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某高校610名大学生痤疮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0-04-20崔若然黄凌陈瑾赵恒光陈爱军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痤疮患病率发病率

崔若然,黄凌,陈瑾,赵恒光,陈爱军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青少年人群的常见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可能包括雄激素刺激毛囊皮脂腺、皮脂分泌增加、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等[1]。痤疮患者皮肤可发生角质层损伤,引起经表皮水分流失[2],根据不同类型及疾病进程,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丘疹、脓疱、囊肿、粉刺和结节等。痤疮主要发生于面部、颈部和躯干上部等,如治疗或护理不当可能导致瘢痕形成,后者是痤疮较严重并发症[3,4]。中国各个地区痤疮发病率差异较大,至今仍缺少完整的较全面的痤疮流行病学资料。为获得重庆高校大学生对痤疮认知及痤疮发生、发展规律相关危险因素方面的资料,本课题组于重庆地区某高校收集了610份关于痤疮的流行病调查问卷,进行痤疮流行病学统计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设计完整问卷,在重庆某大学在读学生(涵盖大一到大四学生,其中68%学生籍贯为重庆本地,其他来自全国各地)微信群中采用微信版调查方式完成。每位参与调查者均知情同意,调查问卷采取匿名填写并微信提交。调查完成时间为2018年3月1日—2018年3月31日。

1.2 痤疮诊断标准

参考赵辨《临床皮肤病学》,所有与痤疮相关的专业问题,均附有详细填写说明及调查目的。痤疮严重程度参考3度4级分类法:①轻度:即Ⅰ级,表现为粉刺为主,少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30个;②中度:分Ⅱ、Ⅲ两级,Ⅱ级表现为有粉刺,中等量的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31~50个,Ⅲ级表现为大量丘疹和脓疱,偶见大的炎性皮损,分布广泛,总病灶数51~100个,结节<3个;③重度:即Ⅳ级,表现为结节/囊肿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多数有疼痛并形成囊肿和窦道,总病灶数>100个,结节/囊肿>3个。

1.3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级、皮肤类型等),痤疮患病情况(初发年龄、家族史、皮损形态、皮损部位、严重程度、加重季节、皮损发展及好转情况、采取的措施等),个人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睡眠时间、个人清洁护理情况等),认知相关要素(知识获得渠道、主观认为发生及加重的因素等),痤疮对个人生活、心理及社交的影响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同时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后,排除P>0.05的危险因素,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0.05因素判定为有统计学意义因素。

2 结果

2.1 男女痤疮患病率及各年级组患病率差异

共610名大学生完成调查(其中男321人,女289人,构成比分别为52.6%和47.4%),共有痤疮患者154人(其中男88例,女66例),总患病率为25.2%(其中男27.4%,女22.8%,无显著差异)。其中二年级大学生中,男生患病率显著高于女生(χ2=13.098,P<0.01),其他年级男女生患病率无差异(表1)。

2.2 痤疮患者初次发病年龄分布情况

所有痤疮患者中,男生与女生分布最多的初次发病年龄段均为12~15岁组,其中男60例,女48例(表2)。男生初次发病年龄段分布最少的为18 岁以上组(0例),其次为12岁以下组(8例);女生初次发病年龄段分布最少的为18岁以上组(4例)。

2.3 痤疮皮损分布部位及严重程度

所有完成调查的大学生中,皮损易累及部位依次为颊部(101例)、额部(94例)、口周(69例)、胸背部(41例)、下颌部(37例)和鼻部(35例)。按照痤疮严重程度标准,154例痤疮患者中轻度为99例(构成比64.3%),其中男56例(63.6%),女43例(65.2%),中度(含Ⅱ、Ⅲ级)为43例(构成比为27.9%),其中男生25例(28.4%),女生18例(27.3%),重度为12例(构成比为7.8%),其中男生7例(8.0%),女生5例(7.6%)。

表1男女生痤疮患病率及各年级组患病率比较

表2痤疮患者初次发病年龄分布情况(n)

2.4 痤疮的发展和转归

发病加重季节调查部分,共有154例痤疮患者提交问卷。可发生于春季者131例(85.1%),夏季者90例(58.4%),秋季者40例(26.0%),冬季者46例(29.9%),无明显季节变化为4例(2.6%)。至调查时,痤疮出现好转、消退133例,好转年龄在15~18岁者47例,好转年龄在18岁以上86例。

2.5 痤疮治疗和处理情况

提交问卷的154例痤疮患者认为痤疮是一种生理现象,未治疗者85例(55.2%),自行购买或使用祛痘化妆品或外用药物者93例(60.4%),存在抠挤挠抓行为者95例(61.7%),曾采用民间偏方秘方治疗者34例(22%.1),仅有66例患者(42.9%)选择到正规医院就诊。

