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见字如面4》:文化“综N代”的价值引领

2020-04-20冯刚

综艺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类节目正文信件

冯刚

“以书信打开历史,借文字阅历世事。”日前,由实力文化、黑龙江卫视和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文化类节目《见字如面》第四季登陆腾讯视频,节目通过主题的设置,切入社会热点话题,串联起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不同视角与观点,为观众展现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精神传承。

本季《见字如面》于黑龙江卫视首播,腾讯视频网络独家播出。节目在延续一人、一信、一桌呈现方式的同时,扩大了书信的选择范畴,播出后收获了较高关注度和口碑。截至4月6日,《见字如面》第四季豆瓣評分9.3,微博话题#见字如面#阅读量7.5亿,讨论量227.2万次。

不忘创作初心 观照精神世界

作为一档拥有较高口碑的文化类节目,《见字如面》的节目形式并不复杂,主要通过明星嘉宾对书信内容声情并茂的演绎,带领观众走进大时代下的生活场景,了解书写人的人生故事,感受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精神情怀和人生智慧。

从往季节目中的生死抉择、众生世相、爱恨情仇,到第四季的艺文志、婚姻策、少年愁、浮世绘和热血吟等,节目主题虽不断变化,但其中牵引至今、横亘四季的其实是更大的主题:传播人文精神,引导多元化独立思考,从历史过往中寻找到厚重的普世共鸣。

实力文化创始人、《见字如面》总导演关正文表示,节目组在选择信件的时候,并没有事先确定主题,而是秉持“这封信值得被更多人看到”的标准,一封封地阅读和挑选。每期不同主题是对所有确定入选信件分类编排的结果,这种主题编排是为了给受众一个便捷的收看线索。

挑选信件过程中,节目组会考量所选信件是不是具有多元认知的新鲜度,以及引发受众参与讨论的话题热度。在《见字如面》,话题不是炒作的工具,而是激发独立思考的策略。

由于信件内容多元,每封信件的内容价值都是独特而丰富的。根据信件主题进行归类和表达,往往会产生意在言外的效果。譬如观众在“伤离别”主题下,能够感受到动人的爱情;在“两情悦”主题下,却感受到锥心的疼痛。“《见字如面》的信件选择和主题设置重在提供对社会、对历史、对他人、对自己的新鲜认知,重在观照现实。哪怕是历史信件、国外信件,也都是讲当下中国观众的身边故事。”关正文说。

形式为内容服务 古文信件翻译被点赞

自第三季开始,节目组在舞台上增加了大屏幕,在嘉宾读信的同时,大屏幕会向观众展示和信件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本季保留了这一形式。

关正文称,节目组很少关注外在形式创新,更多是从内容表达需求上进行考量,让呈现形式更好地为内容服务。比如,在嘉宾演绎切·格瓦拉的离别信时,大屏幕会展现他青春洋溢和临终惨状的照片;在嘉宾演绎二战战俘信件时,大屏幕会展现相关视频和照片等,都是为了让观众对信件有更强的感受。

经过多年磨合,节目组甄选信件的能力大幅提升,宁静、李光洁、叶璇、公磊、刘孜、海一天等嘉宾的加盟,为节目带来了更加传神的演绎,归亚蕾、何冰等嘉宾对信件细节的处理令人感叹。此外,本季的点评嘉宾也格外引人注目,据统计,本季观众在点评环节的弹幕互动比以往更加活跃。

古文信件翻译是本季的意外收获。前几季,节目曾尝试将文言文信件翻译为白话文演绎,有观众提出,读白话文不如读原文典雅,但团队认为应该尽全力降低门槛,引导青年观众关注传统文化。长期的坚持在本季收获成效,观众感叹、称赞白话译文的弹幕刷屏。白话文演绎辅以原文字幕,让观众得以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走出舒适区 直面市场瓶颈

