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段式健康教育视频在PICC化疗患者围置管期中的应用

2020-04-20孔珍其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7期
关键词:置管条目导管

石 洋,孔珍其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市肿瘤研究所/重庆市肿瘤医院,重庆 400030

目前,化疗仍然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长期使用化疗药物会使患者血管内膜受到反复多次的刺激而造成严重的损伤[1]。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有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使用时间长,成本低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长期化疗的肿瘤患者[2]。对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是个长期的过程,若护理不当,会出现感染、静脉炎、血栓、皮肤过敏等并发症,影响PICC的正常使用,给患者增加经济负担,带来身体的痛苦,甚至耽误自身疾病的治疗。因此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完成导管的自我管理,减少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目前实施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口头讲解和发放纸质健康教育资料。口头讲解费时费力,且会因为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表达能力而产生差异。纸质资料较为刻板,会因为患者的学历、文化、理解能力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随着移动医疗的发展,视频健康教育应运而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4]。因此,根据PICC置管患者不同阶段的需求,本课题组制作了相应的健康教育视频,规范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应用于PICC置管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31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体能状态评分(ECOG评分)为≤2分;拟连续行2周期以上的化疗;预计生存期>3个月;置管前血象、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胸片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无交流能力、理解能力、记忆力障碍、严重心理疾病和皮肤疾病的患者;签署PICC置入知情同意书的患者。将2016年6-12月收治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按传统一对一口头讲解和纸质资料发放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共152例,其中男73例,女79例;年龄25~68岁,平均(50.00±4.26)岁。将2017年1-7月收治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按阶段式的视频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共158例,其中男79例,女79例;年龄22~71岁,平均(48.00±6.31)岁。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化疗患者置入的均为巴德同一型号和规格的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置管的方式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的塞丁格穿刺技术。对照组在住院期间接受PICC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由护士一对一口头讲解和发放纸质资料由患者自行阅读。观察组接受阶段式视频化健康教育,即将PICC健康教育按照置管和带管期的自我管理划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均制作成视频。具体内容如下。

1.2.1成立健康教育小组 由本科室6名护理人员组成,均为肿瘤专科护士,其中3名具有PICC专科技能操作资质,为院内静脉治疗小组成员。小组成员专业素养、沟通协调能力、健康宣教能力良好。

1.2.2确定阶段视频内容 健康教育视频共分为4段,第1阶段,PICC置管前宣教;第2阶段,置管中和置管后24 h内宣教;第3阶段,置管24 h后宣教;第4阶段,化疗间歇期宣教。每段视频3~5 min。详细内容见表1。

表1 阶段式视频化健康教育内容及时间

1.2.3制作阶段式视频 首先由3名置管成员分别查阅相关文献,收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资料整合,内容确定后制作成PPT形式,并制作出文字版内容。其次小组内全部成员反复阅读、修改,并递交本院静脉治疗小组和护理新技术专家组审核,确保视频录制内容准确、专业、规范并通俗易懂;再次,由小组人员寻找播音专业人员配音,配上舒缓背景音乐,制作合成视频。最后,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学习。

1.2.4投入临床使用 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每个阶段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理解能力和需求携移动终端设备至患者床旁播放健康教育视频,可邀请家属及其他同阶段或有同种健康教育需求的病友共同观看。患者确定化疗并签署化疗知情同意书后,观看第1阶段置管前宣教视频。确定进行PICC并签署同意书后,观看第2阶段置管中和置管后24 h内宣教视频。第2天常规更换敷料后观看第3阶段置管后宣教视频。患者出院前1 d观看第4阶段化疗间歇期宣教视频,并签署带管出院告知书。责任护士在视频播放时可完成其他护理工作。视频播放结束后询问患者是否理解,若有疑惑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健康教育小组成员进行督促,评估患者掌握情况。

1.3评价指标 对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导管有效留置时间3方面进行评价。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是参考国内学者刘春丽等[5]在2012年编制的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进行评价,包括7个维度、36个条目:日常导管观察(7个条目)、维护依从性(5个条目)、导管管理信心(5个条目)、异常情况处理(4个条目)、信息获取(3个条目)、带管运动(4个条目)、带管日常生活(8个条目)。采用Likert积分法,每个条目的选项从“完全没有做到、偶尔做到、少数做到、较多做到、完全做到”分别给予1~5分,患者在相应的分值进行勾选,分数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好。并发症的发生包括静脉炎、感染、血栓、导管相关性皮肤反应、导管堵塞、脱出、异位。并发症发生率为发生上述情况例数占各组总例数的比例[6]。导管有效留置时间是计算两组患者的平均带管天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的调查时间为患者置管后第2周期住院化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有效留置时间均在拔除PICC后统计。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围置管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围置管期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6%(12/158),对照组为28.9%(44/1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0.05),见表3。

2.3两组患者导管有效留置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导管有效留置时间为(154.85±51.36)d,对照组为(133.24±41.9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5,P<0.05)。

表2 两组导管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围置管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力求人们在维护自身健康方面达到知信行的统一,可使患者建立健康意识,主动参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7-9]。传统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往往受到宣教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沟通教育能力的局限而大打折扣。PICC健康教育视频内容是在查阅了国内PICC健康教育的文献,整理归纳了患者所关注的问题,以及收集了日常维护PICC常见的误区,由科内健康教育小组拟定,本院静脉治疗小组及专家组审核,共同制作规范和标准化的宣教视频。并且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舒缓的背景音乐、通俗易懂的解说、一目了然的图片和字幕,让抽象难懂的医学护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增加趣味性,便于患者理解和接受。阶段式健康教育是在患者PICC带管的不同时间段有重点、有区别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本科室制作的视频分4个阶段,保证每个时期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体现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动态性,避免了传统健康教育模式下护士一次性口头讲解宣教内容,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过程中注意力有限,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和消化大量知识点的弊端。

本课题组制作的阶段式健康教育视频对PICC置管者在置管前、置管中和置管后24 h内、置管24 h后及化疗间歇期的自我管理方面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宣教,加强了患者对PICC的认识,消除恐惧和疑惑,提高了患者PICC围置管期中自我护理的依从性。患者在住院期间因有护理人员的专业维护和日常督导,发生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风险相对较小,化疗间歇期患者出院后由于护理人员的支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随之升高。提供阶段式健康教育视频将健康教育延伸至患者出院后,对带管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给予重点关注,保证患者在出院后也能获得一定强度的专业支持。视频宣教时邀请家属共同观看,将家属同时纳为教育对象,家属的参与对患者形成支持和监督的作用,做到共同护理,提高导管的管理能力,减少带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带管时间,有利于化疗药物安全输注,避免因非计划拔管对患者造成身体伤害和经济损失。

健康教育视频的观看不受时间、地点和人员的限制,可多个病友重复观看,能解决护理人力资源短缺、临床工作量大而忽略健康教育的问题,使护理人员能更合理地安排护理工作,在有限的时间完成患者所需的健康护理需求,提高工作效率。患者观看健康教育视频后,护士应适时给予评估和追踪,了解患者健康教育了解的程度及准确率,对患者掌握不清楚或理解错误的地方给予阐述或纠正,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主动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阶段式视频化健康教育模式的开展,既满足了患者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需求,又节省了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10]。

综上所述,将阶段式健康教育视频应用于化疗患者PICC围置管期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PICC围置管期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体现了专科护理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优势。

猜你喜欢

置管条目导管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深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
导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