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备课的困境与解困路径探究

2020-04-17张世明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0年4期

张世明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在不断地深化,可有不少教师的备课却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有的教师备课停留在经验型层面,缺乏对经验的反思和对教学的深入探究。有的是照搬照抄名特优教师的现成教案,而不能做到“借而能变”。这些已经成了备课中的实然困境。正视备课中的实然困境,并寻找困境的突围路向,对于提升教师的备课能力,有效推进新课程改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备课能力;备课困境;解困路径

备课素养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好课是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备课应体现教师对教学思想的追求,体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与解读,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与创造力。可审视当下有些教师的备课,却经常能发现一些问题,有的教师的备课还停留在经验层面,不能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有的教师是照搬照抄名特优教师的现成教案,只借不变。这些备课现象严重阻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也影响着课堂教学质效的提升。鉴于此,正视当下备课的实然困境,同时探寻困境突围的路向,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困境之一:固守经验型思维,致使教师走不出“传统备课”的窠臼。

应当说备课工作是繁重而又艰辛的,教师在这项工作中很容易疲倦。心理学中有个“磨道效应”,意思是说像毛驴拉磨一样,路走了很多,但实际上没有走多远,自身专业素养并没有得到真正提升。尤其是青年教师更容易陷入“磨道”的怪圈:虽从教不久,可在日复一日地备课工作中,很容易就会重复已有的经验,成为在备课中缺乏激情的“橡皮人”。现阶段,虽然教学改革在不断向纵深推进,可有些教师的备课却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经验型备课的层面上。他们备课思维的模式多已定型,在备课中,常会自然地按照一些约定俗成的常识、经验、传统、规范、理念等去构建自己的教案。这种一而再再而三、日复一日地备课思维模式,加固了他们对寻常的顺应,使他们乐于照常,惯于禁锢。诚然,教学经验是教育教学实践的财富和资源。备课中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是必要的,因为一个教师的备课水平要想向更高层次提升就必须以经验积累为起点,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有的是弥足珍贵的精华,有的是教育教学规律的结晶,有的是备课及后继教学最宝贵的资源。但是,经验的另一成分可能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鱼目混珠。如果在备课中我们对这样一些经验不去反思、审视、扬弃,而是不分良莠地抱着经验顽固地凭着感觉走,那就会形成保守性、惰性、自在性、重复性等特征,而这些特征极易导致经验性思维(即习惯性思维)的产生,生活在经验性思维中的人,容易满足于得心应手的东西,从而在习惯中止步不前。现在有不少教师正是停滞在经验性思维中,他们对经验缺少反思,这样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致使其备课缺乏对教学的科学研究,缺少新的发现,缺少创造力。如,学校每月都要对教师进行一次“备、教、改”的检查,翻阅一些教师的备课本,就不难发现,他们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大多能罗列出“三维”教学目标。但细细审视其教学过程设计,观摩其现场课堂实施,便发现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至于那些比较新的教学目标与课堂实际教学是游离的,所谓的“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则变成了备课时贴上的标签,大都在落实中缺乏有效的载体,未能真正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这些备课较之于传统备课其实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教师既很少学习文化、学习新课标及教材编排体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等,也很少对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这种状态显然不能适应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也难以使教师由单纯的“备课者”成长为丰满的备课“研究者”。