经过多年开发,文化类节目市场涌现出多档受观众喜爱的作品,包括《见字如面》在内的同类节目均拥有了一定数量的忠实观众,但市场瓶颈仍在。

关正文感慨,文化类节目在开局之初遇到的瓶颈,直到今天依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阻碍文化类节目发展的最大障碍一直是市场价值的认同。哪怕节目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拥有了较大规模的观众群体,但在同行和销售市场眼中,依然属于小众的、曲高和寡的品类。

“文化类节目市场需要文化类节目提供更强有力的价值自证,但前一段时间出现了众多抢风口的投机性文化节目,一哄而起又迅速消散,在一定程度上预支了观众热情,衰减了政策扶助力量。所以,文化类节目至今仍举步维艰。”关正文认为,文化类节目的另一瓶颈来自对文化自身的认知。文化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所有特征的总称。烹饪节目叫饮食文化,歌唱节目叫音乐文化……目前被称之为文化节目的作品,大多是指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节目,兼及阅读推广、艺术鉴赏等。“目前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有些节目看似属于传统文化或文学艺术题材,但骨子里却与这些题材的精神价值毫不相干。”

此外,互联网特定的传播形式,也为节目创作带来了全新挑战。在互联网模式下,观众的主动选择是作品最大的驱动力,互联网体系相当于将作品价值的决定权交给了最大比例的个体观众,一些创作者和一些平台要想生存,就只能重复地、精准地对应最大比例观众的舒适区,使其不断产生点击行为。关正文表示,“相对于文化类节目突围,创作者更该强调的是高价值内容类节目的突围。这个责任在平台身上,在每一个精神产品创作者身上。”

对话总导演关正文:越是有价值的内容,就越应该争取更多关注

《综艺报》:相较往季,本季出现了更多年轻演员,原因是什么?

关正文:希望获得更多流量是传媒的正常心态。越是觉得自己的内容有意义、有价值,就越应该努力争取更多观众的关注。但这个问题不能反过来,节目制作者并非纯粹的商人,不能仅仅为了拥有观众而工作。节目组一直排斥用“朗读”一词来简单定义嘉宾的参与方式,而是用“演绎”来称呼这种既不是表演又不是朗读的舞台表现手法。我们从来不认为年轻演员演绎信件的功力不足,也一直和很多青年演员保持合作,但这种合作的前提是信件演绎本身的需要。一封作者写于年轻时代的信,只能由青年演员来演绎。这一季,青年演员牛骏峰、王珞丹、热依扎、于小彤的演绎都非常精彩。

《综艺报》:这是否意味着本季选择了更多青年人感兴趣的信件?

关正文:《见字如面》35岁以下观众的占比是75%。传播多元认知,激发独立思考,输送成长滋养,是节目自认应该承担的使命。尽管成长是终生需求,但毕竟主要是青年的需求。所以我们很注重针对青年成长的信件选择,注重青年可能参与的话题热度营造,也期待更多青年演员的加入。

《综艺报》:来到第四季的《见字如面》是否遭遇了“综N代”魔咒?

关正文:在很多人眼里,正在上线的《见字如面》第四季到了遭遇“综N代”魔咒的时间了,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魔咒来自一场疫情。2019年第三季节目播出后,我们就开始了第四季的筹备,2019年四季度开始录制,计划和往年一样跨年上线。这一计划在黑龙江卫视得以实现,却在腾讯视频这个互联网主战场正面遭遇疫情。

因为是事先录制,节目内容对疫情没有观照呼应,大家就决定拖一拖,先用远程协同方式,制作了反响不错的《见字如面》抗疫特别节目。没想到疫情持续时间这么长,人群流动受限,视频消费需求强烈,有关部门和平台都希望节目能上线。因为社交活动受限,节目冠名品牌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全国销售,我们忍痛擦掉了冠名广告,真正当了一回清流。好在有黑龙江卫视和腾讯视频的支持,让我们可以在继续存活的前提下,体会到承担更加纯粹的传媒责任的满足感。

猜你喜欢

类节目正文信件
挖掘乡村意象,新疆文化旅游类节目的地方性特色
My Vacation
医学生毕业论文现况分析
不喜欢胖的
课题研究成果的提炼与表述
户口本
有奖问答
编者的话
有奖问答
中国雕塑精神的凸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