2.6 对痤疮的认知情况

610名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痤疮相关知识有所了解的有139人(构成比22.8%),其中通过网络了解68人,通过电视29人,通过书籍52人,从医生渠道获得知识125人,此外仍有471人对痤疮知识缺乏基本了解(构成比77.2%)(表3)。

对痤疮诱因的了解,610名调查者中有470人认为痤疮发生与熬夜有关,345人认为与内分泌失调有关,327人认为与摄入过多油腻或辛辣食物有关,182人认为与服用药物有关,161人认为与环境变化有关,141人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159人认为与情绪过度悲伤忧郁有关。134例痤疮患者父母有痤疮病史,其中父母发病年龄与大学生患者相比,时间相似49人,较早62人,较晚23人。

2.7 痤疮对患者个人的影响

所有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31人认为痤疮对个人心理和社交有严重影响(构成比5.1%),127人认为有较大影响(构成比20.8%),323人认为影响不大(构成比53.0%),129人认为无影响(构成比21.1%)。154例痤疮患者中,8人认为对生活没有影响(5.2%),130人认为引起皮肤不适,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84.4%),105人认为会感到不自信、影响人际交往(68.2%),65人感到茫然、不知所措(42.2%)。

表3大学生对痤疮病因的认知情况(n)

2.8 痤疮发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对大学生痤疮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4项P>0.05,提示这些因素与痤疮发生的相关性较小,包括性别、高年级大学生、偏爱吃甜食、混合性皮肤和中性皮肤(表4)。将P<0.05的9个相关因素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与痤疮发生的危险因素有不常食用蔬菜水果(P=0.002)、饮食不均衡(P=0.02)、有抽烟饮酒习惯(P=0.012)、睡眠不足(P=0.001)、不注意皮肤清洁卫生(P=0.004)、油性皮肤(P<0.01)以及过敏性皮肤(P=0.001)等项为痤疮危险因素的可能性较高(表6)。

表4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

表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

3 讨论

痤疮是青少年常见病,有研究表明中国痤疮患病率8.1%~85.1%[5-7],目前仍缺乏对痤疮流行病学的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以及全面系统评价。

本调查610名大学生的痤疮患病率为25.2%,进行各个年级发病率统计发现一年级~三年级发病率逐渐下降,四年级发病率有所回升,可能与就业、考研等压力相关。本调查显示痤疮发病率比部分已经报道的中国北方地区青少年发病率(39.1%)低[8],同样比北方某军校痤疮发病率(52.95%)低[9],有异于其他研究显示中国南方地区痤疮发病率高于北方地区的结果[10],可能与重庆地区气候、生活特点有关,有必要开展本地区更大范围和样本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此外被调查者中68%为重庆本地籍贯,因为与其他籍贯人数不匹配,故未进行不同籍贯调查者的分层分析。

通过被调查者主观认知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提示被调查人群的痤疮发病因素。本调查中,患者主观认为痤疮发生与熬夜、作息不规律和情绪过度悲伤忧郁导致的内分泌失调、摄入过多油腻或辛辣食物、服用某些药物、遗传、气候及环境变化有关。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饮食油腻辛辣食物、较甜食物以及膨化食品与痤疮的发生没有明显关系,这与王德进和李军[11]及Magin 等[12]研究结果一致,提示食品因素可能不是痤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不常食用蔬菜水果、饮食不均衡、有抽烟饮酒习惯、睡眠不足、不注意皮肤清洁卫生、油性皮肤以及过敏性皮肤可能是痤疮发病的危险因素。烟酒与痤疮相关性方面,不同研究显示不同结果,Schafer 等[13]发现吸烟与痤疮发生呈负相关,而Cordain 等[14]认为吸烟饮酒是痤疮发生的危险因素,与笔者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需进行更完善的研究,以明确二者是否存在相关性。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少食蔬菜水果、不良生活习惯及油性皮肤是重庆地区大学生痤疮发病的危险因素,对于以上危险因素须控制。同时,大学生群体对于痤疮疾病的认知度相当缺乏,这也成为患有痤疮未得到有效治疗和合理护理的重要原因,后者可能诱发痤疮相关性瘢痕发生,以及加重痤疮对本人群心理及社交的影响。提示应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普及痤疮健康教育,以提升其对痤疮的科学认识,正确治疗痤疮。

猜你喜欢

痤疮患病率发病率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红蓝光祛痘仪联合复合酸焕肤凝露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严重痤疮?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我国高血压人群的一般规律
常常摸脸会长痤疮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