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藻激酶抗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与一氧化氮的相关性

2020-04-16杨晓梅陈萌庞辉赵杰王慧杰韦娇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7期
关键词:培养液内皮细胞阳性

杨晓梅 陈萌 庞辉 赵杰 王慧杰 韦娇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是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它们的起始环节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而氧化应激、慢性炎症被公认是血管内皮损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寻找抗氧化、抗炎等综合疗效高的内皮细胞保护药物,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一氧化氮(NO)是在体内由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产生的产物,它能清除氧自由基,是抗氧化的内皮细胞保护因素,它的含量变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关联〔2〕。螺旋藻(Spirulina) 为原核生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发酵酶化后获得一种蛋白激酶,称为螺旋藻激酶(SPK)。SPK具有防止血液凝固和溶解血栓的作用,它可以预防血栓性疾病,并且其作用与调节内皮细胞功能有关。SPK可降低氧化应激时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2~5〕。本实验拟通过过氧化氢(H2O2)建立氧化损伤模型,观察SPK对细胞形态和活力、三磷酸腺苷(ATP)、NO和NOS活性的影响,评价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和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试药试剂与仪器 螺旋藻发酵粉(北海市康福保健品有限公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美国Scien Cell公司);RPMI1640培养基、胎牛血清(美国GIBCO公司);Trypsin 1∶250(美国Shellab公司);ATP、NO、NOS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酶标分析仪(Thermo Labsystems公司);CO2培养箱(美国SHELLAB 公司);倒置显微镜(日本奥林巴斯公司);超净工作台(苏州安泰公司);Integral 10 纯水仪(美国Millipore 公司);台式低温离心机(湖南长沙平凡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药物的制备 SPK的提取采用水提法:将螺旋藻发酵粉水中浸泡,然后低温离心后收集上清液,使用硫酸铵进行分级盐析后收集沉淀,经透析,冻干,凝胶层析后,冻干保存备用,提取得到的SPK比活为2 631 U/mg〔2〕。

1.2.2细胞培养 HUVEC细胞复苏后,生长于含10%胎牛血清(FBS)的高糖DMEM培养基中,置于37℃、5% CO2的培养箱内常规培养,当生长密度达到90%时开始进行细胞传代。传3~4代,细胞生长稳定后开始实验。

1.2.3实验分组 将传3~4代 HUVEC细胞悬液以5×104/孔接种于96孔板,每孔100 μl,贴壁4 h 后,设置正常组(实验中不加任何物质干扰,完全培养基中正常培养);模型组(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0.2 mmol/L H2O2进行处理):阳性对照组〔在细胞培养液中用10 mg/L维生素(Vit)E预处理后,然后加0.2 mmol/L H2O2共培养〕;SPK低、中、高剂量组(在细胞培养液中分别用1、2、3 g/L SPK进行预处理,然后再加0.2 mmol/L H2O2继续共培养),分别于给药后24 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20℃冷冻保存待测。

1.2.4SPK对HUVEC细胞活性的影响 HUVEC细胞悬液接种于96 孔培养板中,正常组和模型组加入无血清培养基,阳性对照组和SPK低、中、高剂量组加入所需药物预孵育12 h;孵育完成后在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SPK低、中、高剂量组加入浓度为0.2 mmol/L的H2O2进行损伤,时间为4 h,正常组不做药物处理,继续培养24 h。实验结束后,每孔加入20 μl MTT(5 mg/ml) ,继续孵育4 h,去上清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150 μl/孔,水平摇床振荡,酶标仪490 nm 波长读取各孔吸光度(OD)值。

1.2.5形态学观察 将HUVEC细胞按4×105个接种于12孔板,培养24 h后,按实验分组干预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1.2.6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的测定 取细胞培养上清100 μl,同时设置空白对照和标准测定管,按说明书步骤进行操作。在波长550 nm 0.5 cm光径,测各管OD值。按说明书计算公式即可得NO含量。

1.2.7细胞培养液中NOS活力的测定 取100 μl收集的上清液,检测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显色后酶标仪在530 nm波长下测OD值,根据OD计算NOS活力。

