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迁村并点规划兼顾居家养老考量

2020-04-15马筱姗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20期
关键词:老龄化居家养老

■刘 平 马筱姗

(1.四川大学经济学院;2.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1 家居养老及乡村老龄化现状

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传统家庭结构和价值观的转变,家庭长期以来作为养老的第一道防线逐渐被侵蚀,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逐渐向“社会化”养老方式转变。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不具备建设全覆盖、高水平机构养老模式的能力。居家养老以社区为依托,以家庭为核心,老年人形式上在家中居住,但享受着社区提供的专业化养老服务内容[1],实现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有机结合,成为我国面对日益尖锐的养老难题的现实选择。

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的测算指标,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标志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果将全国的乡村视为和城镇相对的区域测算老龄化指标,2009—2018年乡村的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并且与全国平均水平呈现进一步拉大的趋势。截至2018年,乡村60岁及以上人口占乡村总人口比重为20.46%,乡村65岁及以上人口占乡村总人口比重为13.84%,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62%和1.94%。乡村将是解决老龄化难题的重要阵地。

其实,乡村的实际老龄化程度将会超过上述数据指标所反映的现状,即乡村60岁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乡村总人口比重的指标与现实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城镇化发展,农村劳动人口向城镇的流动所致。青壮年劳动力是农村人口流动的主体,一部分劳动力是户籍不变的外出务工人员,形式上仍为农村人口,但在实质上加剧了乡村的人口结构的老化。另一部分是户籍变化的劳动力外流,这一部分人口统计在数据指标中,所以不会带来数据的统计与现实的不符,但是这一部分人口会成为潜在的乡村老年人口。据调查,这些人口主要是基于儿女教育而迁往城市,待完成“儿女培养的使命”会返回农村度过晚年,仍在农村保留住宅。

表1 2009—2018年乡村老龄化趋势

2 农村居家养老体系存在的问题

老龄化来势汹汹,我国过去一直忽视了对人口结构变化的准备。目前,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第一,农村居家养老体系缺乏系统规划。十三五规划中虽提出,随着农村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社区支持下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会快速向农村推进,但根据调查中发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只有笼统设计,缺乏实质性实施。

第二,城乡医疗机构建设差距较大,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短缺。2010—2015年城乡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差距呈逐渐拉大趋势,近两年间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但是就绝对数量而言,城乡的医疗机构建设差距仍然较大。

表2 2010—2018年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统计

第三,农村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低。2018年,城市和乡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为78.7%和45.3%,相对于2017年分别增加0.13%和10.76%。农村的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增速较快,但是基数仍然较小,覆盖率较低,在环境综合治理服务、社区老年人服务、一般家居生活服务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覆盖率。

迁村并点的社区建设,是解决农村居家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加强农村居家养老规划、增加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供给、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等。但是,在迁村并点中,老年人对其认可程度较低。

张军民(2003)对山东省兖州市新兖镇寨子片区不同年龄村民进行“五村合一”认同感的问卷调查显示,青年和壮年村民对“五村合一”有较强认同感, 而老年人表现较差[3]。这主要因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等有其特殊性。首先,在生活理念上,农村更加注重血缘宗族关系、地缘关系和邻里关系;其次,在生活方式上,乡村老年人喜欢庭院式居住方式,喜欢串门闲聊消遣时光。再次,农村老年人经济收入较低、文化程度较低、某些医疗卫生需求不同于城镇(长期务农导致的身体疾病)等。在迁村并点的社区规划和建设中,重视农村所具有的特殊性,也要合理的利用这些特殊优势。

3 迁村并点兼顾居家养老考量的建议

3.1 提前调查,鼓励村民参与规划,发挥村委会的组织作用

农村重视地缘关系、血缘关系及邻里关系,是农村的社会肌理,提前调查是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充分尊重村民对地缘关系的选择,社区规划将其纳入为重要因素,比如,将某一村的居民全部安置在某一或两幢楼,仍然基于原地缘集中居住。在具体的单元、住房的选择上,发挥村委会的组织协调作用。一般而言,农村的邻里关系和血缘关系在位置上具有很大的重合性,血缘至亲即邻里亲戚,在具体位置的选择上具有兼顾性和可协调性。

3.2 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发扬互助集体理念

迁村并点建设的新农村社区具有某种天然优势——互帮互助的集体理念。居家养老除了需要专业人员提供的服务,还需要社会、慈善组织、社区等多主体提供非专业的照顾和服务。社区的志愿服务是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参与力量,不仅能缓解财政压力,而且能慰藉老人精神,迁村并点建设的新农村社区在精神慰藉、生活照料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不打破原村落的相对集中居住,对于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互帮互助集体理念的发扬有重要意义。

3.3 完善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和养老服务

首先,发挥政府的基础作用。相关的法制建设、社区建设、财政资金支持、资源协调、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等方面都需要政府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其次,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建设。医疗卫生是老年人的刚需,增加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强社区疾病预防和社区长期护理;鼓励私营医院建设。再次,积极培育市场,提供多样化居家养老服务。鼓励疾病预防服务、日常生活辅助、家庭探访护理等薄弱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的市场化发展,发展多层次、专业化的私人服务。最后,运用新技术,智慧养老。依托大数据、云平台,结合网络远程、感知、识别、自动控制等新技术,实现智慧养老,全面提升健康管理、增进亲情陪伴、提高服务质量。

3.4 大力宣传居家养老社区理念

老年人对农村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依赖,是其不愿意搬迁的重要原因之一。养老问题不仅是老年人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儿女关注的焦点。大力宣传居家养老社区理念,不仅可以减少老年人对迁村并点的反对,也能获得更多的中年群体的支持,推动迁村并点的进程,吸引村民对社区建设的参与。当然在大力宣传居家养老社区理念过程中,要配合相应的政策支持,尤其是财政资金支持,为养老面临的经济困难提供资金支撑。

猜你喜欢

老龄化居家养老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微生高的往事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