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F-FDG PET/CT半定量参数与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2020-04-17胡冰心程登峰石洪成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腺癌位点病灶

肖 杰 胡冰心 张 洁 程登峰 石洪成 修 雁△

(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 上海 200032;2上海影像医学研究所 上海 20003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一种细胞膜上的跨膜糖蛋白,其在肿瘤的增殖、分化、血管生成、葡萄糖代谢及抗凋亡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1-2]。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发生EGFR突变时,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的应用较传统化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无病进展时间,其中肺腺癌患者尤为受益[3-4],但是EGFR野生型的肺癌患者获益甚微[5]。目前对EGFR的表达状态进行检测已成为临床是否应用TKI重要的参照依据。受限于活检标本质量、活检技术及患者病情状态,部分患者EGFR表达状态的可靠结果较难从基因检测中获取,这给临床精准治疗带来挑战[6]。

18氟 化 脱 氧 葡 萄 糖[2-(fluorine-18)-fluoro-2-deoxy-D-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是一种基于葡萄糖代谢速率的改变,对疾病进行无创定性分析的全身性影像诊断工具[7]。目前关于肺腺癌FDG代谢改变与EGFR突变状态相关性的研究报道并不少见,但是由于纳入标准、种族、地区的不同,不同研究结果有较大差异。Ko等[8]剔除肿瘤直径小于1 cm的患者后,对132例未接受过治疗的肺腺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认为当肺内原发病灶的SUVmax>6时肺腺癌患者更易出现EGFR突变(P=0.002)。Lv等[9]将SUVmax值为7作为判断EGFR突变与否的临界值,认为葡萄糖代谢活性越低越倾向于EGFR突变。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48例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探讨SUVmax与EGFR突变状态的关系,以明确18F-FDG PET/CT无创预测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状态的价值。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8F-FDG PET/CT显像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经病理证实肺部病灶为腺癌,并行EGFR基因18~21号外显子突变检测;(2)一般临床资料完整;(3)行18F-FDG PET/CT显像前未接受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或中药治疗等;(4)非磨玻璃病灶。共248例患者符合上述标准,收集患者的年龄、吸烟状态、肿瘤直径、肿瘤位置、病灶的SUVmax、病理分级、转移状态及临床分期等信息。吸烟状态可分为3类:(1)从不吸烟;(2)吸烟;(3)既往吸烟,但已戒烟超过6个月。根据第八版AJCC标准[10]对病灶进行临床分期,将Ⅰ、Ⅱ期病灶归为一类,Ⅲ、Ⅳ期为单独两个分类。病灶的病理分级分为轻中度分化及差分化两类进行分析。

18F-FDG PET/CT显像方法及图像分析患者准备:(1)注射18F-FDG前至少禁食6 h,且指尖血糖不超过 10 mmol/L;(2)按照 5.18 MBq/Kg静脉注射18F-FDG;(3)药物注射后 40~60 min进行显像。PET/CT显像:(1)将扫面视野设为颅顶至股骨上段水平;(2)CT采集参数为:管电压140 kV,管电流200 mAs;0.5 s/转,层厚6.5 mm,螺距为 0.516,矩阵 512×512;(2)PET图像按照 2~3分钟/床位,每人5~7个床位进行采集;(3)基于CT进行衰减校正,采用有序子集最大期望算法(ordered subset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OSEM)滤波后图像重建及PET与CT图像融合。

图像分析时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均定义为肿瘤的原发部位。在PET/CT融合图像上进行SUVmax测量,计算公式为:

SUVmax指病灶(即 ROI)摄取18F-FDG 的最大值。单位:放射性活度(MBq/mL),体重(kg)。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变量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变量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进行校正,变量间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计数资料用百分数或率(%)表示,变量间比较采用四格表或χ2检验。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EGFR突变状态的影响因素及独立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般资料248位肺腺癌患者中男性128例,女性120例;EGFR基因突变组(EGFR+)154例,野生型组(WT/EGFR-)94例。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更易 出 现EGFR突 变(F=6.17,P=0.01)。 67.4%(124/184)的不吸烟患者存在EGFR基因突变,这一比例高于不吸烟患者和既往吸烟患者(F=8.56,P=0.01)。EGFR基因突变患者更易出现淋巴结、胸膜或远处转移(t=2.04,P=0.04)。两组间病灶SUVmax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UVmax低的患者EGFR突变可能性更高(t=2.38,P=0.02)。年龄、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发生部位、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均与EGFR表达状态无显著相关(表1)。