解困路径:在“学习”与“研究”中丰盈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智慧。

我们说,教育应当是鲜活的,因而备课应当是充满创造性的。昨天的教案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课堂,过去的方法已经脱离了今天的实际。我们的备课不能在“依旧”的“涛声”中“重复昨天的故事”,不能用昨天的“旧船票”登上今天的“客船”。它呼唤教师要在“学习”与“研究”中丰盈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智慧。一方面要通过广泛的阅读吸纳、丰盈自己的教学思想,深化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实践表明,書读得多的教师,其在备课以及教学当中会闪耀出睿智的光彩,从而使备课和教学充满创造的快乐。反之,如果教师缺乏阅读,就必然会在自己的备课中,表现出思维的肤浅,就会缺乏问题意识,缺乏反思精神,缺乏研究方法。那些传统的备课流程、方法等对他来说不过是在惯性的主使下作条件性反射。缺乏自己主导自己的思想与方法,自己就有可能把备课工作变成沉重的劳役。为此,教师必须要阅读,要广泛阅读中外教育名著,并通过报刊、网络、专家讲座等渠道吸纳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和先进的教育思想,让自己旧的观念与新理念产生碰撞,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地体验教学的理念、理论、方法,不断收获新思想、新知识、新视野,去打破袭故守常的思维方式,在对新理念、新思想、新思维的接纳中,完成一次次的更新和蜕变。另一方面,要行走在“教学”与“研究”共同搭建的桥梁上。就教师个体而言,可以主动参与各种教科研活动,因为教育科研活动是一种以发现教学规律、探究教学原理、叩问教学新路为主的探究活动,在有意识的探究活动中,自己必然要主动地学习并内化理论,站在理论的高地对熟视无睹的教学问题,习以为常的教学现象,司空见惯的教学场景,众所周知的教学观念以及心照不宣的教学方法等提出质疑,会从理性的层面去持续地追问“为什么”“怎么办”“还可怎样”。持续的追问,又会让自己的教学思维、思想与理想在质疑与澄清中不断确认、在反思与更新中优化,进而不断丰盈自己的教学思想,积极地构建自己的教学理念。这样我们就能以研究者的视角去审视教学。从学校层面来讲,可以创新备课形式。如,可以变“单兵独战式”备课为“集智式”备课,所谓“集智式”备课就是以备课组为单位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主备人,按照“个备阶段(含主备与辅备)——研备阶段——复备阶段——观摩阶段——反思阶段”的程序进行。“集智式”备课能激活参与者的思维,引发热烈讨论乃至有序的争论。可供借鉴的方法有:一是提问法。提出问题既是创新思维的结果,又是创新思维的诱发基因,还是引发论争的导火索,所以引导大家针对集体备课的相关内容提出若干问题,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大家思考,引发咨询、答辩、争论。二是讲座法。让骨干教师从“设计理念”“设计特色”“设计过程”“设计意图”等环节出发加以阐述。这样可以开阔视野、抓住重点、把握关键、击中要害、提升思维。三是分合法。讨论的形式有分有合,采用这种灵活的组合形式,既能提高备课研讨效益,又能诱发灵感思维的火花,激活思维,启迪联想。总之,采用“集智式”备课方法能使备课实现资源化,广采博览,兼收并蓄,放开自己的思想,使自身的积累逐步丰厚。在学习、吸纳他人东西的同时又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有自己的个性。当然,备课中的资源化和个性化不是简单相加,而应该和谐辩证地统一在备课工作之中。

困境之二:对优秀教案“借而不变”,致使在备课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翻阅教师的备课笔记我们还发现,有些教师在借鉴一些名特优教师教案的过程中,往往是“借而不变”。且看,教师的案头各种版本的优秀教案种類繁多。应该说,这些优秀教案对于教师备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教师熟悉新教材,掌握新教法也有很好的帮助。尤其是对于教学新手来讲,可以让他们模仿优秀教案的备课思路,借鉴优秀教案的教学设计,加速他们的成长。但问题是,现在翻阅教师的备课教案,发现不少教师,包括有几年甚至更长教龄的“老”教师每遇备课都是走捷径,去“剪贴”“复制”现成教案,将一些优秀教案视为“金脚本”,从不敢也不舍得改造,备课时对其百般“依附”,教案中很少见到有自己的东西。更有甚者,上课过程中直接照搬优秀教案,一样的问题,一样的板书,一样的练习,一样的启发谈话……如此这般,课堂教学成了一种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沦为了各种模式的生搬硬套和惟妙惟肖的翻版。如果我们的备课没有把控好名师教案中那些经验、方法或模式背后所蕴含的理念,只是生搬硬套,那就只能是得其形而失其意了。如果我们始终没有自己的教育理解,没有对教育的直觉、灵感、想象和创造,没有思想的突破和超越、智慧的生成和演绎,那么,自身备课素养的提升、专业发展的效果也就有名无实。

