基础工作不标准,使得监督工作不好开展

“会计基础工作决定了会计工作的内容,也决定了经济管理工作的后续开展。”财政部着重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了一系列规范化管理,但是,因为部分领导并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导致会计工作水平较低,会计基础不规范。例如,科目设置不标准,记录总分类账时,不记录发生额,仅记录余额,结账不标准,财务报告数据不正确,对账未按要求执行等,不可避免地导致账目混乱,数据失真。基于这样一个基础的会计监督也必然是无效的。

4.缺乏完善和权威的法律法规

相关会计的法律法规明确,“会计人员……不得因严重违反法律和国家和公众利益而向主管当局或财务,审计或税务机关报告,对严重侵害公私财产重大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样的规定是科学必要的,但可行性不强。主要原因在于,实际工作中,面对企业管理部门的不当行为,会计工作者隐瞒不报,违反了职业道德;会计人员编制、待遇等都由企业状况决定,为了保护自身权益,会计人员也不敢轻举妄动。又比如,相关会计法规规定,会计资料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以及会计信息的提供要得到保证,也就是说,会计责任也由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承担,同时承担责任,但在实践中必然会造成谁都负责任、谁又都不负责任的结果。

5.会计监督执法环境差

我国会计法律法规日渐完善,但是会计造假等问题仍频繁发生。 分析其原因是主要在于执法不严。政府部门的监督职能不力,违反法律法规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违法成本,以至于部分人员还是投机取巧。另一方面,部分有效实施会计监督而导致打击报复的情况,大大削弱了会计从业人员坚持原则的积极性。

四、加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的措施

1认真落实《会计法》,履行相关职责

会计监督部门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和基本管理,确保财务工作高效有序,并保证相关财务资料真实可靠。企业领导者的绩效评估应基于审计和财务检查为基础。对于提供不真实财务数据的人,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应坚决予以惩处。

2强化内部管控,监督企业资本运作过程

(1)财务部门负责人任命制度。在集团企业实行内部财务部门负责人任命制度,不管从经济方面还是从人员管理方面都能切断和企业的隶属关联,有利于会计团队的稳定,提高会计人员的地位和待遇,有利于监督职能的发挥。同时,严格管理财务负责人,促进财务人员认真学习业务,努力工作,诚实守纪,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并定期轮换财务负责人。

(2)设立“会计管理科”,专门管理所有会计人员的事务性工作。比如,财务工作者的岗前培训,业务知识培训,职称考核。会计人员要实行会计岗位制度,加强会计核算工作培训。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强化行业资质监督管理。坚持“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方針,组织财务人员积极参加职业技能提升课程,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了解会计法和税法的最新动态,开展知识竞赛活动等,全面提升财务工作者的综合能力水平,同时加强职业道德的培训。

3.提高财会人员对会计监督重要性的认识

现阶段,有部分会计人员并没有意识到会计监督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企业是个体经营,自负盈亏,是没有必要进行会计监督的。部分人认为像外部监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不断扩大的外部监督力量已经很多了,可以不实行内部监督。然而,事实上,企业的任何一项业务活动都离不开会计部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不断深化的现代化企业制度,会计监督职能加强而不能削弱。

4.加强企业内审工作,发挥审计部门监督作用

结合内部审计的真实情况和基本原则,制度化和流程化的审计内外部审计机构,监督和管控会计工作。

5.加强外部监督

通过社会监督、国家审计部门监督与企业内部监督形成合力,并进行客观评价。增强会计监督的意识、积极性和自律性,充分利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动员会计监督主动性;完善和改进会计法律法规,建立了多方面的监督体系,加强执法,通过多种方式实行监督,切实履行会计监督的权利义务。

参考文献

1.王昕昕.关于加强会计监督职能的探讨.商业经济,2014.

2.李长贵.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对策.经营管理者,2016(35).

3.归燕.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研究.时代金融,2018(9).

(责任编辑:刘海琳)

猜你喜欢

内部监督会计监督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效成因及治理路径研究
发挥会计核算作用实现内部财务监督
试论高速公路管理中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关于基层检察院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的思考
新《预算法》实施后如何加强乡镇财政内部监督
试析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措施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