1.2.8ATP含量测定 按1.2.4方法培养后,收集细胞及培养液进行超声破碎处理获得细胞破裂悬液,利用肌酸激酶催化ATP和肌酸生成磷酸肌酸的原理,用磷钼酸比色法对细胞破碎悬液进行检测。用双蒸水调零,在636 nm波长,0.5 cm光径下,测定样本OD值,按照明书公式即可计算得出ATP含量。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Games-Howell法、t检验。

2 结 果

2.1SPK对H2O2损伤HUVEC活性的影响 模型组细胞损伤明显,细胞活性下降明显(0.401±0.043),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0.867±0.033,P<0.05);阳性对照组细胞损伤减小(0.547±0.053),较模型组活性有显升高(P<0.05);SPK 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性明显上升(0.482±0.028、0.531±0.064、0.579±0.074),与模型组相比,SPK中、高剂量组有显著差异(P<0.05) ,且呈剂量依赖性加强。

2.2SPK对H2O2损伤HUVEC形态的影响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间缝隙变大,数量有所减少,细胞变形,漂浮(见图1模型组箭头);而阳性对照组,SPK高、中、低剂量组细胞生长良好,细胞间连接紧密,呈“铺路石”状排列(见图1 SPK中剂量组箭头)。

图1 SPK对H2O2刺激下HUVEC形态学的影响(×100)

2.3SPK对细胞培养液中ATP含量的影响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ATP含量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含量明显上升(P<0.05), SPK低、中、高剂量组的ATP含量均明显上升(P<0.05),呈剂量效应关系。见表1。

2.4SPK对细胞培养液中NO、NOS含量的影响 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内皮细胞分泌NO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阳性对照组和SPK药物组均能使NO分泌量显著增加(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OS显著下降,SPK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NOS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SPK低、中剂量组NOS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ATP、NO、NOS含量比较

与正常组比较:1)P<0.05;与模型组比较:2)P<0.05

3 讨 论

在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中,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血管壁增生、硬化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NO代谢紊乱、氧化应激被认为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重要机制。内皮细胞在氧化应激时出现功能失调,导致血小板黏附、聚集,炎性细胞活化产生炎症因子,而多种炎症因子又加重内皮细胞的损伤〔1,2〕。NO是在体内由NOS催化生成的内源性血管舒张因子,它具有抗血小板黏附、抗氧化作用、抗炎性反应、抗平滑肌细胞增殖等作用。NO能清除氧自由基,还能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阻止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从而减少炎性细胞与血管壁的黏附,防止血管中膜增生。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时,伴随NO生物活性降低,它含量的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6~9〕。NOS是在体内以L-精氨酸为底物催化生成NO的酶,在正常情况下,NO主要由存在于内皮细胞中的内皮型NOS合成。因此,内皮细胞损伤会影响NOS的活性,继而影响NO的含量和生物学作用。有实验证明,当NOS活性增高,引起NO含量增加时,可对抗氧自由基对内皮细胞的损伤〔10〕。

线粒体是一个敏感多变的细胞器,其主要作用是能源物质的氧化和能量转换,ATP是生物体内能量转换的基本载体,ATP 水平提示线粒体功能情况,当内皮细胞损伤时会引起线粒体的功能障碍,这可能是血管损伤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中间机制〔1,8〕。本实验通过测定细胞内的ATP水平,了解线粒体的损伤程度及功能情况。本实验结果证明: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时,ATP水平下降, SPK对线粒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减轻过氧化物对内皮细胞的损伤。

本实验通过体外培养内皮细胞H2O2造成的内皮细胞氧化性损伤,可使内皮细胞活力下降,而经过SPK预干预后,减弱了H2O2对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使内皮细胞活力明显增强,ATP水平增加,同时使细胞培养液的NO含量和NOS活性明显增加,可见SPK的保护功能可能通过增加NO含量来实现预防内皮细胞损伤的发生发展。

猜你喜欢

培养液内皮细胞阳性
有氧运动和精氨酸补充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土槿皮乙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从一道试题再说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黄壤假单胞菌溶磷特性及对pH缓冲的响应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调整蔗糖、硼酸和pH值可优化甜樱桃花粉萌发培养液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