解困路径:对于优秀教案既要走得进,又要迈得出,智慧地实现“由他转我”。

从深层次来讲,备课研究要体现教师的智慧,激发教师的想象力、批判力和创造力,这必然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进行自我建构。如果仅仅依靠一些名特优教师提供的教案,就会逐渐丧失备课和研究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也不能帮助教师获得良好的发展。有道是,师其意而不泥其迹。在备课时对一些名家、名师的优秀教案,我们是需要借鉴和模仿,但不能简单照搬照用,不能做名、特、优教师的“模仿秀”,否则,难免会走进“东施效颦”的误区。而且可能消解自己备课的创造性,消磨自身的生命感受、生命活力,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问题。所以,对于优秀教案,我们贵在从中汲取营养,多汲取名师们那些鲜活充盈的教学理念,把名师教学设计的艺术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备课中来,从而实现备课中的“由他转我”。那么,如何做到备课中的“由他转我”呢?下面进行具体阐述:

运用反馈式。有些优秀教案的设计从一些方面来看确实能“为我所用”,但有些教案其实并不一定适合教师当时、当地的教学,这是受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风格、学习习惯、思维水平以及教师个人调控课堂的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择适者而用之,在选择使用的过程中还要发出自己个性的声音,加入自己的创造,要把自己的学科理解运用到备课中去,并且在运用之后,进行反馈总结,对当中不当之处进行更新、调整、补充、重组,达到自身教学设计的优化。

撷取精华式。由于每个班级都是不同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每次教学都是唯一的。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教学情景到教学程序等,都存在着大量随机的、情境的、个别的、偶然的情形,这就说明有些教案在整体上不能为我们所用,但其中某个经典的片段、某个独特的教学环节设计却能给我们的教学设计以启发,触发我们的灵感和智慧,甚至可以物尽其用,为我所用。不过在选用的时候仍需要依据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对学生的分析、对教学资源的了解、对新媒体的运用等方面的情况而定。而不能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否则,精华的撷取就变成了大掺和,成为华而不实的杂乱拼凑。

专项探究式。我们说,优秀教学案例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是优秀的,但应该说其中必定是有它的亮点,有其匠心独运的地方,我们对当中的亮点及独到之处可以进行专项探究。比如,我们可以从多篇优秀案例中总结出“导入”方式,可以从多篇教学案例中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突破口的选择”“提问的形式”“板书的设计”等进行专项探究,从中获取活生生的材料,这些材料既可以内化于心成为隐性材料,还可以就此建立一个备课专项资源库,让其成为一种可以为我所用的外力。

比照启发式。将同一教学内容的多篇教案拿来进行比照,通过比照来发现其中的巧妙之处。如,不同的优秀教案中,是怎样科学地进行设计的,是怎样设计梯度化的教学内容的,是怎样搭建最近发展区的脚手架的,是怎样设计面向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的等。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比照的目的不是给那些参照的教案定优劣高下,而是让我们能海纳百川,从不同角度进行审视,进行细致的比较梳理、借鉴学习,扬长避短,借以丰富我们的教学思想,开阔我们的备课思路。在比照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融入自己的设计创意,从而使教学更有个性。

综上所述,教师要想备出精彩的课来,进而改变自己的课堂磁场,需要勇于走出单纯的经验型备课的窠臼,通过不断学习去收获新思想、新知识、新视野,并将学到的知识有机地渗透到自己的备课当中,从而走出经验型备课的狭窄天地。要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提升自己研究和探索的能力。要善于借鉴一些优秀教学设计,做到“借而能变”。不过,由“借”到“变”,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当中需要教师在不断地“借”和“模仿”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再在实践和反思中提高,将名师经典的教案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从而实现备课中的“由他转我”。当然,要想实现备课中的“由他转我”,又离不开教育智慧的增长,这期间又有一个转知成识、转识成智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感悟、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