影响EGFR表达状态相关指标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吸烟状态、转移状态及SUVmax均与EGFR基因表 达 状 态 相 关 。女 性(OR=0.15,95%CI:0.31~0.87,P=0.01)和 吸 烟(OR=2.07,95%CI:0.64~6.68,P=0.02)是EGFR突变的危险因素。SUVmax<8.32±5.18时 更 易 出 现EGFR突 变(OR=0.95,95%CI:0.90~0.99,P=0.02)。发生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更易出现淋巴结、胸膜或远处转移(78vs.34,t=2.04,P=0.04)。EGFR突变状态不受患者年龄、肿瘤直径及肿瘤位置的影响。校正性别、年龄、吸烟状态、肿瘤直径、肿瘤位置、转移状态及SUVmax等多个协变量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表2):SUVmax为预测EGFR突变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灶SUVmax值越低越易发生EGFR突变(OR=0.94,95%CI:0.89~0.99,P=0.02)。

表1 248例肺腺癌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与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相关性Tab 1 Association betwee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GFR mutation status in 248 patients with lung adenocarcinomas[±s or n(%)]

Characteristics Gender[n(%)]Male Female Age(y)Smoking status Never smoker Current smoker Ever smoker Stage(AJCC)Ⅰ/ⅡEGFR+(n=154)WT/EGFR-(n=94)Pvalue 0.02 70(45.45)84(54.55)61.08±9.38 58(61.70)36(38.30)59.90±10.16 0.36 0.01 124(80.52)24(15.58)6(3.90)60(63.83)28(29.79)6(6.38)0.07ⅢⅣ59(38.31)46(29.87)49(31.82)30(31.91)23(24.47)41(43.62)Grade Well/Moderate Poor Metastasis Location Left lobe Right lobe SUVmax 0.09 74(48.05)80(51.95)78(50.65)34(36.17)60(63.83)34(36.17)0.04 0.38 67 87 8.32±5.18 34 60 10.06±6.17 0.02

SUVmax与EGFR突变类型的关系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图1),EGFR突变组SUVmax明显低于野生型组(8.32±5.18vs.10.06±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2)。当 SUVmax的 cut-off值为3.05时,SUVmax预测EGFR突变的敏感度为90.4%,特异度为82.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EGFR19号外显子突变、21号外显子突变及EGFR野生型的组间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5,P=0.04)。进一步采用Tukey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发现,EGFR突变患者中仅19号外显子突变患者的SUVmax低于野生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0±4.80vs.10.06±6.17,F=3.52,P=0.04);21号外显子突变患者的SUVmax与野生型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 意 义(8.71±5.45vs.10.06±6.17,F=2.26,P=0.249)。两种不同类型突变患者的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0±4.80vs.8.71±5.45,F=2.29,P=0.634)。

表2 EGFR突变预测指标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Tab 2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redictive factors for EGFR mutation status in lung adenocarcinomas

图1 不同EGFR突变状态的肺腺癌患者组间SUVmax比较Fig 1 Comparison of SUVmaxin patients with lung adenocarcinoma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EGFR mutation status

讨 论

临床实践中,EGFR突变状态是给予患者靶向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受限于活检技术及活检标本质量,部分患者较难获取可靠的检测结果。一项基于592例NSCLC患者的回顾性分析研究表明,18F-FDG PET/CT不仅可重新指导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而且可初步预测患者的无病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时间[11]。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18F-FDG PET/CT常作为NSCLC患者能否接受局部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本研究发现EGFR突变状态与肺腺癌细胞摄取葡萄糖的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EGFR突变患者的SUVmax显著低于EGFR野生型患者。

研究发现18F-FDG的摄取程度与肿瘤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体(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的表达量呈正相关,且部分假阴性的病灶中GLUT-1表达量极低[12-15]。GLUT-1与 mTOR 是P13K/Akt通路的下游信号,该通路在调节Warburg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当P13K/Akt通路被激活时,不仅可提高肿瘤细胞的活性,还能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及葡糖糖代谢等恶性生物学行为[16]。Sasaki等[17]研究发现,GLUT-1过表达与 NSCLC 患者的性别、吸烟状态、病理分型及EGFR和Kras基因突变相关。其中,女性、非吸烟、腺癌、EGFR突变、Kras突变患者的GLUT-1表达量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EGFR野生型患者相比,EGFR突变患者的GLUT-1表达量相对较低,因此SUVmax较低,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Carlos等[18]回顾分析了102例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晚期NSCLC患者的18F-FDG PET/CT图像,认为SUVmax与EGFR突变状态无相关性。该研究中EGFR突变患者仅22例,其中鳞状细胞癌、支气管肺泡癌及未分类NSCLC各1例。相关研究认为鳞状细胞癌细胞的GLUT-1表达量明显高于腺癌细胞,即理论上鳞癌细胞较腺癌细胞更积极地摄取18F-FDG,在临床实践中鳞癌病灶往往具有较高的SUVmax。在样本量较小的情况下,纳入鳞癌患者可能对结果影响较大,以至于部分研究认为SUVmax与EGFR突变状态无相关性,或者EGFR突变患者具有较高的SUVmax[19-21]。本研究在去除非腺癌患者GLUT-1表达差异的影响后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本研究结果类似的是,Suárez等[22]回顾分析了 112例肺腺癌患者中SUVmax与EGFR突变及预后的相关性,认为EGFR突变患者SUVmax低于野生型患者,在患者预后方面SUVmax也有一定预测价值,即低水平SUVmax患者具有更长的生存时间和无疾病进展时间。本研究排除病灶表现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opacity,GGO)的原因是:肺腺癌病灶早期多数表现为GGO或混合型GGO;GGO病灶摄取葡萄糖的能力较低,往往表现为假阴性,18F-FDG PET/CT对GGO的诊断价值有限,临床实践中常规不推荐18F-FDG PET/CT 用于 GGO 的诊断[23-24]。本研究在剔除鳞癌及GGO对SUVmax的干扰后进行SUVmax与EGFR突变状态相关性分析,因此研究结果更加可靠。

本研究将SUVmax的cut-off值设定为3.05时,预测EGFR突变的敏感度为90.4%,特异度为82.5%。SUVmax作为一个半定量指标,影响因素较多,如患者血糖水平、ROI的勾画、部分容积效应、后处理技术等。按照标准流程测量SUVmax值在EGFR突变状态的预测中同样至关重要。另外,EGFR突变状态位点不同,驱动下游的靶通路及导致的生理学改变也有所不同。Exon19位点缺失和Exon21的L858R位点置换突变在EGFR突变中常见[25]。既往研究认为,Exon19位点缺失患者对靶向EGFR药物的敏感性更高,同时该患者也可能获得更长的无疾病进展时间[26]。本研究将这两种不同类型突变患者与野生型患者的SUVmax分别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发现Exon19位点缺失患者的SUVmax低于Exon21位点突变及野生型患者。Choi等[27]也认为Exon21突变患者的SUVmax明显高于Exon19突变(11.6vs.8.2)。但Lee等[28]将所有病例类型的NSCLC患者纳入研究,认为EGFR突变状态与SUVmax无关,且两种基因位点突变患者的SUVmax无明显差异。两不同突变点之间的糖代谢改变差异尚需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1)本研究虽然样本量较大,但在种族上具有单一性,既往研究认为亚洲人中EGFR突变率最高(高达 47%)[29];(2)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尚需前瞻性研究进行验证;(4)由于部分肺腺癌患者中存在2个或以上基因的突变,该结果对SUVmax的影响需进一步细化。

综上所述,18F-FDG PET/CT半定量参数SUVmax可作为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状态的独立预测因子,在活检标本质量及活检技术不足的情况下,可根据SUVmax对EGFR突变状态进行无创性评估。

猜你喜欢

腺癌位点病灶
Pd改性多活性位点催化剂NH3-SCR脱硝反应机理研究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
云南地区多结节肺腺癌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十二指肠腺癌88例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基于网络公开测序数据的K326烟草线粒体基因组RNA编辑位点的鉴定与分析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快速判断法
一种改进的多聚腺苷酸化位点提取方法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